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璃碴从天而降 一根吸管成破案关键

2023-11-21     江南都市报

原标题:玻璃碴从天而降 一根吸管成破案关键

玻璃碴从天而降 一根吸管成破案关键

2023-11-21 09:53·江南都市报

文/图 伦艺菲 江南都市报全媒体记者高译丹

2021年3月1日,《刑法修正案(十一)》正式施行,“高空抛物罪”作为刑事犯罪正式入刑。今年以来,我省各级人民法院审理了不少高空抛物案,包括南昌在内的高空抛物危害安全事件也时有发生。

高空抛物事件发生后,如何锁定肇事者、如何为受害人讨回公道、如何对肇事者予以震慑,一直是社会大众广泛关注的问题。近日,南昌市公安局青山湖分局塘山派出所民警就通过一根口服液吸管,利用DNA检测技术,揪出了从天而降的玻璃碴主人。

事件:玻璃碴从天而降 警方排查无人承认

10月6日,家住塘山镇某小区的肖先生正在家中看电视,突然阳台窗外传来砰的一声,引起他的注意。肖先生探头一看,发现一个棕色口服液药瓶落在窗台底下,阳台晒衣架上晾晒的枕巾也粘上了玻璃碎片。

肖先生认为,假如自己没注意到,用枕巾睡觉的话,很有可能玻璃碎片会伤到人。他便将此事反映给了小区物业和民警。

事发单元楼总共33层,肖先生家住19楼。社区民警童艳接到反映后,随即赶赴现场调查取证,对19楼以上进行逐户走访,但无一户住户承认。随后,童艳便将口服液药瓶碎片送往刑侦大队技术科提取指纹,但因瓶身已经支离破碎,想从瓶身提取DNA找到肇事者的希望非常渺茫。

经过:次日再出新线索 DNA检测报告揭秘

正当调查工作陷入僵局,次日,肖先生找到童艳反映,其在窗台底下又发现了一根口服液吸管。童艳推断,吸管上或许能留下些许痕迹,于是她立即将吸管送到南昌市公安局刑科所进行检验。好在,技术人员在这根吸管上提取到了DNA样本。得到消息的童艳眼前一亮,“成功了一半!”

为了尽快找出肇事者,童艳联合小区物业对肖先生楼上14户住户进行走访。住户白天上班不在家,童艳便利用晚上时间逐户走访;孩子不配合采集DNA,童艳便联系孩子父母,跑到其所开店面采集样本;老人觉得与己无关不愿意配合采集,童艳便先采集其亲属样本,将每户采集情况做好登记。

连续跑了多日,童艳采集完成了16份DNA样本。经过技术比对,警方终于锁定了肇事者。

结果:肇事者就住楼上 面对铁证公开道歉

经过比对,警方发现,20楼住户帅某DNA样本与送检吸管上的DNA基因座基因型相同。原来,肇事者就住肖先生楼上。11月11日,帅某接到民警通知后,来到了塘山派出所。

面对DNA鉴定结果,帅某述说了事发情况:口服液玻璃瓶原是扔在家里垃圾桶中,后来其幼年儿子从垃圾桶里捡出来,放在阳台窗户上玩耍,不慎掉到了19楼。

由于帅某年幼儿子为未成年人,派出所民警便对帅某进行了批评教育,要求其加强对孩子日常行为的监督管理。帅某态度诚恳,向肖先生当面致歉,并手写了公开道歉信发布在小区微信群中。

童艳表示,她管辖事发小区多年来,一共处理过5-6件高空抛物案。“有的住户往楼下扔菜,有的乱扔垃圾,最严重的有人扔剪刀。”童艳说,小区居民对高空抛物行为深恶痛绝,此前处理的案件因在走访阶段就已经找到肇事者,就没有利用刑侦手段破案。“这次即便耗时耗力也势必要将肇事者找出来,否则我无法对辖区群众交代。”

谈到如何防微杜渐,童艳坦言,高空抛物案件主要难在如何锁定肇事者环节。对此,她也尝试与小区物业讨论,能否通过增设高空抛物摄像头的方式,有效震慑违法犯罪行为,整治高空抛物,还大家头顶上的安全。

值班编辑:严佳成

值班审核:郭宁

值班编委:黄廉文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753706e0781cd4c35a9a32bcbb59658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