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明朝大臣的下场中,能看出灭亡是因为自己作的吗?

2023-05-31     青丝飘逸

原标题:从明朝大臣的下场中,能看出灭亡是因为自己作的吗?

说实话,一个王朝的兴衰,很大程度上不是一两个人才可以决定的,很多时候都是因为制度的僵化、连年的天灾、百姓的苦难、皇帝的昏庸等多因素混合的原因。明朝灭亡的原因之中可以说是“自毁长城”,但是并不能把所有的错误都归结到这上面。关于自毁长城的例子,我们可以说几个。

一、袁崇焕

袁崇焕确实是当时明朝抗击清军中最能打的一个了,并且还有自己的谋划,有自己的战略。但是袁崇焕也有自己的致命缺点,那就是比较膨胀、比较自私、比较自以为是。

例如说袁崇焕擅杀毛文龙一事,我认为就是袁崇焕自作主张的结果。另外,清军曾经绕行入关,接近北京城,换了一般人应该来一个拼死抵抗,死也不怕。但是袁崇焕想得确实放弃关卡,诱敌深入,在北京城下与清军来一个决一死战。

说实话,从军事角度看,袁崇焕这个安排没毛病。清军势大,人多势众,诱敌深入的话,一方面可以在补给方面给清军压力,一方面可以逐渐分解清军的兵力,一方面可以让清军产生骄纵之心,反正就是很有利。

但是,从政治角度看,袁崇焕这个安排全是毛病。清军入关,是你的错;清军在京城外烧杀抢掠是你的错……这些咱都不说了,你居然还想把清军放到北京城下?居心何在?想要谋害皇帝否?

因此只会算军事账不会算政治账的袁崇焕袁督师就死了,并且还是被凌迟处死。崇祯皇帝也失去了一个能干事的帮手。但是我们不得不说,其实崇祯皇帝是蛮明白袁崇焕的铁憨憨的性格的,但是就是不能忍,也没法忍。

二、杨嗣昌

杨嗣昌很厉害,他的厉害主要体现在他打农民起义军上。杨嗣昌曾经布下了一个天罗地网,想要一举击破所有的农民起义军。那就是他的''四正六隅、十面张网''的计划了。

杨嗣昌的战略很成功,几乎所有的农民起义军都被包围了,而且死伤惨重。但是在杨嗣昌的猪队友的配合下,这个十面埋伏还是失败了。

最后杨嗣昌可以说是活活累死,或者说是被崇祯皇帝的重压给压死的。因为崇祯皇帝给他的压力太大了,好几个皇亲国戚的死更加加重了杨嗣昌的压力,最终他受不了了,只能一死为快了。

说实话,我认为在某些方面,崇祯皇帝还不如刘禅。至少说刘禅敢用人,而且敢放权,而且刘禅也不会擅杀大臣,也不会喊什么诸臣误我。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733d16180a80d7366804d4323f9fb4b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