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岁的谢大叔,半年前就查出有高脂血症和动脉斑块的问题,后来除了吃药,他也开始尝试各种“软化血管”的方法。
某次和邻居聊天,邻居得知他的情况后,提醒他:“高血脂嘛,不就是吃的太多了,想要改善,当然就要少吃点,特别是晚餐,最好别吃。”
谢大叔觉得靠谱,从那天开始就没吃过晚饭。
半年后,谢大叔回医院复查。结果血管硬化问题丝毫未改善,血脂甚至还上升了,同时还查出了胃溃疡!
谢大叔十分疑惑:都已经少吃了一餐,为什么血脂不降反升?
一、不吃晚饭真能清除斑块、软化血管吗?
如今,有不少人宣扬节食或者不吃晚餐可以降低血脂,还能够软化血管,减少血管硬化的风险,是在养护心脏。
然而事实上,这种做法并不可取。
如果晚餐包含大量内脏或油炸等高胆固醇食物,减少该类食物摄入,的确可降低血脂。但晚餐并不是导致血脂升高和动脉硬化的唯一罪魁祸首,对于孕妇、老年人、成长期的青少年来讲,不吃晚餐很可能会导致营养不良、消化道疾病等问题出现。
而且,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医师张海澄表示,动脉硬化并不能逆转,只能延缓。每个人都可能有动脉粥样硬化的问题,只不过年纪越大后,硬化情况越明显而已。建议用科学的方法去维护和保养血管,最终目的仍然是延缓动脉硬化的进程。
张海澄提醒,关于网络上的“软化血管”的传言,大家也要注意分辨。
比如喝醋、喝红酒、吃深海鱼、吃黑木耳等等,这些行为并不能软化血管。想要血管健康,我们要做的就是科学饮食,科学运动,控制三高并改正不良习惯。
二、协和研究:不吃晚饭或可改善血糖,减体重
著名期刊《Nature Communications》上刊登了来自来自北京协和医院的杨华瑜、毛一雷教授的研究,研究表明:16:8轻断食的进食时间控制在6:00-15:00(早段进食)比11:00-20:00(中段进食)效果要好得多,换句话说,不吃晚饭才是轻断食的重点!
试验研究选择了性别、年龄、BMI和体重相匹配的90位健康参与者,并按照1:1:1的比例随机分成三组:限制在6:00-15:00进食的早段进食组,限制在11:00-20:00进食的中段进食组,以及不限制进食时间的随意进食组。
在为期5周的试验中,最终有82名志愿者坚持下来,而试验结果是:在不限热量仅限制进食时间的情况下,早段和中段进食的日常摄入热量会比随意进食组低。另外,早段组空腹血糖以及胰岛素抵抗的效果更明显。还有减肥方面,早段组体重下降更多,而中段组和随意组的体重则变化不大。
因此,研究人员的结论是进食时间宜早不宜晚,6:00-15:00(早段进食)比11:00-20:00(中段进食)效果要好得多,特别是在降低空腹血糖、提高胰岛素敏感性和减重、抗炎等方面更有益处。换句话来说,过午不食是过15:00不食,方能最大限度发挥轻断食的作用。
对于此项研究,也有不少学者提出了反对意见。专家指出,研究中参与人数过少,仅90人是无法代表更广泛的人群。
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内分泌科副主任医师丁大法表示:过午不食其实并不适用于所有人。比如糖尿病患者胰岛功能异常,更应该规律进食,还有像肿瘤患者和消化道溃疡患者,过午不食也是不合适的。特殊病患以及特殊时段工作人群,更应该根据自身实际情况,选择进食时间。
三、建议做好4件事,让血管老得慢一些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院老年医学科的副主任医师阮磊介绍:血管能将血压和氧气、营养运输到各个器官部位。而一旦血管不健康了,将直接与脑卒中、心梗、动脉瘤以及血栓等疾病的发生相关。
年龄增长后血管也会逐步老化,情绪压力和不健康生活方式更会加速血管衰老,特别是45岁后,尤其要关注血管健康。
北京天坛医院脑血管病中心三病区主任张东表示:硬化的血管并不能再度软化,所能做的,就是按时服药和改善生活习惯来延缓血管进一步硬化。
做好以下四点,让血管老得慢一些:
坚持运动:杜绝久坐不动,平日应当坚持运动,包括运动时长、强度和频率都达标,但注意运动要量力而行。
纠正不良习惯:比如要杜绝烟酒,少熬夜等,这些行为都会损伤血管,甚至成为诱发猝死的危险因素。
减肥:肥胖不仅不好看,甚至还会引发高血压高血脂等健康问题,严重的甚至还会影响心、肝、肾、脑的健康。
控制四高:有基础病的患者要遵医嘱服药治疗,将指标控制住。没有代谢问题的人群,也要积极预防。
随着年龄的增长,人的血管会逐步出现老化堵塞的情况,建议用科学方式延缓它进一步硬化,比如积极运动,科学饮食,纠正不良习惯等。
参考资料:
[1]《血管多强,生命就多长!做好这8件事,让血管老的慢一点!》.科普中国.2023-05-30
[2]《“过午不食”实锤了!协和医院最新研究:每天8小时进食,别吃晚饭!》.梅斯医学.2022-03-20
[3]《这些软化血管的偏方,骗了很多人!》.健康时报.2022-02-22
未经作者允许授权,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