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后日本对中国一点不赔,对南亚东南亚国家却给与赔偿,为什么?
战争赔偿问题是战后交战双方讨论的重点问题。中国自鸦片战争以来便背负着数额巨大的战争赔款,给中国老百姓的生活带来无比沉重的压力。作为中国百年近代史上取得的第一次也是最为彻底的胜利,抗日战争可谓一雪百年耻辱。战争结束后,包括中国在内的亚洲各国与日本就战争赔偿问题展开谈判,但日本对此却一直畏畏缩缩,不肯承认自己的错误。
一、对中国的战后赔偿
战争结束后,日本在相当一段时间内被美军实行单独占领,美国政府全权接管日本的战后遗留问题,因此在美国的管理下,国民政府与日本展开的战后赔偿问题的讨论还较为顺利。根据临时赔偿方案,日本将在华工业设备中的大部分拆卸后用作对中国的战争赔偿。1947年4月,方案正式实施,中国获得价值2000万美元的物资赔偿。这是我们国家从日本手中获得的唯一的战争赔偿。
战后对日本战犯的审判(剧照)
随着国民政府在国共内战中节节败退,加之世界冷战格局形成,使美国决定将日本打造为抗衡亚洲共产主义势力的桥头堡,因此美国在1949年5月12日,也就是解放军即将解放上海之前,取消了之前颁布的临时赔偿方案,日本对华赔偿正式停止。
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美国切断了与新中国的外交联系。1951年,在新中国未参加的情况下,美国单方面通过《旧金山和约》,在未取得被侵略国家同意的情况下,大幅度降低了日本的战后赔偿数额。和约以日本目前资源无法支撑赔偿为由,宣布各受害国除了将日本留在本国的物资拿走用以补偿外,最多要求日本提供劳务补偿,一切经济层面的战争索赔必须放弃。
日本签署《旧金山和约》
1952年,台湾与日本之间就战后赔偿问题展开谈判,日本以美国主持制定的《旧金山和约》为谈判基础,向台湾当局施压。尽管台湾已经尽最大限度以合约为基础展开对日谈判,但日本竟然恬不知耻地宣称,这一条约已经在战争结束后在大陆实施过了,日本留在大陆的大量物资已经可以满足赔偿要求了,台湾不能再向日本提出任何物资与经济方面的赔偿。
其实,日本自战败后并没有意识到其犯下的罪行是多么令人发指,他们仅是在美国实施占领期间被迫做出一些赔偿,一旦美国不再提出赔偿要求,日方根本不愿意对曾被它侵犯过的国家进行补偿。
197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之后,中国政府为实现两国邦交的正常化,宣布放弃对日本的战争索赔。尽管这是中国政府为推动中日关系发展而做出的巨大让步,但日本并没有将其视为中国的善意,反而认为这是理所应当的事情,日本自战争结束一直到1970年代,始终没有主动承担起对中国的战争赔偿责任。
二、对其他国家的赔偿
中国是日本在二战中侵略程度最深的国家,没有之一,但也正是对中国,日本没有赎罪意识,更没有做出什么战争赔偿。但对于亚洲其他国家,日本却多多少少做出了一些赔偿。这又是为什么呢?
其实,与其将战争赔偿视作经济问题,不如将其视作政治问题。二战后的世界处于两极化的冷战格局,中国被视作红色共产主义国家,因此在长时间内与日本、美国等西方国家处于断交状态,这导致战争赔偿始终没有被正式提到议事日程当中。但其他国家却不是这样,日本在不与大陆建交的情况下,不能再放弃与东南亚国家的建交,但要想与其建交,就必须面对战争赔偿问题,这是双方关系走向正常化的前提之一。
日军入侵缅甸
1954年,缅甸政府就战后赔偿与日本达成《日缅赔偿及经济合作协定》以及《日缅和约》,这也是战后第一个与日本达成索赔协议的东南亚国家。缅甸向日本提出了25亿美元的赔偿要求,经过两国的反复谈判,日本最终同意每年向缅甸提供价值2000万美元的劳动力与日本物资,连续赔偿10年。除此之外,两国还就战后经济合作问题签署详细条约。尽管此时的缅甸暂时同意与日本达成这一协定,但在5年后的1959年,缅甸再度向日本发起索赔,至1963年,日本才同意向缅甸提供1.4亿美元的赔偿,缅甸则保证不再向日本发起索赔。
日缅之间签订赔偿协定
