闫玉红健康课堂 | 秋季气虚怎么办?

2023-10-22   广东省中医院

原标题:闫玉红健康课堂 | 秋季气虚怎么办?

秋季时,气虚体质人群特征最明显

到了秋天,有一种体质是反应最明显的,就是气虚体质。

中医认为,秋天为肺气所主,如果人体肺气比较充足,到了秋天,会有种宏图大志的感觉。但是气虚的人在秋天,就会觉得悲悲怯怯,甚至呼吸都觉得有点不畅,胸闷气短——这就是典型的气虚表现。

肺主一身之气。到了秋天,本来应该肺当令了,假如人体肺气不够,气就不能够输送到全身,不能够主一身,所以人体就会感觉特别明显。

除了呼吸不畅、呼吸不够力的感觉之外,还有一个特点是容易疲劳,面色感觉一层浮浮飘飘的白色,甚至有点反光的、有点水肿的白——这是气虚一个非常典型的特点。

气虚体质人群还会表现出说话有气无力,晚上睡不沉,白天没精神,大便比较溏泻。因为气虚后,人体脾胃的气是不足的,所以消化不好,人比较疲劳,肌肉比较容易松,整个状态就是松松散散的。

另外,这部分人的手掌心都比较热。因为气虚的人,气不能很好地固摄在脏腑,反而容易浮跃在外。有些人手脚心发热,有些头上冒汗,其实都是气虚的表现。

气虚如何“补”?

黄芪、人参都是很好的补气食材。如果单纯只是气虚,可以使用黄芪补气、提气,一些中气下陷、觉得有气无力、不容易上火的人,可以直接吃黄芪。而容易上火的,睡眠不好,有阴虚火旺的症状的同时,还伴有气虚,则可以吃五指毛桃,也就是广东的南芪。

黄芪可以提高免疫力,也有预防感冒的作用,大概一天使用5-10克。五指毛桃用来煲汤比较多,一家人都适用,30克以内都可以。但是,因为黄芪提气量很强,如果本身有高血压或者糖尿病等基础病的人群,没有办法辨别自己到底是不是单纯气虚,那就不建议服用了。因为黄芪有个特点,小量使用可以升血压的,如果使用30克以下,本身又有高血压就不太适合用。

如果另外还伴随着口干舌燥,不但气虚还有一些衰老的表现时,则可以用人参,既可以养气,又可以养阴,每天含几片人参,也很补气。

图片/网络

供稿:“花城FM”公众号

执行编辑:黎 妍

审核校对:庄映格

责任编辑:宋莉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