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位网红大V关联私募曝光!大V基金经理业绩PK,2023谁居首?

2023-12-25   私募排排网

原标题:66位网红大V关联私募曝光!大V基金经理业绩PK,2023谁居首?

本文首发于公众号“私募排排网”。

2023年即将收官,又到了晒出年度“成绩单”的时候。

尽管私募行业对于募资方式、信息披露都有较多限制,仍有不少从业者凭借内容输出、个人魅力乃至于传奇经历,成为了社交媒体、投资社区中的网红大V。

作为网红大V,一方面可能为其所在私募的募资带来一定便利,另一方面其言其行以及关联私募的业绩也会受到更多人的审视。

根据公开信息和私募排排网数据,笔者统计了互联网上超60位“私募大V”及其关联私募的信息及业绩。一起来看看,这些大V的关联私募是哪家,今年业绩表现如何?其中担任基金经理的大V投资收益怎么样?

66位大V关联私募曝光!但斌、陈宇、韩广斌执掌私募收益位居前十!

根据私募排排网数据,截至12月22日,至少有66位在各平台拥有过万“粉丝”的互联网大V与私募有现实关联,或有任职、雇佣关系,或是股东甚至是创始人。

从私募公司的管理规模来看,多数私募大V的关联私募目前管理规模尚小,处于0-5亿区间。包括“月风_投资笔记”“越甲策市”“许琼娜”“梦想家林奇”“价值at风险”“揭幕者”等多位大V:

但也有近30位私募大V的关联私募已经迈过5亿管理规模门槛,包括“猫笔刀”“思想钢印”“水晶苍蝇拍”等大V;更有10位大V与管理规模50亿以上的头部私募关联,其中大部分为基金经理,包括但斌、王一平、梁宏、李蓓、韩广斌、何纯等人。

具体来看公司业绩,根据私募排排网数据统计,旗下有2只及以上产品,今年有完整业绩披露,且业绩至少更新到今年11月底的大V关联私募中,今年以来收益前十如下,同威投资、东方港湾和神农投资位列前三。

今年以来收益居前的大V所在私募,有多家50亿以上管理规模的头部私募,包括东方港湾、日斗投资、新思哲投资和盛冠达,今年以来均录得***%以上的收益。

[应合规要求,私募基金不能公开展示业绩,文中涉及收益数据用***替代,合格投资者可查看收益数据。]

资料显示,日斗投资成立于2016年3月,其投资总监邹文先生,具有20年以上证券投资经验,曾任职于香港博文基金总经理兼投资部负责人,专注于港股、B股、中概股的研究。

“大V”基金经理业绩PK!何纯、林园频频登榜!

以上私募大V中,在私募作为基金经理管理产品,且在私募排排网业绩至少更新到11月底的有42位。

其中任职于0-5亿私募的大V基金经理有18位,其今年以来、近三年收益表现如下。按今年以来收益排名,李驰位居榜首。

任职于5亿以上规模私募的大V基金经理有21位,其今年以来、近三年收益表现如下。按今年以来收益排名,何纯位居榜首。

私募基金经理旗下可能管理有多只产品,其中一些代表产品业绩尤为亮眼。私募排排网按照“产品存续规模大于500万元,11月底有收益更新”等条件筛选出了大V私募基金经理旗下今年以来、近三年表现居于前十的产品。

从今年以来收益看,李驰、林园和但斌管理的产品揽获榜上前三名,均已录得***%以上的收益。

其中林园和但斌都是百亿私募的“掌门人”,也都是以主观多头策略闻名市场的私募老将。其中林园管理的“林园投资309号”今年以来收益达***%;但斌管理的“东方港湾麒庭一号”今年以来收益达***%。

“东方港湾麒庭一号”成立于2019年4月19日,从业绩走势来看,该基金产品与美股的特斯拉走势有较高一致性,去年就被投资者猜测重仓了特斯拉。结合但斌近年来的公开发言,该产品近年来较好的业绩表现,或要归功于他对特斯拉等美股龙头的坚守。

而从近三年收益看,姜广策、李驰和何纯管理的产品揽获榜上前三名,近三年收益均在***%以上。

其中何纯任职于头部量化私募盛冠达,其管理的“盛冠达股票量化2号”近三年收益达***%。

公开资料显示,何纯2000年毕业于武汉大学机械系,2012年开始专职事股票投资,投资市场覆盖日、韩、新、马等多地,2015年开始着力于研究量化交易。盛冠达成立于2013年12月,是国内较早一批从事量化投资的“本土派”先驱者,致力于打造国内卓越的平台型量化私募。

百亿私募中,李蓓管理的“半夏稳健混合宏观对冲”和林园管理的“林园投资11号”近三年收益也冲进前十,林园二度登榜。

作为私募老将、股市传奇人物,林园从8000元入市到如今执掌百亿私募的故事被市场津津乐道。近期林园在大盘低迷之际罕见地密集发声,引发市场广泛关注。林园直言当下和以前抓住的几次大机会非常相似,就是估值非常便宜,并表示“这可能是我这辈子最后一次大机会了”。

风险揭示:投资有风险,本资料涉及基金的过往业绩不预示其未来表现,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业绩并不构成基金业绩表现的保证,我司未以明示、暗示或其他任何方式承诺或预测产品未来收益。投资者应谨慎注意各项风险,认真阅读基金合同、基金产品资料概要等销售文件,充分认识产品的风险收益特征,并根据自身情况做出投资决策,对投资决策自负盈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