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说内线不重要?缺乏绝对天赋的小个阵容,难以挑战篮球的本质

2019-09-11   理性说篮球

美国队小组赛5胜0负的战绩并没有给他们带来多大的帮助,面对身高优势明显的法国队,他们几乎全场都处于被动的局面中,戈贝尔在内线成为了奥尼尔一般的存在,将球风偏软的特纳和大洛打成了筛子,全场狂砍21分16篮板3盖帽,一柱擎天。

其实在男篮世界杯开始之前,美国就遭遇了各式各样的“不稳”,但谁也没想到,他们在淘汰赛的第一场就打得如此艰难,即便波波维奇能够妙计频出,米切尔也手感火爆连续在外线得分,还有斯玛特、布朗等人都发挥不俗,但是终究回天乏术。

这支“历史最弱梦之队”,猝不及防地倒在了敌人的脚下。

爵士队核心内战,戈贝尔内线制霸

要说今年这支美国队谁是老大,肯巴-沃克和多诺万-米切尔这对后场组合确实众望所归,上一场对阵巴西的比赛,沃克就得到了全队最高的16分,带领球队89-73大胜对手,以小组赛全胜的战绩强势进入淘汰赛,大家都在盼望着他能重现曾经“60分先生”的英姿。

但是本场比赛,即将成为凯尔特人队新领袖的他却首先陷入了困境,不仅自己拿手的三分球3投全失,关键时刻甚至匪夷所思的3次罚球只命中1个,成为了美国队出局的第一个罪人。

外线双枪之一彻底熄火,另一位领袖米切尔则扛起了美国的进攻大旗,比赛开场阶段,他就一人连得5分,帮助手感不佳的美国队屡屡打破僵局,以NBA的美式打法来看,米切尔就是今天美国队中能够上演个人英雄主义,拯救球队于水火的不二人选。

进入NBA两个赛季,米切尔最大的缺点就是进攻稳定性不足,5场小组赛他也没有过特别惊艳的表现,可本场比赛初始,他却建立了前所未有的信心,个人里突外投,在战术体系缺乏章法的情况下,不断用个人能力帮助美国队咬住比分,最后时刻更是连续进球,全场得到29分6篮板4助攻2抢断,几乎可以媲美08年奥运会中的那个神挡杀神的韦德。

戈贝尔和米切尔分别成为了各自球队的中流砥柱

米切尔疯狂开火,法国队这边站出来应对的就是他在爵士队的内线搭档戈贝尔,身高2.18米,臂展达到恐怖的2.33米,戈贝尔能够在NBA连续两年斩获最佳防守球员绝非浪得虚名,面对美国队形同虚设的内线,他只需要高举高打,就能直接统治攻防两端。

美国的首发中锋是步行者队的潜力新星特纳,从身体上来讲,特纳拥有足够的高度和吨位,在技术上,他的进攻范围则覆盖到了整个半场,个人还是上赛季NBA的盖帽王,理论上本能很好守护住美国队的禁区,但是面对戈贝尔的长臂和法国队外线的冲击,他还是力不从心,连连吃到个人犯规,全场也只抢到1个篮板,被爆得体无完肤。

反观戈贝尔,虽然在爵士队他可能地位不如米切尔,可在法国,他却是无可争议的定海神针,在他的禁区守护下,法国队的外线可以肆无忌惮地与对手火拼三分球,尤其是富尼耶,只要一有空位机会,他就如化身库里一般,毫不犹豫地投射三分,篮球就像精准的导弹一般将美国队的腹地炸得七零八落,而投射不中的回合,戈贝尔往往也能将球拨到外线,让队友重新组织进攻,这种现象不断循环下来,法国直接占据了整场比赛的主动权。

如果说阿根廷用艺术一般的传切表演,击碎了塞尔维亚的内线优势,那么法国队本场比赛的内线制霸,则令美国感到深深的绝望,赛前声称要隔扣戈贝尔的米切尔,看到自己的队友如此无解,不知道是应该伤心还是高兴呢?

