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的美食江湖中
总有一些店不走寻常路
却凭着一身真本事纵横江湖
“懒得取店名”
“藏在侨中和博物馆之间”
“夫妻店,大碗、便宜、还好吃 ”
……
靠着一碗砂锅,博物馆背后的这家刀削面
十几年来
慰藉了不知道多少饥肠辘辘的胃
- 在华侨中学边上藏了十几年 -
晚上7点半,入夏的厦门总算缓缓地沉入了夜色之中。
在华侨博物馆的边上,不用多说,街坊们都熟,顺着这个坡啊一直向上走,就是华侨中学,也就是老厦门口中的“侨中”。
随着下班高峰期和放学时间的同步来临,原本就不宽敞的老街上早已被围堵得水泄不通。此时,浓厚夜色笼罩下的厦港新村,就像是一幅泼墨开来的生动画卷……
成群结队放学回家的孩子、菜市场接近尾声时的喧嚣、赶在回家晚饭前再下一局棋的老炮儿、巷子里守在昏暗灯光下埋头的手艺人……
日复一日地,老街上的每一处都有熟悉的烟火气在默契而和谐地散开。
顺着斜坡转上几个弯,在道路尽头的巷子口左转,没错,是刀削面店的方向。
说起这家面店,侨中的学子和周边的居民一定不陌生:
“十几年了吧?还是二十年了?反正就是很久了。”
“夫妻店啊,每次来都会看到老板和老板娘,很和气的。”
“以前在侨中读书的时候常来,那时候一碗刀削才6块钱呢,现在11啦。”
- 竟然连店名都懒得取? -
但偏偏,虽然开了十几年,夫妻俩生意做得仍然很佛系,连店名都懒得取,直接把“山西刀削面”挂成了招牌?没毛病!
毕竟对于熟客们来说,什么店名才不重要,一碗惹得人五脏庙都要忍不住倾倒的砂锅刀削,才是“灵魂”所在!
于是,十几年来,在侨中经常出现的对话里,一定少不了这一句“走啊,晚上去吃刀削面去。”
- “一碗牛肉刀削,加葱花蛋” -
刀削砂锅毫无疑问是店里点得最多的一样。
——“老板,一碗砂锅刀削,现吃。”
——“要牛肉的还是猪肉的?”
——“牛肉的,再加个蛋吧。”
要看一家刀削面店做得有没有诚意,先看面条是不是现削。
白胖胖的面团被老板单手握住,只见另一手熟练又麻利地上下划动,嗖嗖嗖之间,面条就都稳稳当当地投进了沸腾的大锅里。
被煮到半熟的面条面临着争分夺秒的捞起、换锅,加高汤……在沸腾的砂锅里再噗呲噗呲地滚上一会儿,这一碗刀削才有了上桌的资格。
除了面条和牛肉,这一碗里还有青菜、丸子和鹌鹑蛋,相对于十多元的价格,用料已经算得上丰盛。
汤水是浓郁的深咖色,深喝一口,咸鲜的滋味在从舌尖一路畅通无阻地滑向喉咙的深处,瞬间勾起一嘴的满足。
料码有牛肉和猪肉两种任选,切得薄薄的牛肉炖得软糯,裹挟着刀削面一块吃,味道才能得到最大发挥。
两夫妻自制的辣酱也是一定要加的!
往汤里加上一勺,神奇的鲜辣就在滚烫的汤水里肆意地晕开来,畅快地夹起一筷子面条,满嘴都被痛快的辣意霸占。
偶尔吃腻了汤汤水水的时候,一盘炒刀削就足以成为完美的替代。
比砂锅刀削贵上1元,但绝对物有所值,不信?瞧瞧老板娘这一手颠锅一手挥勺的架势,镬气绝对少不了。
+2元再盖上一个葱花煎蛋,就已经小店里的“奢华版”顶配!
略带咸味的煎蛋又嫩又薄,裹上辣子一块吃,是不少老客们不用言说的默契。
炒刀削的发挥也一直稳定,薄厚恰当的面条泛着油润的光,包裹滑嫩厚实的猪肉,吃到见底可只是分分钟的事!
食物的魔力大概就在这里,很多时候不需要讲究高级的食材,优雅的环境,只是一碗街边小店里现做出来的刀削,就可以让人魂牵梦萦上很多年。
天气热了,今天的夜宵,一起去老厦港的巷子里,吃碗热腾腾的砂锅刀削吗?
山西刀削面
地址:思明区永富宫巷与永福宫巷交叉路口东100米
营业时间:每日10:00-次日01:00
┃图文来源:厦门好料
┃转载授权请联系微信号:daydayxiaoyu
点击查看鼓浪屿等厦门8家A级景区免收门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