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微电子:北京MEMS产线预计第三季度投入使用

2020-05-21   手机中国联盟

原标题:赛微电子:北京MEMS产线预计第三季度投入使用

集微网消息 5月20日,在天风证券春季论坛半导体交流会上,赛微电子董事会秘书、副总经理张阿斌表示,在COVID-19疫情背景下,国际及国内物流及人员交流均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北京MEMS基地工程建设的部分收尾工作以及部分机电和设备的安装调试、试生产的安排均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

不过,赛微电子努力克服疫情所造成的各种困难,截至目前,北京MEMS产线基地厂房建设接近尾声,主厂房及支持层区已接近完工;动力厂房各功能系统已安装到位;大宗气站与化学品库已建设完毕;办公楼层与倒班公寓已启动装修;一期产能所需洁净室已准备就绪,一期产能所需设备均已入厂,厂务系统已开始运转调试并开始进行生产设备的搬入及安装调试,目前正在进行生产设备的二次配管配线的施工,并将陆续开始全产线的厂务系统及生产设备的运转调试。若后续进展顺利,北京MEMS产线的一期1万片/月产能预计将在今年第三季度建成并投入使用。后续产能安排取决于市场需求及产线运营情况。

在设备采购方面,赛微电子北京MEMS产线的厂务系统设备及一期产能所需工艺制造设备均已完成采购,全部完成了清关手续并均已搬入工厂并正在加紧安装。张阿斌称,北京MEMS产线的设备主要从主要从荷兰、美国、日本等知名半导体设备厂商采购,因为MEMS是集成电路的一个专业分支,国内专门供应商较少,同时作为公司在本土建设的第一条商业规模量产线,为确保产线能够尽快投入运营并加快产能及良率爬坡,公司的基本思路是在工艺参数、设备配置等方面完全复制瑞典Silex8英寸产线,因此厂务系统设备国内外采购均有,比较均衡,有一部分是属于合资厂商或外资厂商的境内公司;但一期工艺制造设备目前从数量和金额上看均是以海外采购为主,今后公司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逐步提高国内设备的采购比例。

据介绍,赛微电子瑞典子公司Silex的产品类别主要包括生物医疗、通讯、工业科学和消费电子。张阿斌表示,依据公司的规划,瑞典与北京产线是分工协作的互补关系,虽然Silex已具备8吋线的量产能力,在纯MEMS代工企业中,其产能规模处于领先地位,但与IDM厂商及传统CMOS代工厂相比,Silex产能规模处于整个MEMS代工市场的中等水平,目前尚无法消化大规模量产订单,如来自工业、消费电子领域的订单。北京MEMS产线投产后,可以承接规模较大的工业、消费电子领域订单,如提供硅麦克风、压力、流量、惯性等MEMS芯片或器件的工艺开发及晶圆代工服务,同时也可以涉足工艺更复杂的生物医疗、通讯领域。

北京MEMS产线成熟后,赛微电子将继续保持瑞典产线的运营,一方面可以实施跟踪国际MEMS技术及行业发展、保持技术领先地位;另一方面可以协助解决小批量、高工艺难度的订单。瑞典与北京产线的相互合作,将有利于增强公司MEMS业务的整体服务能力、丰富客户及产品组合。

关于瑞典公司和北京Fab利益平衡的问题,张阿斌称两者是优势互补关系,瑞典Silex是一家技术研发能力很强,更偏向于R&D的一家纯MEMS代工厂商,在此前市场没有爆发之前,可以承接比较多的多样化、小批量订单,如今随着市场的爆发性增长,两地可以继续形成良好的互补关系,瑞典Silex可以继续专注R&D并导入客户,继续专注欧美市场,北京Silex则可以提供规模量产能力,弥补瑞典产能不足的情况,先专注生产,再逐步积累工艺开发及市场开拓能力,把握亚洲市场的巨大机会。

对于氮化镓(GaN)业务,张阿斌表示,想要在未来的竞争中掌握核心优势,就需要做好提前布局,公司组织的项目团队掌握了国际/业界领先的第三代半导体氮化镓(GaN)从材料生长到器件设计、制造的完整高端工艺和丰富经验,拥有该亟待爆发行业的核心竞争力,致力于为面向新一代功率与微波系统应用,成为面对低成本,高频大功率应用8英寸硅基氮化镓(GaN)晶圆材料、器件供应商,并探索布局制造环节。

在战略布局方面,张阿斌称,布局MEMS业务最早属于公司对惯性导航产业链上游器件的延伸,与原有业务的关联主要是能够解决高精度惯性MEMS传感器的问题,除此之外MEMS业务本身是一个内涵丰富的板块,公司目标是打造业界高标准工艺制造平台,服务下游生物医疗、通信、工业科学、消费电子各应用领域对MEMS芯片的工艺开发及晶圆制造需求。在MEMS领域,制造厂商掌握大量工艺专利或诀窍,在产业链中的地位不可或缺,公司对MEMS业务的战略定位就是领先、专业的纯MEMS代工厂商。

另外,作为第三代半导体材料的代表之一,GaN本身在性能特性上是一种部分替代性及革命性的材料和器件,该业务最早发端于航空电子业务的需求但目前已远不止于该领域的需求,如5G通讯、云计算、数据中心、新型电源等,公司目前在GaN材料及器件方面发及产业化的进展比我们最初布局时的设想还是快了许多,当然毕竟作为一种新技术、新产品,它的成熟还是需要一定的周期,从业绩贡献方面,当前时点不好预测,但建议大家还是持保守、谨慎态度来看待。(校对/L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