国际赛场的戈贝尔堪称第一中锋

缺乏天赋的小个阵容,挨打却无力还手

在一大批NBA巨星退出国家队之后,波波维奇对现有球员的使用大体上还是合理的,虽然特纳是名义上的首发中锋,但是比赛中的大部分时间他都会用杰伦-布朗、斯玛特和米德尔顿搭配后场双枪演绎国际赛场上的“死亡五小”。

其实从08年美国队走上“救赎之路”开始,他们就已经在小个阵容的试验中取得了非常不错的成效,当时他们以韦德、科比、詹姆斯、安东尼、霍华德等人为主要核心,打起了防守反击的新时代篮球,在FIBA重新掀起一股美式浪潮。

这么多年过去了,美国队的打法其实一直没有改变,包括14年世锦赛,当时还不属于巨星的哈登和库里们也用一次次凶悍的防守和精准的外线投射,以全胜的战绩横行国际赛场,小个阵容简直就是美国队的一道核武器。

今年的美国队其实也是按照打防守反击的套路来组建的,以凯尔特人队的核心班底加上米切尔和米德尔顿,无论是防守硬度还是三分准度都属于上乘级别。

可实际上,这支美国队在本场比赛遇上法国之后,很尴尬地暴露了他们最大的缺陷,那就是球员的天赋严重不足,和前几年动辄派上杜兰特+詹姆斯+安东尼的奢侈做法不同,波波维奇手里如今只有米德尔顿和杰伦-布朗这两个勉强能够称之为强硬锋线的球星,其余的像巴恩斯和塔图姆都因为各种原因被打入了冷宫,“北卡飞鹰”今天担任五小阵容的中锋,在比分胶着的时刻还因为对抗失去重心,出现了走步的严重失误,天赋上的不足令他们往往难以轻松突破困境。

法国队这边也并不是没有足够的人员来应对美国的速度,巴图姆虽然进攻端乏力,但是防守和关键时刻的大心脏还是令人满意的,其中不乏打成3+1后将比分拉开到两位数的精彩时刻,富尼耶稳定的三分也屡屡让球队吃下定心丸。

而手中空握速度的波波维奇只能眼睁睁看着自己的球队被掐死,一如当年自己亲手掐死的德安东尼和菲尼克斯太阳队一样,只能挨打而无力还手。

返璞归真,法国队打出了篮球的本质

美国队死在了自己空有招式而内功不足的尴尬局面下,但是死于法国队之手却也并不可耻,毕竟后者确实用自己的能力打出了篮球的本质。

第一,法国做到了内外结合。在戈贝尔充当中轴和策应点的情况下,德科洛和富尼耶等小个球员都非常努力去为自己创造空位机会,美国队在一次次的掩护中丧失了最好的防守位置,最后不是看着对手轻松上篮,就是只能等待戈贝尔接到传球后上演一记暴扣。

第二,坚决守住内线,让对手不断尝试三分球。美国队的打法不外乎突破到内线上篮得分和在三分线外远射,因为法国队的身高优势,美国外线很难到禁区有所作为,而恰巧今天沃克和米德尔顿等射手都状态低迷,法国队的坚持无疑收到了理想的成果。

第三,对篮板的绝对统治。这一项无需赘述,凡是篮球比赛,除非进攻端真能做到无解,不然失去了对篮板的控制,那么想轻松赢球是绝对没有可能的,本场法国篮板球40-24多了对手16个,有这种级别的篮板能力,很难输掉比赛。

就像波波维奇自己告诫球员时说的:“国际赛场和NBA不同,对手们虽然在NBA只是二三流球星,但是到了国家队,个个都是民族英雄。”

只能说,篮球的魅力就在于它是一项非常倚重团队的体育项目,美国队最终确实没有稳住,但好消息是,或许明年奥运会我们又会见到一次群星闪耀的“救赎之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