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溪街“红暖京溪”品牌
三大栏目是什么?
面对新冠疫情突袭的2020年,
它是如何开展工作的?
你知道吗?
2018年启动“红暖京溪”党建品牌创建以来,京溪街党工委不断夯实“金牌服务室”、“爱心斑马”、“有事好商量”三大栏目,在党建贯穿引领街整体工作中,不断发挥党建的巨大作用。2020年“红暖京溪”开展了各类活动近百场,惠及居民超15万人,多次活动被中央、省、市等各级主流媒体广泛报道。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健康”再度成为大家最关心的话题之一,如何整合京溪街特殊的辖区健康资源,发挥大健康资源优势,持续成为2021年京溪街党工委的重要党建工作侧重点,并借助形成的“党建+健康”新模式,在三个社区率先建立“健康小屋”,打通社区健康服务最后一米。
2020年“红暖京溪”统领街道战疫防疫、健康服务、经济发展、扶贫攻坚、文明实践、换届选举、垃圾分类、军地共建等系列工作开展,取得了可喜成绩。
全民筑牢战疫线,线上线下送“健康”
受疫情影响,居民群众的身心健康成为社会热点。为走深走实群众路线,提供更多接地气的健康惠民服务,京溪街以党建为抓手,充分发挥“红暖京溪”党建共建、资源共享的引领优势,聚拢辖区医疗健康产业高端人才,试点开通“健康直通车”线上线下直播课程,为辖区居民、隔离对象及共同抗击疫情的志愿者提供了多场权威且通俗易懂的心理辅导、中医理疗等健康服务课程。在没有穗康码前,利用H5技术制作调查登记表,下发到全街16社区、企业、学校及个事业、机关、社会组织等单位录入人员信息,及时掌握疫情期间来穗来京溪人员流动数据;与市居民健康管理协会、南方医科大学、三九脑科医院、广州日报集团等单位合作,共建“健康服务驿站”,为社区居民提供近距离、易获得、方便快捷的健康服务;依托“1+17”五心红色服务体系,通过组织开展进学校、进社区、进企业的“三进”服务,提供“思想、身心、身体”三位一体的健康服务,构建党建引领下的大健康“党建+健康”的产业服务格局。
据悉,疫情期间该街共动员2000余名党员以及外国志愿者参与疫情防控工作,为162家重点企业协调解决防疫物资口罩、体温枪难题;仅来穗中心一个科室,便走访住宅、出租屋5万套次,检查居住人员9万多名,全面掌握6880余名疫情高发地来穗人员动态信息,用“平安白云”系统,为防疫工作提供9万多名居住人员的数据支持;为华龙小学三姐弟赠手机、装网络,解决线上学习问题;制作防疫面罩,支援“最美的逆行者”等贴心及时的党群服务受广泛欢迎,也为抗击疫情打下了坚实的群众基础,涌现不少暖心事迹。在庆祝“七一”活动中,对评选出的16名优秀战“疫”先锋个人和10支战“疫”先锋队,以及8名用手抄报作品礼赞战“疫”先锋的京溪萌娃进行表彰。
“党建+健康”模式,推动经济增长
据了解,京溪街党工委、办事处认真贯彻落实区委1358发展思路,充分发挥“红暖京溪”品牌功能,以“营造产业生态、推动产城融合、加强湾区合作”为导向,聚焦发展医疗科研、高端医疗、医疗总部经济、健康培训服务为主的大健康产业,构建“一核三区两带”的产业空间布局,打造现代医药健康产业集聚发展区。疫情期间,更是力促村社为企业减免租金950多万元,累计为终端经营者减免1696万元,全力推进和保障企业复工复产。在国内疫情处于常态化并向良好方向发展的局势下,街党工委依托“党建+健康”模式,整合健康服务、文化创意、品牌企业、直播机构、优质商家等经济要素,发挥政府搭台、企业主导的资源共享优势,联手辖内40余家重点企业和130余家品牌商家,于9月18日至10月18日开展为期一个月的系列活动,释放“夜经济”活力,打造广州大道北夜间经济示范区,推动“健康经济”发展。
截止至2020年9月,京溪街GDP完成70.6亿元,增速8.9%;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8915万元,固定资产投资总额2.5亿元;批发业实现销售额438.27亿元、比增27.2%,建筑业实现产值1.3亿元,比增104.1%。
