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系壹号富豪出品《首富列传》系列第二篇)
蓝思科技董事长周群飞,或许是所有女性富豪中最富争议的一位。
她不像SOHO中国的张欣,名校海归出身;也不像碧桂园的杨惠妍,继承父业。她和富华国际的董事长陈丽华也不一样,当后者出现在公众视野时,已经功成名就。
她是打工女出身,没有家庭背景,没有豪华的学历,甚至一度还被人称之为依靠做小三上位,挖前夫墙角。连她自己有时候都不想去辩驳这些事,只是无奈地开玩笑说,小三容貌好,情商高,这是别人比不了的。
直到现在,当周群飞已经连续几年稳坐湖中国中部省份湖南省的富豪,甚至一度成为全球最富有的白手起家的女富豪和中国女首富时,围绕她的争议还未停歇。主要是她创办的企业蓝思科技,作为全球最大的手机防护视窗玻璃制造商,对苹果、三星等企业的依赖太强,特别是苹果。
随着最近两年苹果效益下降,以及中美贸易摩擦的影响,蓝思科技利润一再下滑,股价不断下跌,甚至一度传出公司依靠政府补贴度日。
2018年10月的胡润百富榜上,周群飞和丈夫郑俊龙以395亿的身价位列湖南首富。但是,在2019年胡润的全球富豪榜中,周群飞夫妇却不敌爱尔眼科的董事长陈邦,失去首富的位置。她的财富值直降150亿,甚至排到了梁稳根后面,只占据第三的位置。
至于在今年的胡润富豪榜上,周群飞能否再度崛起重新登上第一的位置,依然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不过,这位真正白手起家,依靠自己的一双手打下一片江山的女富豪,着实令人钦佩。
2015年,当蓝思科技上市敲钟,周群飞身价猛涨,恰逢中国股市迎来牛市,蓝思科技股价最高时,周群飞的身价接近900亿,一度成为中国女首富。《纽约时报》在对她的专访文章里写到:
44岁的周群飞定义了中国女性创业者这个新阶层。她们白手起家,创造出了自己的财富,这在商界不多见。从福布斯的数据来看,日本没有一位白手起家的女性亿万富翁。在美国和欧洲,大部分女性亿万富翁的财富是通过继承得来的。
白手起家的故事自然是吸引人的,特别是当社会资源逐渐倾斜于一部分人,后来者面临机会窗口缩小的情况,能够从最底层爬升到金字塔的顶端,这样的故事何等励志!在周群飞成为中国女首富的时候,她的前半生经常被媒体报道,成为这个国家普通人努力奋斗的样板。
1970年,周群飞出生于一个农民家庭,不仅贫穷,而且多难。周群飞的家乡湘乡,是湘潭市的一个县级市。在中国近代史上,湖湘之地都是一个值得浓墨书写的地方,这里是湘军的策源地,也是伟人故里。然而,在天朝有一个有趣的现象,越是革命老区,越是贫穷。
周群飞是三个孩子中最小的一个,在她五岁的时候,母亲去世。她的父亲是一位手艺人,技艺精湛,却命途多舛。父亲因自制炸药多次将自己炸伤,最终失去了大部分视力,手指也被炸烂了两根。尽管如此,父亲还是比较开明,很注重子女的教育,他的学识在当地也是有口皆碑。
出生在这样的家庭,周群飞自然要“早当家”,每天背着竹篮去山上砍柴,打猪草,回来之后还要喂猪、喂鸡。尽管这样,父亲还是希望她可以学点知识。于是周群飞从小开始就背诵一些《三字经》之类的古代典籍。
初二那年,周群飞不得不辍学。周家的一位亲戚将她带到了广东,八十年代的广东已经成为改革的前沿阵地,两湖一代的人开始南下打工。那年她15岁,亲戚介绍她去帮忙看守工棚。但是周群飞显然对这份工作不感兴趣,便去了最南边的深圳。
在深圳的周群飞
她梦想成为一名服装设计师,最终却只在深圳大学边上的一家工厂里找到一份制作玻璃表镜的工作,月工资不到100块人民币。但就是这份工作,改变了周群飞的一生,也让她找到了未来蓝思科技的主营业务。
流水线上的工作是辛苦的,至今在深圳龙岗一带的富士康里,许多年轻人和周群飞最早的经历差不多。只不过他们当中,极少数的人最终可以突破命运的牢笼。周群飞不是那种死守待命之人,在工厂工作了三个月之后,她写了一封辞职信决定辞职,原因是工作时间太长,而且非常单调。
工厂老板是一个叫杨达成的香港人。他很看重周群飞辞职信里反应的情况,告诉她工厂即将采用新流程,并给她升职,希望她能留下来。就这样,周群飞在工厂里待了三年,并且多次升职。在打工期间,她还一边在深圳大学读夜校,学习会计、电脑,还拿到了B级驾照。
后来,杨达成计划扩建新厂,但工厂建到一半却退缩了。这时,周群飞自荐说,由她来接手新的业务:“如果亏了你的钱,我一辈子给你打工,如果赚了,工资随便你给!”
