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阅读是以书为媒介,以阅读为纽带,孩子和家长共同读书的阅读方式。
三到六岁是父母培养儿童阅读的最佳时期,这一时期儿童的语言能力开始慢慢形成,孩子开始接受新的知识,认识眼中的社会,所以父母有效利用这一时期可以充分培养孩子的阅读能力。
为什么要进行亲子阅读
1、 在阅读的过程中,让孩子爱上阅读。
亲子阅读,燕子老师首先推荐绘本阅读,特别是学龄前儿童识字还不多,直观而形象的绘本,画面精美,色彩鲜明,很容易吸引孩子的注意力,这也正好符合孩子表象思维的特点。
借助丰富的图画让孩子在阅读文字时觉得更为简单,通过直观话的绘本内容,孩子吸收、激荡、转化着各种观点,无形中培养出精湛的语文阅读能力,并促使他们极具地向纯文字阅读过渡。
而且图片的视觉感受很温暖,也容易拉近孩子与绘本的距离,激发孩子的阅读兴趣,在长期的亲子阅读引领下,孩子会很自然的爱上读书。
2、 在阅读的过程中,激发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绘本故事横跨国界,穿越各种文化背景,透过文字与画面,孩子得以进入不同的世界,让想象创造无限扩大。而且绘本里给孩子预留了很多想象的空间,他可以根据图画扩充、延伸书中人物的语言、动作,在大脑中变成动态的图画,非常利于培养孩子的逻辑思考、预测推理能力,创造力。
3、在阅读过程中,帮助提高幼儿的阅读能力,增强语言能力。
喜爱阅读的孩子语言能力特强,孩子从书中领悟复杂的意念,欣赏语言的美妙,从而发展想象力,提高写作能力与交往能力。书中的世界无限广阔,给孩子带来无限创意,会终身受益。
4、 在阅读过程中,加深幼儿和父母的情感,促进幼儿身心健康。
幼儿最先接触的人就是父母,双方经过书籍的阅读,必能分享彼此的感动,在无形中增进感情。
怎样进行亲子阅读
1、欣赏画面,观察理解法
当拿到一本新的图书时,家长不要急着给孩子讲,先一起和孩子看看图画,让孩子自己理解图画。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类获取信息83%来自于视觉;孩子认识图形的能力从小就开始慢慢养成,绘本的画面能优先唤起孩子的视觉神经的感知,虽然不识字,但已经拥有了一定的读图能力,而不识字的缺陷恰恰给予他们无限的诠释和想象的空间。这样以孩子为主的阅读方式,能让孩子体验到叙事的成就感。
在第二遍翻看的过程中,家长可以用一些简短的提示语帮助孩子理解故事。如:这是什么?谁来的?他拿工具打算干什么?……对一些情节变化较大的故事,家长可以用不同语气的感叹词来引导孩子阅读。如:“啊?”“嗨!”“哼!”“嘿!”“嘿唷!”……让孩子边看图边猜测故事的发展。
2、声情并茂品读绘本
家长可以通过声情并茂、有感染力的朗读,让孩子接触原汁原味的绘本语言,调动孩子的听觉、视觉通道去感知语言的简练规范、叙述风格的有趣。伴随着跌宕起伏的情节,或喜或悲,或轻松或紧张,或思考或想象很多遍的朗读示范后,某一天,家长会意外地发现孩子会讲述这个绘本了,几乎一字不落地完整地讲述下来,还伴有表情语气语调的变化。
3、角色扮演、讲演合一
阅读是多元的、立体的学习,在亲子阅读中家长要在游戏和活动中进行,可以玩玩演演、画画说说、唱唱跳跳。
其中,亲子共同表演故事是非常受孩子喜欢的游戏,家长与孩子以口头扮演或动作扮演等形式,担任阅读材料中某一角色的方法。如:说某一角色的语言,做某一角色的动作等。
通过表演重现书中角色与情节,发挥孩子想象力,激发阅读的兴趣,延伸阅读行为,同时也能提高幼儿的语言、动作的表达能力,加深对阅读材料的理解。
4、讲讲猜猜,延伸想想
