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银行8月29日公告,以数量招标方式进行了公开市场业务现券买断交易,从公开市场业务一级交易商买入4000亿元特别国债。其中期限10年的“24续作特别国债01”买入3000亿元,期限15年的“24续作特别国债02”买入1000亿元,买入价格均为100元,票面利率分别为2.17%、2.25%,两期国债上市日和起息日为2024年8月29日。
一般认为,买入国债会增加市场上的货币供给量,从而提高市场的流动性。但据媒体报道,此次购买国债是为了配合财政部进行到期续发,对市场流动性并无影响。所谓到期续发,指的是当政府发行的国债到期时,为了偿还到期的本金,政府会再次发行新的国债来筹集资金,这种做法被称为滚动发行,是一种延续债务的做法。也就是说央行借的4000亿元将被财政部用于偿还过往发行特别国债的的到期本金,一借一还间,市场上的流动性其实并没有变化。根据财政部8月19日记者会的消息,2007年,经国务院同意和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财政部发行了1.55万亿元特别国债,作为中国投资有限责任公司的资本金来源。期限主要为10年、15年,2017年起陆续到期。2017年和2022年上述部分特别国债到期时,财政部向有关银行定向发行特别国债偿还。对于2024年8月29日即将到期的4000亿元特别国债,财政部将延续以前年度做法。
但此次特别国债续发与以往有特殊之处,主要体现在期限上。2022年12月特别国债续发过程中,2007年特别国债有7500亿到期,财政部同样采取滚动发行的方式发行了期限为3年,发行规模7500亿,票面利率为2.48%的。显然,8月29日的特别国债续发在期限上要长于2022年那次。一位券商固收人士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到期的特别国债滚动续发后央行再买回来,对市场的流动性并无影响。但央行持债的久期拉长了,之前只有1.4年,现在3000亿的有10年,1000亿的有15年,这意味着央行未来卖债调控长端利率的能力有所提升。
近年,我国债券收益率长期端跌至历史低点,据财政部网站信息显示,8月29日的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为2.17%,处于历史低点,30年国债收益率为2.37%,均偏离普遍认为的2.5%至3%的合理区间。与此同时,央行近段时间以来,多次向市场“喊话”,提示长期国债收益率风险,避免市场形成单边预期。目前,央行持有1.52万亿元人民币的政府债券,但大部分期限较短,为1至3年,因此购买长期债券将有助于提高央行调节长期债券收益率的灵活性。图 历年十年期国债收益率(来源:英为财情)此外,值得注意的是,8月28日,央行官网增设“公开市场国债买卖业务公告”栏目,引发市场引发市场对央行即将在二级市场买卖国债以干预国债收益率的广泛猜测,目前,此栏目内容为空。
文|记者 戚耀琪 实习生 叶帝吕
来源|羊城派综合新浪财经、财政部消息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