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的夺命心脏病杀机,原来心肌梗塞是榜首!
不要再以为只有天冷才会发生心肌梗塞,夏天也是心肌梗塞好发的季节,尤其来得“快、狠、准”,令人措手不及。
有胸闷、胸痛、呼吸困难或心悸、冒冷汗,同时又出现晕眩、疲倦无力等,是典型的征兆。
但是,中医师也提醒,有一些细微的求救警讯也别轻忽,像是牙龈或是下巴感觉麻木感,喉头常感窒息,或干燥感等,并有冷汗直冒,就要小心可能爆发心肌梗塞。
夏天心肌梗塞也好发中医:牙龈或是下巴感觉麻木等小警讯别轻忽
为什么心肌梗塞也会在夏天出现?由于夏天天热,使得排汗量增加,让身体脱水、血液变得更浓稠,如果遇到气温超过37℃,就容易产生血栓,引发致命的心肌梗塞。
其实心肌梗塞大部分是有警讯的,其中胸口有持续性的压迫感、容易感觉胸闷,是最直接联想到心肌梗塞的征兆。
中医师表示,但是,还有其余小细节,也是心脏求救的警讯,却容易轻忽。其中,感觉肩颈周围是否有疼痛感,或是喉头常感窒息,或干燥感,甚至牵连到牙龈或是下巴感觉麻木感,如果配合着冷汗直流,就要非常小心,这可能是心肌梗塞要爆发的前兆,请立即前往医院检查。
中医看心肌梗塞不适:与心经与心包经阻塞有关
很多朋友会觉得奇怪,明明是心脏不舒服,为何头颈部、牙齿,甚至是喉头,也会有不适反应呢?西医认为这是神经反射造成的结果,中医师表示,中医则认为,这与中医的手少阴心经与手厥阴心包经有关联。
心经与心包经阻塞,最直接的影响就是产生心区部位的闷痛(胸口痛或胸口有挤压感),依其经脉分支,也会出现上臂至手肘内侧有酸痛麻痹感、手心发热、喉咙干涩、眼精疲劳,或眼球充血等症状,而络脉反映在牙齿、喉头上。
而心包经阻塞与血液与水分调节功能不平衡有关系,其症状包括:心前区疼痛、心悸、胸至上腹疼痛,或麻痹;依其经脉分支,也会出现上臂至前臂内侧抽痛麻痹、腋下胀肿、手心发热等症。所以,当心脏即将发生问题时,经络巡行过的地方出现阻塞,也会产生不适感。
中医:天气热更加重心脏问题可使用刮痧板疏通经络
中医理论认为,“心主神明”,天气热,情绪就容易起伏波动,也容易会出现失眠多梦、忧郁易怒、心烦等精神不佳的情况,更加重心脏出现问题的机会。这时有经验的中医师,常常会在耳尖放血,以疏通经络,改善身体不适的主因。
但是放血属于医疗行为,民众在家不建议自行尝试,可以自行使用刮痧板轻轻的在手内侧刮拭,以疏通经络。对于心包经的刮试,一般都采用从上往下刮,即离心方向,并且采用重刮出痧的方法,对于有心血管病的人,以及因生气上火导致的各种不适症状,按摩和刮试心包经,会产生非常好的效果。
当你使用刮板在上面走的时候,你会感觉板下有阻滞、不顺滑,像是刮在砂纸上一般。这就说明在皮肤腠理之间有垃圾,或称为阳性反应物,通常出痧代表着经络畅通了。
夏天保护心脏多喝温水、少喝咖啡与茶饮
夏天应该如何保护心脏呢?中医师提醒,夏天要特别小心温差,在冷气房室内外温差大,使粥状动脉上的斑块不稳定,导致斑块破裂促使血管栓塞。而天气炎热造成血液含氧饱和量下降,且周边血管扩张,使心脏缺氧等。
最后因天热容易使心情烦躁、交感神经兴奋使心跳加速、心脏负荷变大,进而诱发心脏缺氧或心律不整发作。
这时建议,夏天不要以茶或是咖啡来补充流失的水分,因为咖啡含有咖啡因,会促使心跳加速,更容易导致粥状动脉上的斑块脱落,这时最需补充的是温开水。
当心肌梗塞发作时,及时正确抢救是关键,一旦急性心肌梗塞发作,必须把握救命的黄金12小时,请赶紧打119尽速送急诊,打通阻塞的血管;其实,大约有5到7成的病患,在第一次有胸痛感受时,就已经发生心肌梗塞了,但却不知这就是警讯。
夏天避免心肌梗塞发作注意冷热交替温差的问题
要避免心肌梗塞,事前的预防不可少,即使在夏天,同样要注意室内冷气房与室外热翻天的冷热交替温差的问题。最好在离开冷气房之前,在门口站个3~5分钟,适应一下室内外温度的转换。
等到身体习惯了较高的温度之后,再出门是比较好的方式;另外,在高温炎热的环境下,一定要随时补充足够的水分,以避免血液出现浓稠的危险情况。还有戒烟、调整饮食习惯,宜采清淡饮食。如果出现胸闷、胸痛等症状,都可能是心肌梗塞前兆,应该赶快到医院检查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