就这样,周群飞开始了内部创业,很快便卓有成效,当年就为工厂赚了六七十万。
由于杨达成总是安排自己的亲戚到新的工厂上班,周群飞无法认同,便在1993年带着积攒的2万块钱,联合亲戚创办了蓝思科技的前身恒生玻璃表面厂,业务同样是玻璃表镜。已经工作七八年的周群飞虽然掌握了玻璃表镜的工艺,但是要自己出来创业,面临的难题要比想象中的多得多。
新公司要解决的首要问题是订单。周群飞选择了陌拜的方式,找那些表壳厂、手表厂,一家一家去拜访。在这个过程中,她常常遭到拒绝和白眼。直到很多年后,周群飞成为中国女首富了,在接受采访的时候还说,当年她确实非常自卑。
万事开头难,但也不会永远这么难。周群飞的生意一天一天好转,很快便从家庭式的小作坊发展到几十名员工规模。然而,最大的挑战还是来了。1997年,亚洲遭遇金融风暴,很多工厂面临倒闭,供应商出现拖欠账款,周群飞的公司也未能幸免。很多未能支付工费的公司便把一些设备折旧给她,让她变卖兑现。
纵使是这样,周群飞还是挺过来了。2003年,周群飞创办蓝思科技,开始专攻手机防护视窗玻璃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很快,她便找到了摩托罗拉的订单,但问题又出现了。
蓝思科技的合伙人提出撤资,摩托罗拉对采购的产品提出苛刻的要求,但另一方面,蓝思科技的原料供应商又迟迟不发货。最艰难的时候,周群飞说,她曾在香港红磡火车站想要卧轨自杀,但是女儿打电话问她什么时候回来吃饭,让她打消了这个念头。
回到深圳后,周群飞找到另一家供应商,终于把摩托罗拉的订单搞定了,并成为后者的视窗镜片独家供应商。此后,蓝思科技在这个领域声名鹊起,HTC、诺基亚、三星的订单纷至沓来。而日后蓝思科技最大的客户苹果在2007年进入市场之后,让蓝思科技一举成为了这一行业在全国乃至全球的主导者。
周群飞与苹果CEO库克
蓝思科技上市后,周群飞的故事被媒体炒的沸沸扬扬。有关她的两次婚姻,更被说成多个版本。周群飞的第一任丈夫,正是她在深圳打工所在工厂的老板杨达成,他们在1994年结婚。当时周边的人都不同意,因为杨达成离过婚,比周群飞大十六七岁。后来这段婚姻确实也没能走到最后,2008年,周群飞和现在的丈夫郑俊龙结婚,后者1994年加入到她的创业团队。
这一时间上的巧合,让很多人“浮想联翩”,有关“依靠婚姻上位后另立门户”的说法不胫而走。当周群飞听到这些话时,只是无奈地说一句:假若当年真是那样,我还用得着这么拼吗?心胸是被委屈和痛苦撑大的。
和周群飞共事过的人表示,她之所以能够从一个打工的湘乡女,成为如今的中国女首富,用湖南话来说,就是“霸得蛮”,有勇气做别人不敢做的事。从周群飞的发迹故事来看,确实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