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是40余年前厚街可以吸纳城镇户口的社区;这里地处镇中心区,因没有集体土地、没有行政管理辖区,在发展经济后劲上受到很大程度的束缚和局限。截至2019年6月底,总资产达4693万元,经营收入248万元。
……
这里就是竹溪社区。
/ 四十余年前可以吸纳城镇户口/
“以前,厚街很多人想把户口落户到当时叫厚街镇居民委员会的竹溪社区做居民,因为那就意味着农村户口转为城镇户口,摆脱农民身份,告别种田、挣工分的农民生活,变成领粮票有稳定粮食的‘城里人’,生活更有保障。”竹溪社区党工委书记王锦强回忆道。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农民要想“农转非”谈何容易。那个时候,大学生、军队转业干部、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等人员才有机会有资格从农村户口变成城镇户口。作为当时厚街可以吸纳城镇居民户口的居民委员会,汇集了一批持有城镇户口的人员。“我婆婆当年把户口落到镇居民委员会后,别提有多风光了,大家都投来艳羡的目光。”家住涌口的居民王小姐透露,时隔多年,婆婆每每回忆此事时仍是一脸荣光。
厚街镇居民委员会旧貌(资料图)
改革开放以后,越来越多的人才涌进厚街,尤其以教育系统、医疗系统及公安系统最具代表。“那些年,这些人才统统落户到我们社区。”王锦强说。后来,随着户籍制度改革,尤其在2008年-2010年,大量的非厚街籍人员通过购房在厚街实现了落户。
竹溪社区于2007年4月挂牌成立,2008年增设了虹桥居民小组。在我镇新型社区湖景社区设立后,从2016年起竹溪社区将通过积分、购房、投资、人才引进以及条件准入类人才引进等方式入户竹溪社区的人员户口统一迁移至湖景社区,共计迁移约3000人。
从此之后,落户厚街的“新厚街人”户口全部归湖景社区管理。
/ 租借厂房想方设法增加集体收入/
提到竹溪社区,人们最先想到的是虹桥市场,虹桥市场俨然成为竹溪社区的“代名词”。
当年,竹溪社区前身是厚街镇居民委员会,却因无集体土地,难以维持正常运转。上世纪90年代,时任两委干部四处筹借资金,向厚街社区租借了厂房,积极招商引资,想方设法增加集体收入。几经努力,在上世纪90年代初成功引进了厚街第一家金银制品来料加工厂、联德制衣厂等企业。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一直对黄金产品实行严格管制,由人民银行统一收购和配售。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国家对金银珠宝首饰的生产和销售不再集中管理,转由市场灵活调控。广东金银珠宝首饰民营企业在这一时期涌现。这时,厚街镇居委会从香港引进了金银制品来料加工企业,又取得了黄金来料加工权。后来金饰品厂、金饰品店陆续在我镇出现。
1998年开业时的虹桥市场 邱剑少/摄
1995年,在镇委镇政府的支持下,通过向党员干部员工集资、发动热心企业老板等多种方式,筹借集资兴建了虹桥市场。1998年虹桥市场正式投入使用。厚街镇居民委员会通过虹桥市场铺位60年经营权一次性收取租金的办法使资金快速回笼还债,当时一个铺位60年经营权的租金要十余万元。后来,社区又以1100万元收购了原工商市场的物业权、经营权。
/ 周边镇街商贩青睐虹桥市场/
“十多年前,道滘、长安等周边很多镇街的商贩、酒楼都喜欢到虹桥市场上货。”有关人士回忆,虹桥市场名噪一时,荣获市首批“食品安全样板市场”、“省文明诚信市场”等殊荣并连续18年被评为“东莞市文明诚信市场”。
1998年,虹桥市场投入使用。虹桥市场占地面积26.4亩,建筑面积2.2万平方米。共计有400多个档口、200多个铺位,兼顾批发与零售。楼高3层,一层以海鲜、肉类为主,二层以服装、日杂百货为主,三层为蔬菜批发。“虹桥市场因品种齐全、货量充足、物美价廉,不仅深受居民喜爱,更成为各大酒楼、工厂的指定上货点。”王锦强透露,虹桥市场品种繁多,包括海鲜、厨具、衣服、日杂等,产品价格低于不少农贸市场。
自虹桥市场投用之时就在此做生意的70岁就叔回忆,那时的虹桥市场风光无限,里里外外熙来攘往。他家当时生意特别好,他和家人每天忙个不停,经常要饿到下午三点多才能抽空吃口饭,之后赶紧再卖货。
班子问答
如何破解发展瓶颈?
