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游戏商店,Steam的打折季总是比其它商店来得更多一些,而作为手游商店来说,几乎从来没有过打折的时候,而是不同的礼包组合来促进玩家的消费。不过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打折却是更符合玩家的消费心理,甚至是在一些情况下,玩家会买下他们根本不需要的游戏。
那么在这背后都隐藏了什么样的心理学呢?在欧美的一个游戏心理学专家就针对这个问题进行了一些分析,他认为有以下几方面要素:
打折让游戏玩家产生非理性的消费态度,让他们“感受到抄底的快乐”,想在最后机会购买产品;
限时优惠制造了人为的稀缺性并鼓励玩家购买可以被视为“稀有”的东西(即使实际上并非如此);
发行商将玩家锁定在他们在折扣宣传中看到的第一个数字,以“提高你对某物价值或折扣幅度的估计”;
愿望清单和预购作为一种承诺或预先承诺,让玩家觉得他们应该购买愿望清单的游戏,尤其是当Steam 定期提醒他们(通过发布或折扣通知)时;
当消费者认为购买产品的机会在他们眼前消失时,他们往往会高估产品的价值(“最明显的例子是Steam 首页“周间疯狂特卖”和“今日特惠”销售,其中列出了确切的时间和日期他们结束于什么时候”)。
当然,除了来自于Steam的营销技巧之外,在当下,互联网环境更为丰富的情况下,社交平台、直播平台、KOL、媒体等等的传播,让更多的折扣商品被玩家所知晓,而这些没有在Steam首页中出现的折扣商品对于玩家来说,他们有的时候会更相信来自于三方的推荐,而事实上,这些折扣与上面出现的情况都是一样的,只不过三方传播成为了更为广阔的传声筒。
无论如何,这些“为你的游戏打折”的原则是存在的——并且可能是我们中的许多人积压大量Steam 游戏的一个关键原因。随着我们进入一个大型游戏和订阅主导的新的游戏环境,它们可能会变得不那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