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闻泰科技跌了将近10%,其实控人张学政被证监会立案调查。今年以来,A股市场已有六十多家上市公司或其高管被立案调查,这两个月特别密集,5月有18家上市公司收到立案告知书,6月也有超过10家上市公司收到立案告知书。不乏金力泰、奥联电子、卓锦股份、力源科技……。
昨晚更是爆了个大雷,9家上市公司相继发布收到证监会《立案告知书》,原因均为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涉及兴源环境、太和水、上海凤凰、首开股份、**st日海、st华铁、**st京蓝、东方园林和中国重工,不乏央企国企,这应该是今年市场最黑暗的一天了。这一星期累计被立案调查的上市公司数量飙升至11家。这个月才过了一半,就已经有十来家上市公司被调查了,按照这个势头,估计要超过5月份的数量了,这几天是多少投资者的不眠夜啊。
当然了,被立案调查的原因也是各有千秋,需要我们去仔细甄别,不能一概而论。不过,六成以上都属于信披违规。而一旦被立案调查,多多少说对股价产生的负面影响。这几天我们聊聊这个问题。
从被立案的公司所属行业来看,涵盖环保、汽车、房地产、通信、国防军工、建筑装饰、机械设备等多个行业。也多数是市值不足百亿元的中小市值公司。
但闻泰科技可不是什幺小公司,闻泰科技是老牌的ODM(手机为主)代工厂商了,十年前就做成了全球最大的手机ODM厂商。闻泰科技的问题,除了实控人张学政被证监会立案调查,引起了市场热议之外,引起大家不满的还有它的股价,从2020年2月份猛涨到171.36元后,闻泰科技就没在继续了,到如今的47块,相比昔日高点股价跌幅达70%。
关于闻泰科技,大家都差不多了解好的一面,这次咱们随着下滑的股价看看这家厂商还能不能稳住了?
传统的ODM赛道靠不靠得住?
最早,闻泰科技是做ODM的,现在传统的ODM赛道靠不靠得住?要回答这个问题,先要看一下下游市场,
早些年,ODM厂商有很大的优势,因为那时候还不是存量竞争的时候。当时和一些品牌商自主生产手机比较的话,ODM 的优势就是研发周期短,研发投入产出比高,在形成规模化生产之后,供应链管理体系趋于成熟,产品成本和运营成本会跟着下降,生产效率得以提高。就让ODM厂商也建立了自己的业务弹性,能够快速进入新用户产业链,利用多元化产品降低单个产品系列波动的风险。
但是前两年手机卖不出去,自然也会影响整个产业链,产业链中的上游芯片供应商也受到砍单潮的影响,ODM厂商也逃不开其中的影响。除了闻泰科技,像华勤技术冲击科创板失利,改道申请主板。龙旗科技这两年毛利率下滑。因为ODM产业链现在已经不是一个高利润的行业了。
安世半导体成了单腿支持的桌脚
但是总是做代工,利润不会特别高,代工属于低端制造业,利润低微终究难以长久,只有进行技术研发建立自己的核心技术优势才能有更长久稳定的市场,其实这道理谁都懂。
所以闻泰科技后来看向了芯片市场,从2014年中国成立集成电路产业基金以来,芯片产业在之后的几年都特别火,2020年闻泰收购了安世半导体,2022年,安世跻身全球第5大功率半导体厂商,并稳居国内功率半导体公司第一名位置。安世集团的分立器件和ESD保护器件安世半导体的市场份额非常高,逻辑器件、小信号MOSFET 器件、车用功率MOSFET 器件位份额也很高,全球数一数二。在车规级功率MOSFET 器件市场中仅次于英飞凌。而收购的那一年闻泰科技也因此而取得了净利润增长超过九成的成绩。
收购之后,这部分业务成了亮点,因为之前功率半导体还不是营收主力,但相比光学模组业务和产品集成业务来看,功率半导体这部分成了唯一赚钱的板块。
去年安世半导体累计销售出货1018亿件,其中汽车和工业领域半导体收入占比分别为49%和23%。今年一季度,占比进一步上升至59.3%、26.9%。
闻泰科技的光学模组业务净亏损3.35亿元。而产品集成业务(闻泰通讯)在业绩上承受较大压力,实现营收395.69亿元,同比略增2.1%,净利亏损1.73亿元。
截至2022年末,闻泰科技的产品集成业务分部、半导体业务分部,两块业务占营收比重为68.13%、27.55%。
三块业务只能指望一块来赚钱,长久下去难免被拖垮。但闻泰科技也没有太多的办法,半导体部分作为唯一赚钱的业务,闻泰科技只能继续加大半导体业务研发投入,提高自有晶圆和封装产能及外协制造比例等,等待下游工业汽车通讯等等市场的回暖。
另外值得关注的是,安世半导体毛利率也一直在提高,2021年这部分毛利率在39%。去年在45%以上。
但是,但是!千万别被这么高的毛利骗了,我们知道做半导体IDM的厂商,有没有好的研发设计能力是决定厂商能不能长久活下去的关键?