加强党员教育,保障换届选举
2020年,该街将“红暖京溪”深化覆盖到党员培训与基层治理中,不断通过多样的主题教育、作风建设,加强辖区党员、村级干部队伍建设,使得干部的整体素质和水平有较大提高。投入近100万元,对经济社、社区党群服务阵地进行了优化建设,并以“六公开”为主线,有序推进京溪经济联社及下属经济社“两委”换届工作。
2020年11月,以集体经济组织“两委”成员培训班为契机,邀请市、区党校专家讲授“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出席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庆祝大会和视察广东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以及党性教育、党风廉政建设、集体经济组织相关业务知识,对全街党员、新当选的联社、经济社干部开展党课培训,提升新一届“两委”及全街党员政治素养、业务素质和工作能力,为社区党支部、居委换届选举打下良好基础。
党建引领,助力扶贫
三门村与子塘村是京溪街的对口扶贫村,地处广东英德山区,交通不发达,基础设施滞后,村民种植结构单一,生活条件落后。2016年,京溪街开始对口帮扶两村,派出扶贫驻村干部,划拨扶贫资金,通过实地调研,开展一系列的专项帮扶活动。
四年来,在党建引领下,为三门村与子塘村完善了基础设施建设、建立起完备的帮扶困难家庭档案,两村基本形成了以甘蔗、水果、茶叶、花生、笋竹、蔬菜为主要经济作物的种植体系。美村金油粘、松柏榔莲藕、苦丁茶、红茶、绿茶、竹笋作为名优特产远销国内外,村民生活水品得到大幅提高。
2020年8月,该街在“爱心斑马”栏目中启动“党建引领,助力扶贫——京溪街‘百人圆百梦’纾困暖心行”活动,组织至少一百对京溪街家庭与两村村民困难家庭结对,以“大手拉小手”的形式,帮扶两村困难家庭,实现首批困难家庭孩子的“微心愿”。通过党建活动让两地居民建立起长期帮扶的联系,让爱心传递。
文明实践出新,社会治理出彩
作为新时代文明实践试点,京溪街以“红暖京溪”党建品牌为主线,在街道和经济联社、16个社区成立五心红色志愿服务队和分队,构建“1+17”志愿队伍架构,分别组建爱心小斑马、义教宣讲、交通疏导、江河卫士等志愿服务小分队。通过志愿服务项目的开展,把“五心”服务与社会治理深度融合,带动党员群众参与社会治理。根据《关于加强城市住宅小区业主委员会党的领导的意见(试行)》相关要求,京溪街以云景花园业委会、麒麟东街公安宿舍业委会、梅滨大厦业委为试点,成立白云区,乃至广州市首个业委会党支部,填补了广州市基层党建的空白。据悉,全街目前共组建五心红色志愿服务队伍39支,登记在册的志愿者1720多人,开展各类服务活动600余场,惠及2万余人。
为迎接创文,及时开展“回头看”,将发现的不符合创建要求的47个问题,通过深入开展专项整治,查控“两违”,整治“散乱污”,治理河涌水环境,推动文明美好城市建设。在2020年10月举行的“2020年广州市精神文明建设表彰大”会中,京溪街道办事处被表彰为“广州市文明单位”。
党建统领新时尚,垃圾分类出成效
为解决持续推进、深度落实、化解纠纷、广泛监督、有效改进问题,该街垃圾分类结合“红暖京溪”向社区(村)全覆盖的同时,建立由社区党组织牵头,社区物业管理公司、业主委员会党支部、社区党员代表、在职党员代表、志愿者、居民代表等共同参加的社区联席会议制度,在16个社区分别召开一场或多场党建联席会,研究协调垃圾分类、垃圾量、整改督办过程中的问题和矛盾纠纷。固化小区“物业负责”+“志愿者站桶指导”模式、优化城中村“栋长制”+“红黑榜”制度、强化“小手拉大手”校园宣教时,成立商圈指导小组,打造垃圾分类指导员队伍建设。
