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里有了一个孩子,很多家庭希望更热闹一点,中国人喜欢多子多福,所以很感谢二胎政策的全面放开。
可是,并不是所有家庭成员都会欢迎另一个小孩的到来,这也是二胎家庭经常困扰的问题。
小杉是家里老大,住在农村,每天要帮家里干农活,很孝顺的孩子。听父母说想要个弟弟妹妹的时候,并没有太多感觉,她当时认为反正就是多个孩子在家里,没什么大不了。
那个时候她13岁,和即将出生的妹妹之间,年龄差也是13年,好几个代沟。
过了两年,妹妹2岁,她也15岁了。家里觉得她已经长大了,读书也不是当状元的料,就回家帮农吧。所以,小杉回家做农活,晒得一个青春少女显得有些苍老。
可是,同样在家的妹妹逐渐长大,在家里很霸道,还见不得姐姐用家里的东西。
一气之下,小杉去了别的城市打工,再也没用家里一分钱。
但有一年过年回家的时候,长大的妹妹看到姐姐回来,没有扑过来拥抱,没有热情的欢迎,她只是冷冷地说:"你怎么又到我家来了。"
好像这个亲姐姐是个外人,来她们家蹭吃蹭喝一般。这句话狠狠伤了小杉的心,她扭头回到城里,年都没过。后来父母告诉她,妹妹在家里没学好,天天就知道买东西,现在不帮家里做活,倒是搞起了什么直播,说可以挣很多钱,但到现在也没见挣多少钱,很烦恼。
小杉也不愿多管,反正也是"她们家"。
其实不是所有二胎之间的关系,都如此不堪,还有很多兄弟姐妹相亲相爱,更重要的是父母能在二胎之间做出怎样的引导。
我们可以很清晰地在小杉的人生中,看出她的父母文化程度不高,对孩子有一定的偏心存在,甚至可能对小杉的妹妹有一定的纵容心态。
正是父母角色在两个孩子之间出现缺失,让孩子成长的有些畸形,令一家人都很难受。
父母在面对二胎之间,如何处理,才能让两个孩子相亲相爱呢?
首先,提供充裕的物质基础
所谓物质基础,实际上是孩子的各项资源,战法有云"三军未动粮草先行",所以无论是想怎样培养孩子,物资充分是家长必须要处理的首要问题。
大宝不喜欢二胎的很大一个原因,就是家长偏心,物资供给不足够,让大宝有了严重的生存与情感危机。
这种生活状态,让孩子不会有稳定的安全感,所以会将对生存的不易,转化为对二胎的怨怼。这就是两者关系不好的根本。
其次,让打孩子参与到二胎的养育中
很多家庭大宝和二宝之间的关系不好,主要是因为大宝对二宝没有感情基础,如果父母还有偏心,很可能让大宝认为二胎就是来抢他东西的。
在家长能提供足够物质基础的情况下,让大宝力所能及的范围里,照顾一点二胎,会让两个孩子产生互相依赖的感受。
同事家里的大宝7岁,能在妈妈做事的时候,麻利地给弟弟换尿不湿,而且还会偶尔亲一下弟弟,这就是感情融洽,互相依赖的体现。
最后,父母要学会扮演大反派
为什么要让父母当"大反派"?看过影视剧或者玩过游戏的朋友,应该都知道,主角们的情谊,常常是在和"反派"的共同对抗中建立的。
所以,为了让孩子之间的关系更融洽,机智地扮演一下反派,可以促进孩子们之间的感情,让家庭更和谐。
有位父亲有次看见自家大女儿在玩手机,二胎的小儿子正从外面回来,他找茬一般数落弟弟,而且颇有欲加之罪的味道,姐姐在一旁听着觉得爸爸很过分,于是当着弟弟的面和爸爸争执起来。
爸爸见机对抗了一下,就"机智"地败走,留下姐姐安慰弟弟。两个孩子不知道,这一幕不过是爸爸设计的,就是为了促进两个孩子的感情。
虽然这个父亲做的可能有点过,但是这个思路是值得借鉴的。做到这3点,可以补充父母在二胎家庭中角色的缺失,让孩子更加亲密。
养孩子不容易,养两个孩子更难。谁也不希望一个孩子回家的时候,被另一个孩子敌视,那辛苦生下两个孩子又为哪般?
你家的二胎关系怎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