可安世半导体的研发费用率都没百分之十,这说明什么?说明安世半导体可能是销售费用、管理费用比较高。或者减值损失,像资产减值、信用减值这些多。
最大的隐患就是收购之后带来的巨额商誉。闻泰科技收购安世形成了多达二百多亿的商誉。一笔巨额资金。
要是安世能够维持赚钱,那么商誉基本没事,要是不能,买下安世之后200多亿商誉,要随之计提减值。若是真减值了,那支撑营收的这只脚算是要废了。
下游不行,其他的都不起不来
IDM这种模式,有一个弊端,就是重资产、高折旧。一旦产能利用率跟不上,那么成本会迅速增多。
从下游来看,工业、汽车、通讯、消费电子是功率半导体的四大应用方向。这里面,新能源汽车应用一度是相对较大的落地。安世半导体的主要是做晶体管,像保护类器件 ESD/TVS 等,还有Mosfet 功率管、模拟与逻辑 IC,这几种产品合计贡献收入的百分之九十左右。但在新能源汽车,尤其是纯电动汽车上,更需要能够适应高压工作环境的IGBT,或者是以第三代半导体为基底材料的MOS管。所以安世半导体产品占比也是在慢慢增加。
前几年遇到全球芯片半导体紧张,安世半导体和华润微均实现了同比30%以上的收入增长。可去年的时候,传统电子产品需求萎缩。即便是有新能源汽车做支撑,但从数据来看,无论是安世半导体,还是华润微,其营收增速都明显放缓。
其实,闻泰科技收购的安世半导体给闻泰科技甚至是国内半导体产业链有关键的帮助,我国半导体芯片产业发展过程中,多是聚焦数字芯片上,在模拟芯片上的突破并没有那么多,当时是欧美日韩垄断了全球绝大部分的模拟芯片市场。闻泰收购安世半导体后成为国内最大的功率半导体企业,在汽车芯片、手机芯片行业取得一席之地。
消费电子经过前两年的萎缩,今年在对市场的乐观预期下,再加上收购安世半导体大获成功,鼓舞了闻泰科技进一步展开并购,并且在积极扩产。后来又收购了英国最大的半导体工厂Newport Wafer Fab,还有当光学模组厂商欧菲光由于被苹果踢出供应链陷入困境出售旗下的得尔塔科技,闻泰将得尔塔科技收入囊中由此进入了CMOS行业。这些不断收购帮助闻泰科技迅速从一家ODM代工企业转变成为拥有强大产业链的厂商。
但是这些操作,也只能是维持业绩,说未来能有多么大的发展还比较早,在面临三部分业务两部分亏损的情况下,只能先生存下来,其他的往后放。
喜欢每天看 我的文章,只要你点下面的“梅花”,公众号就每天会推送给你了。
吕长顺(凯恩斯) 证书编号:A0150619070003。【以上内容仅代表个人观点,不构成买卖依据,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喜欢此内容的人还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