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俄乌冲突持续。
俄罗斯国防部对外表示,俄军对乌克兰东部一个临时安置乌军的建筑物进行了“报复性打击”,造成超过600名乌克兰士兵死亡。在“报复行动”中,俄罗斯导弹袭击了乌克兰控制的顿巴斯地区克拉马托尔斯克市。
不过,乌克兰东部部队发言人谢尔盖·切列瓦地表示,俄罗斯对克拉玛托尔斯克的袭击仅破坏了民用基础设施,“乌克兰的武装部队没有受到影响”。
双方的表述并不一致,那么必定有一方在掩饰。
根据此前的报道,乌克兰武装力量对顿涅茨克马克耶夫卡地区的俄军临时部署地进行了打击,造成63名俄军人死亡。有评论称,俄乌开战以来,俄军遭遇的人员伤亡最惨烈的一次袭击事件。
俄罗斯方面表示十分愤怒,实施反击的可能性是较大的,此前乌军偷袭俄军机场之后,俄罗斯方面也进行了反击,综合来看,乌克兰武装部队多少是有人员伤亡的,至于人数只能说暂时无法考证。
自去年2月24日以来,俄乌冲突已持续近一年,如果没有美国和欧盟各国的支持,乌克兰可能也撑不到现在。
那么,在接下来的日子里,俄乌冲突能否迎来曙光?
实际上,俄罗斯方面,普京一直在强调,俄方从未拒绝任何形式的和谈,是乌方放弃谈判。
不过,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的态度也十分明显,不论是所谓的和谈还是停火,都表示了拒绝。
俄安全会议副主席梅德韦杰夫、外长拉夫罗夫等人曾多次失望的表示,“与乌方进行任何谈判都毫无意义”“不会以乌方条件为基础进行任何谈判”。
的确,面对泽连斯基政府的态度,俄方对和谈毫无信心,对乌方提出的和平方案没有兴趣。
从泽连斯基提出的谈判条件中也不难看出,其内容基本算是“换汤不换药”, 核心诉求始终是俄完全撤军、恢复2014年以前的乌领土。
和谈是暂时无望的,俄乌冲突进入2023年后双方势必还有更加激烈的交锋。
事实上,国际社会已经看得很清楚,在以美国为首的北约不断拱火下,俄乌冲突持续至今,双方谈判屡屡受挫。
就在去年12月下旬,美国总统拜登还承诺再向乌克兰提供450亿美元支持,国会正在就此进行谈判。如果该提议获得通过,这将是美国对乌克兰的第四次一揽子援助计划。
如此一来,该国自去年2月以来拨给乌克兰的资金总额将接近1000亿美元。
因为这些惊人的数字,美国共和党众议员马乔里·泰勒·格林等人声称,俄乌冲突已经变成了美国对俄罗斯发动的代理人战争。
除了美国,欧洲各国也为乌克兰提供了军事和经济的援助。迄今为止,军事援助方面的最大贡献者是美国,目前承诺提供243.7亿美元的军事援助。英国承诺的金额位居第二,为 44 亿美元。
事实上,英国一直是乌克兰最大的武器供应商之一。
虽然很难准确掌握这些国家到底有多少资金给了乌克兰,但源源不断的支援给了乌克兰极大的底气。
有相关人士分析,在2023年,北约成员国会为乌克兰提供更多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