缅甸是第一个与日本达成赔偿协定的东南亚国家,这对于日本来说意义深远。日本并没有在政治上做出任何道歉,或者意识到自己的错误行为,但出于现实的利益考量,日本对缅甸做出赔偿,使日本打开了与东南亚国家建交的大门,也为日本向东南亚实行经济扩张提供了条件。在达成与缅甸的赔偿条约后,日本与菲律宾展开战后赔偿,与缅甸不同,菲律宾是二战时期日本在东南亚侵略与破坏最严重的国家。因此战争结束后,菲律宾一直就日本的赔偿问题进行努力,1952年,菲律宾提出了80亿美元的赔偿要求,要求日本在10-15年内交清,日本则无耻地根据《旧金山和约》说战后赔偿只限于劳务,而且80亿美元对日本来说是无力支付的。
菲律宾显然不会认为一个和约就可以抹掉日本的罪行,经过多次谈判,菲律宾与日本于1956年签署了赔偿协定。根据规定,日本在头十年每年向菲律宾赔偿2500万美元,后十年中的每一年提供3000万美元的补偿,20年共计5.5亿美元。菲律宾知道要日本赔偿80亿美元显然不可能,于是也答应了这项协定。除缅甸、菲律宾外,印度尼西亚与日本于1958年签署了赔偿协定,规定日本要在12年内提供2.2亿美元的赔偿,印度、柬埔寨、老挝三国则放弃对日赔偿,但日本要无偿对柬埔寨与老挝进行经济、技术援助。
影视剧中的日本侵略者
日韩之间的赔偿问题是最复杂的,不仅因为朝鲜半岛是日本的殖民地,还因为战后朝鲜半岛分裂为朝鲜与韩国两个国家。1952年,韩国李承晚政府向日本提出20亿美元的赔偿要求,日本则以韩国是非作战国的名义拒绝赔偿,直至1965年,日本才决定给韩国以5亿美元的补偿,但这远远没有达到韩国的要求,韩国随后也始终未放弃对日索赔。朝日之间则因意识形态与冷战的国际形势,始终未就赔偿达成过任何协议。
三、为何日本对不同国家采取不同态度
由上文可以看出,日本对亚洲不同国家的战后赔偿政策明显不同,对包括中国在内的一些国家,日本想方设法逃避一切赔偿,对有些国家虽无悔过之意,但却多多少少给予了一定赔偿。要了解日本在赔偿问题上的不同表现,还得从当时的国际环境说起。
中国在国土上的分裂与冷战格局的出现,使日本得以逃脱对中国的赔偿,尽管中国是二战中受日本侵略程度最深,受破坏与损失最为惨重的国家。由于新中国与日本在1949年后长期处于断交状态,加之冷战两极格局的形成,使新中国无法同日本进行正常的外交谈判。日本利用了这一点,在对大陆保持不联系、不赔偿的基础上,反过头来对台湾方面称,之所以不与其进行战争赔偿,是考虑到可能会伤害到大陆中国人的感情。这显然是无稽之谈,只是日本用以逃避一切对中国的战争赔偿的借口而已。就中国方面来讲,中国出于缓和外交的考虑,早在1950年代即提出放弃对日索赔的政策,体现出中国政府以德报怨的极大善意,但中国人的善意不能成为日本不承认战争罪行的借口。
剧照:1972年中日建交
对于中国以外的亚洲国家,日本之所以能够给予一定赔偿,与日本本国的切身利益密切相关。战后日本已经丧失了中国大陆这块亚洲最大的经济市场,如果因战争赔偿问题与东南亚、南亚国家结怨,这就意味着日本在亚洲几乎没有任何经济贸易对象与市场。战后日本经济满目疮痍,没有市场就等于没有经济收入,这显然不符合日本的自身利益。与此同时,自1960年代越战爆发之后,日本跟随美国的脚步,意图通过对东南亚的经济投资来扼制共产主义在东南亚的发展,日本的赔偿显然有跟随美国的意味。但无论如何,日本的战后赔偿大多出于自己的经济利益与政治利益,并非真正意识到自己犯下的反人类罪行。
越南战争
文史君说
日本至今都在否认自己在二战中犯下的罪行,靖国神社里供奉的战犯也依旧是日本许多领导人都前往参拜的对象。历史是现实的一面镜子,照出日本的真实面目,也告诫今天的亚洲各国,对日本这种国家应当时刻保持警惕,因为一个没有任何悔改之意的国家,很有可能会重蹈覆辙。
参考文献
吉泽清次郎:《战后日本同亚洲各国的关系》,上海人民出版社,1976 年。
袁成毅:《日本对亚洲国家战争赔偿立场之比较》,《抗日战争研究》2002年第3期。
(作者:浩然文史·小太阳)
本文为文史科普自媒体浩然文史原创作品,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文所用图片,除特别注明外均来自网络搜索,如有侵权烦请联系作者删除,谢谢!
浩然文史是全博士团队文史科普自媒体,全网主流平台文史类优质作者。让专业的历史更有趣,让有趣的内容更有深度。古今中外,考古文博,更多内容请关注我们的同名公众号(id:haoranwensh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