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新疆东部门户的哈密,北依天山,南临瀚海,东接嘉峪关,西通吐鲁番,战略地位极为重要,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自西汉以来,中国历代中央王朝治理西域,必先取得哈密,因此哈密的归属事关重大。
回疆八部之首的哈密回王
清初时的哈密,处在西蒙古准噶尔部的统治之下,准噶尔部首领噶尔丹,为自立门户统治蒙古诸部与清朝分庭抗礼,在俄国政府的怂恿支持下,多次与清王朝发生军事冲突,直接威胁清王朝的利益。为确保边疆安定,康熙帝三次亲征漠北。1696年(康熙三十五年),清军歼敌数千,击溃噶尔丹主力军队,暂时解除了心腹之患,直到乾隆执政的1755年,才最终解决了准噶尔部几十年来对清廷的威胁。
当时夹在清朝与准噶尔之间的哈密维吾尔族首领额贝都拉,敏锐地感觉到了康熙大帝的雄才大略,意识到拥有天时地利人和的清王朝必将战胜噶尔丹。额贝都拉抓住了这个历史机遇,在清朝与噶尔丹争斗中站对了队,他不仅拿出物资犒劳清军,还设计擒获了噶尔丹的儿子。因为协助朝廷打败噶尔丹立下功劳,1647年康熙皇帝册封哈密回部首领额贝都拉为“一等札萨克达尔汗”(世袭王公),额贝都拉成为第一代“哈密王”。在清朝时新疆的维吾尔被称为回部,新疆被称为回疆,而哈密王也就被称为“回王”了。
为了巩固对新疆的统治,清朝在新疆册封了四王四公,由于在维护清廷对新疆统治的大业中功勋卓著,哈密回王被清政府授以回疆八部之首,也是统治地方时间最久的王,哈密王世袭了9代,统治了哈密长达233年,备受恩宠的哈密回王,除八世回王因瘫软病无力行走外,都亲自到北京觐见过清朝皇帝,前后共达27次之多。而第一代哈密王进贡的甜瓜,更是被康熙命名为“哈密瓜”而名扬四海。
九代哈密王的春秋史
自此后,对清廷感恩戴德的每代哈密王,都铁杆拥护清朝在新疆的统治,与分裂势力作坚决斗争,客观上也维护了中国的统一。哈密王始终紧密追随清朝,每有战事,回王必率部随征,竭力协助平乱,屡建功绩,不断晋爵,成为新疆炙手可热的名门望族和清朝在新疆最信赖的人。
额贝都拉去世后,他的长子郭帕任二世回王,在位仅仅两年,便因病去世。三世回王额敏,在位28年时间里,大力发展屯田,筹粮助军,抗击外侵,给清政府极大支援,并曾进京觐见过康熙和雍正两任皇帝。
第四代回王玉素甫,在清朝出兵伊犁和天山以南、平定准噶尔与大小和卓的叛乱时,率领地方兵马随大军效力,在叶尔羌城清军被围,玉素甫里应外合与叛军展开了激战,使清军大获全胜。因其对朝廷的忠心,正式得到“王”的封号,玉素甫作为清王朝建朝以来功勋卓著的50名有功之臣之一,其画像被清廷列入了紫光阁,1766年玉素甫在赴京入觐返回途中,病故于山西灵石 。
其后的第五世回王伊萨克和六世回王额尔德锡尔,虽无大建树,但遵循祖训,始终对清朝忠心耿耿。
而到了第七代回王伯锡尔,在位53年,是任期最长的回王,在平定大小和卓后裔张格尔之乱中,积极备办车辆军需,得到道光皇帝的大加奖赏,清同治五年(1866年)的冬天,叛乱分子阿古柏勾结的马真率领8000多士兵围住了哈密。关键时刻,七世回王伯锡尔带着部队同马真展开激战,但终因寡不敌众,哈密沦陷,伯锡尔被俘。不肯投降的伯锡尔和他的小福晋被残酷杀害。
继任的八世回王默哈莫特,先天瘫软,无力处理政务,由他的母亲迈里巴钮操控大权“垂帘听政”,迈里巴钮曾经被叛军掳去长达5年之久,回到哈密后,她坚持伯锡尔追随清政府的政策,战乱后为恢复哈密地区的经济而采取了恢复生产、兴修水利、减轻剥削、救济灾民等措施,为哈密的繁荣和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九世回王沙莫胡索特是七世回王伯锡尔的女婿,由于八世回王迈哈默特是先天瘫痪,没有子嗣,由伯锡尔的女婿沙莫胡索特继任九世回王。曾经失手杀人而逃匿到天山深处当牧羊人10年的沙莫胡索特,是一个颇有能力的人,一生也干了几件好事:他资助军需打击沙俄白匪、发展扩大了农田,从吐鲁番请来工匠,在哈密大规模修建坎儿井,至今这些坎儿井中的一些还在为农田耕种服务。沙莫胡索特还修建了号称新疆五大书院的“伊州书院”,他拿出资金办义学,吸收维吾尔子弟上学,使当地人接受了教育。1930年第9代、也就是末代哈密王病逝后,风光了200多年的哈密王家族,也就到了曲终人散的时候了。