借助白云区垃圾分类示范线路打造契机,京溪街通过太阳城广场、麦华路口、恒大御府小区、京溪小学恒大校区、佳兆业小区、海南干休所等6个分类驿站升级改造,以点带面,打造出一条以党群服务中心分类宣教室为主阵地,辐射小区、学校、商圈、城中村的示范线路,提高了群众分类意识。2020年10月启动的“京溪街2020年垃圾分类示范线路展示暨圆梦环卫工人微心愿”活动,开展“垃圾分一分,京溪美十分”摄影作品征集大赛,“情暖冬至”等垃圾分类主题宣传活动,被学习强国、人民号及南方日报、广州日报、羊城晚报、信息时报等主流媒体广泛报道。
两年来,累计投入垃圾分类建设资金900多万元,完善投放点和收集房120间(定时投放点80个、误时投放点14 个、垃圾收集房26个),新建日处理量10吨厨余垃圾处理厂1间,投入垃圾分类桶1万余个,清运车辆30余台,实现专桶专车收运,目前厨余垃圾分类率占全街垃圾总量24%。
开展军地共建,共推基层治理
近年来,京溪街联同驻军单位共推基层治理,开展还绿于民整治、历史违建清拆、物业管理、环境整治、扶贫帮困、垃圾分类、义务献血等活动,共建共治共享,促进地区经济社会稳定发展。据了解,该街在落实好拥军政策保障服务方面建立了领导包片联系机制,由街党工委领导班子成员驻点分工,分片联系对接部队单位,了解军属就业、就学等困难,通过引导方式,按招聘流程的有关要求顺利帮助军属找到满意的工作,多方联系辖内幼儿园、小学,解决军属上学问题。
在环境整治进程中,京溪街与有关部队对辖内尤其是靠近部队的老旧建筑、陡峭坡地、临建或复绿于民,或改造成碧道、党建小公园,加强垃圾站及周边区域环境升级改造,将拆违工作推向新方向。对营外街道、小区、市场、商场开展环境排查工作;在开展垃圾分类工作中,不少部队士兵家属主动提出承担站桶任务,劝导市民定时投放、准确投放,助力垃圾分类示范点创建。
推广“健康小屋”,打通为民服务最后一米
“健康小屋”作为京溪街2021年主推的金牌服务室惠民项目,重在通过调研一个社区(村),开展一系列活动,解决一个问题的方式,助推一社区一特色,一村一魅力的文化建设,解决社区居民的迫切需求。在活动开展的过程中向社区输送“新鲜血液”,增强社区党支部党建工作能力,用好用活“健康小屋”,挖掘出社区居民群众中的“意见领袖”,并通过“意见领袖”把脉社区治理与服务的难点痛点,引领居民参与到街道党建工作中,丰富党建“细胞”,增添“红暖京溪”活力,全方位提高社区服务水平,提升社区治理效率。
根据《“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关于切实解决老年人运用智能技术困难的实施方案》要求,京溪街融合媒体资源,以“健康小屋”为阵地,扎实做好健康服务,全方位把脉社区需求,推动基层治理,提高社区服务水平,提升社区治理效率。目前,京溪街通过平台搭建、制度完善、整合多方资源运营、归集组织的方式,吸纳了大批社区活跃人群,推动社区党建发展。目前围绕健康主题在恒骏社区、云景花园社区开展的多场活动在社区反响大,呼声高,实现普及“健康”理念,落实义诊服务的同时,向社区群众,尤其是老人普及智能知识,融入智能时代,消除数字鸿沟。
征程万里风正劲,重任千钧再奋蹄
2020年,是充满机遇与挑战的一年,京溪街“红暖京溪”党建品牌在巩固中以栏目为抓手,融合各线口具体工作,打通了“党建+健康”的快车道,成绩显著。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京溪街建街20周年的盛大年,京溪街将借助“微课堂”做好队伍培训,通过“有事好商量”做实基层治理,依靠“爱心斑马”做细特困人群帮助,结合“健康小屋”固化“党建+健康”模式,做强党建品牌,激发党建工作延续性,统领各线工作,深入百姓心中,打通健康为民服务最后一米。
【记者 何家贵】
【编辑 邓菲菲】
图片:京溪街、郭柯堂、胡瀛斌、陈引、何家贵
来源: 微社区e家通和谐京溪(微信号:xxsbejtj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