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东奕的走红不是意外!中国数学被忽视太久,科技强首先数学强

2022-05-11     科技真探社

原标题:韦东奕的走红不是意外!中国数学被忽视太久,科技强首先数学强

中国人过去有多轻视数学?

曾听过这样一句话:高等数学,很多人生活中根本用不到,为什么还要鼓励大家去学?这个观点看似实用主义,其实充满了对数学“无知的蔑视”。

还有,曾有人发起一项网络投票,问网友们支持高考取消哪一个科目?有绝大多数网友,把票投给了“数学”。

然而,数学真有那么不堪吗?在生活中用处不大吗?

首先,你之所以能够在手机上看到这篇文章,靠的是通信基站、电缆、光缆的信号传输,而这些数据流的底层,便是由一个又一个高等数学公式所构建的信号传输网络。

其次,有心理学家研究证明,人类婴儿在学会说话之前,首先学会的便是在脑海中计数,他们能算清楚自己少了多少玩具,可以说人类天生就懂数学

所以说,数学无处不在,哪怕是高等数学,也与我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绝对不是用不到。

到了如今,数学能力更关乎一家科技企业的生存发展。

众所周知,华为是国内首屈一指的科技企业,而据任正非说,华为公司至少有700名数学家,遍及世界各地,去年12月,华为把世界顶尖数学家、菲尔兹奖得主洛朗·拉福格招致麾下,进一步强化自身数学理论研发能力。

翻开历史书,每一次重大的人类科学进步,都诞生了重要的数学公式,牛顿之所以伟大,不仅是因为他发现了万有引力,而是他把这个发现,变成了能够计算的万有引力公式;爱因斯坦之所以伟大,不仅是因为他发现了相对论,更是因为他建立起一整套计算方程,其中的质能方程,更是启发了后来人们对核能的应用(包括原子弹)。

毫不夸张地说,如今西方国家强大的科研实力,归根结底,都要归功于一代又一代数学家的理论突破。

问题来了,中国的数学实力到底怎么样?

且不说完全服务于“考试”的“奥数班”,就是各大院校每年能够潜下心来,认真从事基础研究的数学专业毕业生,也都屈指可数,“中国没有菲尔兹奖”,是上至高层领导,下至大学教授,都普遍存在心底的遗憾。

基于这一点,你就不难理解北大韦东奕为何突然爆火网络,还不是因为中国能够拿出来扛鼎的数学人才真的太少,韦东奕的出现,相当程度上缓解了我们对于中国数学实力的担忧。

据传,哈佛为了吸引韦东奕,甚至打破校规,允许他不参加英语考试就可以录取。由此可见,作为获得菲尔兹奖最多的美国,仍对全球数学人才求贤若渴,可见数学的重要性。

我国数学家华罗庚曾说:“从宇宙之大、粒子之微,火箭之速,化工之巧,地球之变,生物之谜,日用之繁,无处不用数学。”从古老的木匠、瓦匠,到如今的人工智能、量子计算,比文字还要古老的数学正在变得越来越重要。

2020年,国际提成“强基计划”,就是要补足我们在数学领域的短板,科技强,首先就是数学强。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6f6b833ec7c44a58fea27f1b419c1da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