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秘籍君
最近有宝妈反映,家里2、3岁的孩子好像养成了某种特殊癖好,睡前非要摸着父母身体的某些部位睡觉。比如,睡前喜欢掐父母的胳膊、胸、脸,弄得人心里实在反感。是不是孩子养成了不良习惯,需不需要改掉?
生活中有很多宝妈被孩子的这种“不良习惯”困扰着。如果拒绝孩子吧,担心孩子伤心,给心理造成伤害;如果不拒绝孩子,自己遭罪,万一惯坏孩子了呢?所以,心里一直很纠结、很苦恼......
婴幼儿太喜欢和父母肢体上的接触,是在表达“另类饥饿”
其实,孩子的这种表现很明显,跟“皮肤饥饿”有关系。所谓皮肤饥饿,就是孩子在妈妈肚子里的时候,有温暖的子宫包裹,还有羊水的轻抚,孩子非常有安全感。但随着孩子的出生,他感受到外界忽冷忽热的环境,还有随时可能出现的危险,他的安全感消失了,而是本能地需要亲亲、抱抱、抚摸,重新建立安全感。如果孩子小的时候得不到父母足够的爱抚和触摸,就会表现出“皮肤饥饿”。
通常情况下,“皮肤饥饿”的孩子,除了有摸妈妈睡的习惯,还有睡前喜欢轻拍、抚摸;吮吸自己的手指头才能睡得着;喜欢抱着毛毯或者玩具睡觉等等。如果你家孩子也有“皮肤饥饿”的表现,父母肯定会受这些“毛病”所扰,影响睡眠还有个人活动的。但是,这里建议妈妈最好满足孩子。
孩子的“皮肤饥饿”得不到满足,可能诱发严重的心理问题
因为,“皮肤饥饿”得不到满足的孩子,性格容易变得胆怯,同时出现食欲不振的情况。更严重的是,缺少父母拥抱的孩子,长大对被关心、抚慰的渴望过于强烈,形成病态的情感需求,有不健康的亲子关系、两性关系,那就糟糕了。
在《与宝宝同眠》一书中,有提到过“被爱抚是孩子成长过程中最重要的渴求,这种爱得到的越多,孩子的成长发育就越快”。所以,当幼小的孩子通过抚触能够安抚他的时候,父母一定不要吝啬自己的怀抱。不管孩子是不是表现出“皮肤饥饿”。
如何满足孩子的“皮肤饥饿”?
满足孩子的“皮肤饥饿”,也很简单。父母在面对孩子提出的需求的时候,给出正面回应。孩子要亲亲、抱抱、摸摸,父母要满足。如果孩子喜欢摸妈妈的胸部,让妈妈觉得很不舒服,可以引导孩子靠在妈妈怀里,或者抚摸他的后背。
还有就是,如果父母不能每天陪着孩子,可以主动帮孩子找一个“替代物”,让它们满足孩子心理需要,像常见的布娃娃、毛绒玩具,甚至是布料柔和的小毯子,被赋予含义后,都能替代父母陪在孩子身边。比如父母告诉孩子,“这是你的朋友”“抱着它们和抱着爸爸妈妈是一样的”,只要孩子能接受,就可以替代父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