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9日上午,中共陕西省委宣传部、陕西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办新闻发布会,介绍延安市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新成效。
据介绍,近年来,延安市充分发挥能源、特色农产品和特色文化旅游资源优势,大力发展高端能化、特色现代农业和文化旅游产业,为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基础。2019年在全省率先实现整体脱贫,2022年完成生产总值2231.9亿元,人均GDP9.8万元、排名全省第二,地方财政收入180.4亿元,同口径增长28.3%、位居全省第二。
在坚持能化产业强市方面,延安市持续释放优质产能,2022年生产原煤5229万吨,原油1442万吨,天然气88亿方,LNG169万吨,卷烟31万箱,加工原油967万吨,新能源装机总量333万千瓦。推动能化产业向精深加工、高端化发展,延安煤油气资源综合利用、大唐热电联产、彩虹光伏玻璃等186个重大产业项目建成投产,“十三五”期间规上工业年均实现增加值738亿元,2022年全市完成规上工业总产值2641.7亿元,较2020年增加1180.1亿元。
在坚持特色农业富民方面,延安市坚定不移发展以苹果为主的特色现代农业,2019年以来一产增加值增速连续排名全省第一。2022年苹果种植面积331万亩、产量431万吨,建成智能选果线105条,冷气库储能162.8万吨,苹果面积、产量均排名全省第一,苹果收入占到农民经营性收入的61%、可支配收入的27%。
在坚持文化旅游兴城方面,延安市进一步擦亮文化旅游靓丽名片,统筹文物保护和城市建设,积极发展“红色文化+”“旅游+”等新业态。先后投入104亿元、动迁7.6万户,完成宝塔山、杨家岭等革命旧址保护提升,推进鲁艺、西北局、南泥湾等片区革命文物连片保护。建成黄帝陵、壶口瀑布、延安革命纪念地3个国家5A级旅游景区,圣地河谷·金延安、延安1938街区等一批文化旅游综合体建成运营,延安红街、甘泉大峡谷成为网红打卡地。“十三五”期间,来延游客突破2.5亿人次、旅游综合收入1500亿元。
下一步,延安市将立足产业基础和资源禀赋,明确主攻方向,构建具有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特征和符合完整性、先进性、安全性要求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来源:人民日报客户端陕西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