命运多舛的回王府
康熙三十五年( 1696年),哈密维吾尔族首领额贝都拉摆脱准噶尔部归附清朝后,于康熙三十七年(1698年)秋进京,皇帝的紫禁城让回王大开眼界,他恳请康熙皇帝准许他回哈密时也修建一座王宫,得到康熙的允许。第二年返回时哈密时,回王从京城请来了汉族工匠,设计和修建王府和回城,扩建后的哈密回王府规模宏大占地数百亩,共有大小门楼9道,有房800间,金碧辉煌,极为壮观,费时7年才竣工,建筑构造既体现了伊斯兰古典建筑的艺术风格,又融合了汉、满、蒙族建筑艺术的特点,尤其是大量运用青砖、红柱、飞檐拱顶、琉璃瓦、金龙等中原地区传统的装饰。王府土墙高台 ,琉璃瓦顶,飞檐斗拱,园林交错,是近代新疆境内规模最大,最有特色的一座宫廷建筑。后又经过几代回王的修缮加工和经营扩建,至七世回王伯锡尔时,已成为一个宅园相连,宏伟壮观的园林建筑群,被誉为“西域故宫”。
王府虽然雄伟壮观,但是也是命运多舛,同治五年( 1864年),阿古柏的军队攻入王府,处死伯锡尔并烧毁了王府。继任的八世回王默哈莫特,在同治十二年秋,陕西回民义军白彦虎攻进回城,王府再次遭到掠夺。光绪八年(1882年),最后一代回王沙木胡索特袭位后,曾经对王府进行了最后一次的翻修,但江河日下的回王,已经没有前辈的财力与底气,1930年,末代回王沙莫胡索特去世。不久,哈密陷入混乱,王府被乱兵进入抢劫而付之一炬,一场大火将威严雄伟的哈密回王府化作断壁残垣的废墟。
直到75年后的2005年,哈密政府为传承民族历史文化和发展旅游事业,斥资重建了哈密王府,现在占地60亩的王府内有王爷台、阅兵台、四合院几部分组成的28座建筑,现在有80多间房屋,与全盛时期的800多间房屋相比,严重缩水九成,但仍然可以从中一窥昔日王府的气势。
整座王府最大、最主要的王爷台建筑,由大殿、寝宫和清真寺等组成,其中坐落在高台上的大殿,俨然就是微缩版的太和殿。另一处点兵台上雕梁画栋、旌旗招展,依稀可见当年的兵马强盛时的威风。而王府内还有有三座规模不同,风格各异的清真寺,栽满杨、柳、榆等各种树木的花园,也有几分江南园林的韵味。有些房间里还摆设了蜡像,以增强历史的直观感。
重建的哈密王府面积不算太大,但是比较精致,也许是新建的缘故,所以缺少一份历史的沧桑感。2018年4月13日,哈密王府入选“神奇西北100景”。
庄严肃穆的回王陵
哈密王府旁边就是哈密王的王陵,与王府重建不同,哈密王的王陵是原装的,被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四周有围墙的陵墓建筑群占地面积约1.3公顷,历代的王爷都埋葬在这里,其中第7代王爷锡伯尔的陵墓最大最显赫,因为他是与叛匪战斗被俘而英勇殉难的,朝廷认为他为国捐躯,追封和硕亲王,赏银十二万两,厚葬其而表抚恤,该墓为新疆著名的天圆地方式的伊斯兰建筑,长方形穹顶建筑,高15.56米,四角塔柱撑立,圆尖拱顶用绿色疏璃瓦覆盖,周身以蓝花祥云白瓷砖镶砌,建筑面积1500平方米,雄伟壮观素雅庄重,与南疆喀什的香妃墓很相像。
南边的五座亭式木结构东西排列,为历代回王陵墓。王陵内还有一座新疆最早、最大的室内艾什提尔清真寺,该寺东西长60米,南北宽36米,占地2280平方米,可容纳寺内外5000人做礼拜。大寺顶棚内由108根雕花木柱承重,四壁饰有花卉图案及阿拉伯文古兰经。
一座沧桑回王府,百年风云哈密史。以往历史渐行渐远,唯有回王府和王陵,仍在默默记忆过去的点点滴滴........
贴士
我采集了关于哈密回王府的旅游灵感,这里适合与所有人共同体验。
全年来玩最佳。
乐途旅游网与乐途灵感旅行家:梦在远方的晨依 更新:2019.08.30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6xcR7GwBJleJMoPMmHxn.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