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令狐伯光
这部电影之前一直有序的宣传,确实也非常的吊胃口,如果站到国产电影角度上讲,它确实也有很特殊的地位。
因为它和吴京的《战狼》系列,郭帆的《流浪地球》,哪吒的动画电影《哪吒》不同。
《封神》大概有两个层面的影响。
《封神》于外是国产商业大片第三阶段的结束,或者起点
乌尔善导演的《封神》,宣传是中国电影工业一个“大考”,同时也是中国电影工业发展到2020年,下一个阶段的标杆。
中国商业大片的发展阶段。
8090年代的香港电影,与内地的文艺片时代不提。
2002年——2012年:这是国产商业大片第一阶段。
2017年,吴京的《战狼2》,郭帆的《流浪地球》,2019年饺子导演的《哪吒》等等。
由于国产电影发展极快,用《封神》来定义是第二阶段的结束,第三个阶段的起点相对合适。
2012年——2020年左右:这是国产商业大片第二阶段。
这与中国动画电影类似,不管之前国产动画电影如何,新时代打开国产商业动画电影。都是2015年的《大圣归来》,到2019年的《哪吒之魔童降世》创下神话。
于是乎,《哪吒》既像这个阶段的结束,又像下个阶段的开始。
这么一来,春节档的《姜子牙》能否延续成功,自然变得非常的重要。
《封神》于内是国产商业大片主流逆袭,或者挑战
如果从中国商业大片历史发展上分析,这对于中国电影主流精英有些尴尬。
因为目前国产电影票房榜的前三强,吴京的《战狼2》,饺子的《哪吒之魔童降世》,郭帆的《流浪地球》。
这三部国产电影工业标杆作品,偏偏三位导演都是半路出家。另外电影背后的投资没有传统中国电影的主流资本,与文化圈的精英。
吴京卖房子拍了《战狼1》,《战狼2》的投资也只有2亿。
郭帆的《流浪地球》投资5000万美元,虽然背后公司有中影,但是资金明显不够,最后幸亏“空手套战狼”拉到吴京,导演更是倾尽一切心血和精力。
饺子导演的动画电影《哪吒之魔童降世》基本相同,电影投资原本不是太高。
所以,《哪吒》的片尾才会出现几十家国内动画公司。
近年其它国产票房排行榜的国产电影。
徐峥的《我不是药神》,陈思诚的《唐探》系列等。
严格说来,这些电影并不是通常意义的商业类型特效大片。
另外比较接近的是林超贤导演的《湄公河行动》,《红海行动》和春节将要上映的《紧急救援》。
林超贤导演的三部华语商业大片,与周星驰的《西游》系列,徐克的《狄仁杰》系列,再到国庆档的《攀登者》和《中国机长》都相同。
它们背后都是香港电影巅峰时代,电影工业北上合拍的技术延伸。
林超贤的是香港擅长警匪片的延伸,但背后把握住了当下中国的民族崛起,与文化崛起的时代精神。(李仁港的《攀登者》显然很失败,《中国机长》和《烈火英雄》优劣参半)。
徐克代表的是香港魔幻大片的延伸,同时一度成为2010年后,华语市场商业大片的标杆,但因为种种的原因。
在符合新时代中国观众的审美,与文化价值观这点上面。
2010年后的香港魔幻大片,明显远远不如林超贤导演的“行动三部曲”,这种真正融合中国文化崛起价值观,与半路出家内地青年导演的工业电影的。
其实仔细想想——
中国电影工业探索最前的三部电影,中国电影票房榜前三强,导演居然都是野路子的出身,这是巧合也是一种讽刺。
这么一来,处于先借港台商业电影工业,再借日韩电影工业,最后到好莱坞电影工业,但由中国内地资本和文化精英全面主导。
乌尔善导演的《封神三部曲》,对于中国主流电影圈自然异常的重要。
《封神》背后的中国主流电影圈补充
2010年后,中国主流的商业特效大片,比如投资金额最高的大片。
证明,企图借和中国文化完全不同的西方电影工业,中国提供故事剧本(还插入西方演员和价值观)。
这是行不通的!
另外,还有陈凯歌导演的《妖猫传》,但近10亿的投资只是噱头。
这部电影大量资金用来建了襄阳唐城,其它华语商业大片也很难复制陈凯歌的模式。
截止目前,真正投资接近1亿美元的国产商业大片,还是林超贤导演,2020年春节档上映的《紧急救援》的7亿。
林超贤用《红海行动》的5亿投资,33亿票房方撬动这样的投资。
乌尔善的《封神》投资的情况。
乌尔善前两部电影《画皮2》和《寻龙诀》,投资上都是内地影视大资本。电影工业流程都有港台电影圈的文化精英保驾护航。
比如监制都是台湾著名监制陈国富。
如果没有记错,特效公司和徐克的香港魔幻电影一样。
有请美国一些电影大佬做顾问,但做特效的是内地特效公司,与韩国特效公司的联合。
最终,乌尔善用《寻龙诀》近17亿票房,最终撬动投资30亿,单部曲投资10亿的《封神》三部曲。
华语首部投资最大的工业大片怎么看,都有中国电影主流圈能否一举逆转吴京,郭帆和饺子这些半路出家,却霸占中国工业电影的野心在。
这一切,仅仅是停留在中国电影历史大环境分析。
大家觉得乌尔善的《封神》,能否成为中国电影工业的标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