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速食”的婚姻,是高效,还是空虚?

2022-03-17   红颜秀影

原标题:“速食”的婚姻,是高效,还是空虚?

最近有个“大厂”的相亲文档在微信群里疯传,

为了给一线互联网“大厂”上班的朋友们,提供一个相亲交友平台,

大家也是操碎了心。

自由恋爱,往往讲究的是一个“王八看绿豆”对上眼儿,

而相亲更强调的是般配,门当户对,再直白一点就是:

——原生家庭不能太差。

尤其集中在这一群高智商经营达人之中,

身高,体重,星座,收入,学历统统都要进行完美匹配,

相亲讲究的就是一个效率,基础不达标的,从根源上就杜绝

大家都太忙了,没有时间浪费时间在无意义的人身上。

比如2月底的国产剧——《婚姻的两种猜想》

从开场就秉承着艺术来源于生活,将“大厂”青年的相亲场面直播到影视剧里,

这里面没有了心灵相通,灵魂契合的惺惺相惜,有的只是硬件的绝对匹配。

作为互联网公司的中层,女主沈明宝,从来都是沉着冷静,遇事果断,

对下属如沐春风,对上级雪中送炭,可谓职场界的小白鸽,

可惜,外表温婉优雅,内心丰盈的沈明宝,

她搞得定生活中的一切问题,却唯独搞不定男人。

而一出场就是行走的理工宅男标杆的杨铮,

用写代码的心态去相亲,自然是要吃闭门羹的,

这样两个在工作上如鱼得水的强人,到了相亲市场,则成了独秀一枝的奇葩。

刚好背靠背相亲的两人,都听到了对方的失败,

本着高效的原则,不如试一试,所谓试试就试试,

可在明宝和杨铮身上却产生了强烈的化学反应。

两个高效的人自然迅速闪婚,走入婚姻殿堂,

本来嘛,谈恋爱是为了结婚,相亲也是为了结婚,

与其浪费时间,不如用代码迅速匹配,合适就闪婚,不合适就立马撤,

与其侃大山的闲工夫,还不如多写几行代码。

沈明宝和杨铮的婚姻理念,契合了当下生活中很多年轻人的真实想法,

大家似乎对恋爱已经没了兴趣,相对你侬我侬的恋爱过程,

大家更愿意尽早驶往那个彼岸——婚姻,然后生子,完成传统社会的阶段目标。

有的人甚至把结婚生子当成一次完成即结束的任务,

只要完成了结婚生子这件事,就可以安安心心去做自己的事了,

不用被亲朋好友催着结婚,逼问喜欢什么类型,更不用被介绍来的各类奇葩震碎三观。

不结婚的烦恼,是很多适婚青年无法避开的人生琐事,

遇到极端的长辈,甚至会造成生活上的极大的障碍

有了婚姻的保底,生活就可以正常运行,

告别催婚,告别相亲,告别朋友聚会上唯我独身的尴尬。

婚姻从保护财产,罗曼蒂克浪漫主义等方面发展至今,

婚姻似乎又重回了实用主义,相比婚姻建立之初的经济价值,

当下更多强调的是它的社会属性:

——稳定升职,稳固圈子,协调亲子关系是必不可少的社会粘合剂。

新婚燕尔的沈明宝和杨铮,自然享受了现代婚姻生活的便利

本着实用高效的方法两人在婚姻观念上达成共识后,迅速走入婚姻,

沈明宝在工作中平步青云,而且没有了父母的频频催婚,

而丈夫娶了一个经济自由,精神独立的妻子,告别了婚后鸡毛蒜皮,鸡飞狗跳的麻烦。

他们似乎都达到了自己理想中的生活,

可在生活中的当局者往往看到的只是冰山一角,

生活中更多鸡零狗碎的事情,在两个人的联盟一开始达成时,

就隐隐开始显现出两人的生活,理念,观念上的种种不协调。

而一开头,被杨铮做实验的匹配测试小程序,也带了些许的讽刺:

人是活的,代码是死的,

固定的程序又如何能给流动的人性去做加减乘除呢?

生活中陆续出现的问题,开始慢慢侵蚀沈明宝和杨峥的婚姻,

沈明宝的特立独行,工作至上,不爱被约束,成了杨铮眼里的不顾家,不体贴老公,不爱自己。

而沈明宝眼里的通情达理小丈夫,也逐渐变了颜色

共情能力差,无法换位思考的大男子主义,心智不成熟,从小被父母伺候到大,

生活自理能力差等等性格中的缺陷都逐渐显现。

一开始杨明宝要找的是一个硬件和自己匹配的,

不会影响自己事业,不操控自己的体贴老公,

一开始杨铮要找的是一个不拖后腿,不矫情,有独立思考的贤惠老婆。

而当生活逐渐开始滋开獠牙的时候,

两人都变得不淡定,不优雅,

从“大厂”体面一下子,又变回了面目狰狞,情绪激动的俗世男女。

说到底,对于婚姻来讲,重要的不是完美匹配,

而是完美结合下相互的包容,理解,以及共同成长,

这是第一次结婚的人很容易忽略的实质。

和以往那些老公偷腥,撕闺蜜,和婆婆大战三百回合的家庭伦理剧相比,

《婚姻的两种猜想》有着本质的区别

它关注的是当下年轻人在婚姻中的精神状态,对于物质和亲缘关系层面则尽量淡化。

这种改变,

也是观众越来越看不懂当下生活剧,对都市情感题材不感兴趣的必然应对之法,

《婚姻的两种猜想》提供了都市生活剧的另一种方案。

在人物塑造和故事层面上,依然有着人物的虚空和刻板,

在两人关系上的呈现上,两人因为生活习惯和思维理念上所产生的矛盾不太多,

男主幼稚,固执,保守所带来的冲突占比则很重,

如果立足依然是男方的性格缺陷,那么整部剧的立意就有了偏向。

另一方面在女主塑造上还是立足在女主在工作上的强势,

而生活中显示出的种种力不从心,又以在工作上所向披靡的形象有了割裂感,

而且在女主形象上的塑造上,依然维持着女性形象就必须是事业女强人的刻板印象,

而没有婚姻和爱情,再强的女人依然无法获得幸福的旧思想。

一个人格独立的女主,即便在工作中也没有取得很大的成就,

但只要珍视生活中的美好,尽力过好每一天,

就比如今处处开挂,动不动就是女性主义,女人要独立,外强中干女主要好得多。

题材上要创新,人物形象上更需要有更多的勇气和创新精神,

这是这一代不敢恋爱的年轻人和不敢去突破人物刻板印象共同需要去克服的问题:

丢掉恐惧,敢于迈出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