很多家长喜欢在阅读的时候提问孩子的问题,但是切记不要机械的去问孩子,这个故事讲了什么,这个故事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这样很容易让阅读变成一个任务而让孩子产生抵触心理。
我们可以换一种问法,阅读活动中,先讲一部分,鼓励孩子想象后面会发生什么,然后一起看后面的部分,是不是和小朋友猜的一样,即使猜的不一样也不要紧,只要孩子能讲得出他的道理就行。这样有利于发展孩子的想象及思维的连续性,满足幼儿喜欢追求完满的心理需求,提高孩子运用语言的能力,增强孩子的自信心。
推荐书目
1、《我爸爸》、《我妈妈》
在每个孩子的心中,爸爸妈妈都是最棒的,安东尼,布朗以神来之笔为我们精心描绘出一隔父慈母爱子乖、其乐融融、令人向往的和睦、和谐、快乐、美好的幸福家庭景象。
“我爸爸”和“我妈妈”成为孩子们心目中理想的爸爸妈妈形象,成为他们崇拜的偶像、承远的最爱,成为“完美爸爸”和“完美妈妈”。与此同时,作者通过孩子对爸爸、妈妈的观察、想象和描摹,巧妙地提醒我们,存孩子成长的过程中,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孩子产生很大的影响,父母、尤具是父亲不能找任何借口推托教育孩子的责任。一定要身体力行,言传身整,把教有孩子当作一项事业来经营,当好“第一任老师”。
2、《石头汤》
这本书是根据法国民间故事改编的,但是很中国很有禅味,三个和尚来到一个饱经苦难的村庄,村民们长年在艰难岁月中煎熬,心肠变得坚硬,不愿接纳任何人。可是,和尚们用煮石头汤的方法,让村民们不知不觉地付出了很多,更明白了付出越多回报越多的道理。琼·穆特运用华丽的水彩画,引领读者去深思蕴涵在故事背后的道理。他把自己对禅宗和东方文化的热爱,融入这个古老的巧计故事当中,以此弘扬慷慨好施的力量。
3、《小恩的秘密花园》
对自然的亲近是每个孩子都会喜欢的。这是画面对孩子的影响,而书信的方式也是新颖吸引人的地方,其实每个人都有渴望书信的情结,渴望获取那份亲情和独有的慰藉,更何况是带着从悲观走向希望的一本。
4、《神奇校车》系列
《神奇校车》是一套将奇特想象和抽象的科学知识完美融合的科普绘本,情节惊险刺激,语言生动爆笑,对话童稚可爱,知识却清晰严谨,展示了一种新奇的、迷人的、另类的自然科学教育方式。
在一次次不可思议的神奇之旅中,在孩子们体验原理、学会操作、懂得思考、爱上科学,这样一套书,让孩子们大呼好看,让家长老师们频频推荐,让出版界叹为观止。不愧是迄今为止,世界上最畅销、最受欢迎、最棒的也是堪称经典的儿童科学图画书。
5、《妈妈买绿豆》
阿宝和妈妈上街买绿豆,一连串奇妙的情节就此展开……阿宝专注于绿豆,从买绿豆、煮绿豆汤、吃绿豆到种绿豆,作者把整个过程处理得十分生活化和趣味化,与母子浓郁的亲情相互映照,插画唯妙唯肖,细腻写实,牵动每个人的童心。
这不就是幼儿版本的《舌尖上的中国》嘛!还有画中的街坊小店已经越来越罕见了,成人也游历童年记忆。
6、《苏菲的杰作》
描写一只小小的蜘蛛,用细细的丝线,织出了坚轫的生命故事。蜘蛛的世界其实很奇妙,但一般人对它们不大了解,见到了就嫌恶喊打或惊恐不已,就像这个故事里的房东太太、船长和厨师。苏菲一直不停地织,织出不同功能的作品,一次次的挫折磨练出更棒的技巧,苏非最后真的完成了儿时同伴预言的——“了不起的杰作”;就在那一刻“苏非把自己的心也织进去了”。苏菲不只织完给新生命温暖的毯子,还用生命最后的余力织出“像为王子准备的”杰作。真是令人充满敬意与惊喜!
7、《四点半》
这是一本让孩子探寻时间的秘密、亲近自然、热爱和平的图画书。画家用藏拙的线条简略且传神地勾画出童稚的女孩、和蔼的老人、简朴的韩屋、盛开的胭脂花和瓜棚豆架,以及列队行走的蚂蚁和草丛中护雏蹒跚的鹌鹑,毫不张扬的笔法和淡淡的敷色,准确地传达出质朴的田园气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