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直不认为普拉多有多好,至少是在它价格被炒到50万以上之后,普拉多的可购买价值就开始急速下滑。
原因很简单,普拉多在日本本土就是一台定价20多万的越野车,其实和埃尔法是一个定价区间的产品,进入中国市场之后却卖出天价,有一定的历史沉淀原因,也有炒作的因素在其中。
但从根本上来说,普拉多的设计高度并不高,毕竟本土市场定价决定了产品实力强弱。
退一步来看中国乘用车市场生产的新一批越野车,在电动化、智能化的席卷下,在综合产品力上更加完善。
比如说坦克400和方程豹这两个看似针锋相对的对手,其实本质上都是轰击外资品牌的核心产品。
坦克400率先公布了价格,30万足够落地,方程豹的价格虽然还未正式发布,但预期价格不会太高,这两台车都属于中国乘用车市场中定价相对合理、产品实力相对较强的硬派越野车。
这些产品和普拉多有类同点,同样也有很强的差异化表现。
普拉多扎根的可靠性和稳定性,这两台车无法给出答案,丰田对制造越野车的基本逻辑和理念就是一切从可靠性出发,这也是普拉多即便在当下如此智能、电动化的大背景下,依然会有无数人选择的核心理由。
因为丰田的可靠性值得信赖。
但越野车在本质上还是一台车,使用场景一定会丰富,普拉多的操控、科技、油耗、加速在日常使用过程中难以带来更省心的使用感受。
毕竟,普拉多在日本市场只是一台20多万的越野车。
我们已经先后试驾过了坦克400和方程豹,并且从技术角度分析了这两台车在普拉多面前的优劣势,优势非常明显,中国生产的电动化越野车兼顾了城市使用需要的舒适、便利、性能,同样在越野中也拥有强大的表现力。
当然,有一点无法在短期内验证,那就是长途穿越状态下的可靠性和稳定性,这自然也是丰田的强项。
从合理的角度分析,普拉多在中国市场的定价虚高严重,我们依然认为它是一台好车,毕竟丰田半个世纪的锻造让它可以轻松驰骋在世界任何一个角落。
但这只限于动力足够的3.5L、2.8T以及4.0L版本,2.7L汽油机完全不在讨论之列。
国内市场因为车商的反复炒作,普拉多的价格非常昂贵,可以说是远远超过了产品本身的价值,一台普拉多4000目前的定价在60万以上,是所有越野消费者所不能理解的。
退一步来看中国生产的新一派越野车,除了长期、极限的耐久性无法在短时间内验证之外,我们的越野能力、科技感、性能、舒适感、安全性都要比普拉多更加出色。
对普拉多有情怀的用户大多是70后、80后用户群体,但越野一直都是一个充满挑战、荷尔蒙的活动,过去年轻消费者无法介入的核心原因,就是无力支付高昂的越野车购买费用。
这不意味着越野和年轻用户无法链接,恰恰相反的是因为坦克、方程豹的强势介入,越野车消费环境还会发生改变,那些对诗和远方以及挑战更有冲动的用户群体,必然会重新定义越野市场。
一家是专业电动化产品制造商,一家是专业越野车制造商,从行业角度分析,它们都是有利调整、扭转外资越野车为王的强大选手。
盲目笃信普拉多神话的时代即将过去,中国越野车将会迎来一个新的拐点,电动化配合着专业的技术和成熟的平台,至少普拉多在未来的中国市场中多了几个对手,多了几个直接抢夺者,定价上将会更加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