王锦强:竹溪社区集体经济薄弱,没有土地资源,在发展经济后劲上受到很大程度的束缚和局限。社区收入主要依靠厂租、铺租款项,收入途径较为单一,虹桥市场是社区主要的收入来源。
竹溪社区不断寻求破解之法:一是加强社区财务管理,实现财务管理工作科学化、规范化、精细化,提高资金使用透明度,开源节流,把钱花在刀刃上;二是利用社区现有物业进行出租,寻找商机盘活闲置多年的资产,提高社区集体收入;三是以创新改革为动力,不断优化虹桥市场的管理模式,主动去引进有发展前景的农副产品进驻市场,增加市场收入。人口管理方面,为方便管理,分为街市、上凤林、任联、大塘、涌口、桥头 6个片,每个片设立片、组长联络员,负责做好居民的服务工作。
“绿色发展”做了哪些工作?
王锦强:竹溪社区虽然没有行政管理辖区,但对环境整治,特别是创文工作毫不松懈,成立竹溪社区文明创建整治提升领导小组,书记任组长,将虹桥市场划分为网格化式管理,每个干部督导一个区域,明确包干区域的任务。全面升级虹桥市场的硬件建设,特别是围绕“厕所革命”,增设了无障碍厕所及母婴室。
现届班子计划做哪些工作?
王锦强:任期内,竹溪社区两委班子一直致力做好服务群众的基层工作,配合上级部门完成各项任务。进一步完善社区服务体系,营造和谐社区:
发挥好党群服务中心作用。将社区现有党务政务服务中心与综合服务中心(站)、综治信访维稳工作站、人力资源服务站等机构载体进行有效整合、打造统一的社区公共服务平台。
常抓不懈做好安全工作。社区一直把安全生产工作作为重中之重,社区人员定期对虹桥市场、厂房进行走访排查,同时宣传安全生产、电力安全、消防安全、道路交通安全等方面的知识,提高防范安全事故的意识。贯彻落实上级有关部门关于食品安全工作的要求,在虹桥市场认真推行食品安全工作,设立食品安全监测站,落实专人负责监测,确保“菜篮子”产品安全,让市民吃上“放心肉”、“放心菜”。
深入开展扫黑除恶工作。社区成立了扫黑除恶专项工作领导小组,专项行动小组相关人员在辖区内进行全面摸排,到目前为止尚未发现黑恶势力随意侵占现象。
民政工作坚持以民为本。一方面,利用社区各方面的资源和力量落实做好上级部门分配的各项任务,特别是退伍军人的信息登记工作和失能老人护理补贴申领工作,加强社区民政日常工作的动态管理。另一方面,为社区残疾人士、低保户等做好相对应的社会救助工作和档案管理,给予他们力所能及的帮助,保障社区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定期走访慰问,通过发放慰问金、慰问品以及社会爱心互助等途径给予他们关怀。
如今的竹溪社区居委会
竹溪名片
2007年 4月,竹溪社区由厚街镇居民委会员改称而来。物业主要有虹桥市场、原工商市场、厂房、小广场等。辖区人口 1.2万人。人口构成主要是原居民、工作调动、毕业生迁入、部分购房入户、退伍军人等。居民分散居住在 24个社区。
大事纪
1998 年 1 月,竹溪社区通过自筹资金的方式建成厚街虹桥市场,正式经营运作。
1999 年,成立厚街镇居民委员会。
2004 年,竹溪社区把虹桥市场停车位改造成为商业广场小区街心公园。
2004 年,虹桥市场获评“省文明诚信市场”。
2006 年,竹溪社区在虹桥市场建立管理机制,规范经营管理秩序,整治农贸市场和无证照经营等。
2007 年 4 月,厚街镇居民委员会改名为厚街镇竹溪社区居民委员会,正式挂牌成立。
2008 年,增设虹桥居民小组,接纳“三投靠”以外的迁户居民。
2009 年 9 月,被评为省“六好”平安和谐社区。
2010 年,虹桥市场荣获“东莞市食品安全样板市场”的称号。
2012 年,竹溪社区政务服务中心投入使用。
2016 年 10 月 26 日,选举产生厚街镇竹溪社区妇联第一届执行委员会和竹溪社区妇联主席、专职副主席和兼职副主席。
文稿:何津津
图片:谢超均 资料图
执行编辑:王勤锋
责任编辑:涂丫
版式:林二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