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黑心!河南一男子花2040元买的牛肉里竟切出硬纸片,退款还遭拒

2023-01-09   晴捺生活

原标题:太黑心!河南一男子花2040元买的牛肉里竟切出硬纸片,退款还遭拒

“太黑心了!这样的牛肉,你敢吃吗?”河南驻马店,某熟食店,牛肉68元一斤。男子余某特别喜欢吃牛肉,又赶上过春节,便一下子买了30斤总共花了2040元。万万没想到,回家切了几刀,感觉哪里不对劲。再一细看,好家伙,牛肉里有一团硬邦邦的纸,上面还有英文。余某犯了嘀咕,这肉还咋吃啊?

于是,余某拿着牛肉,返回到熟食店,找老板理论。老板对于牛肉里为啥有纸却丝毫不作解释,意思是说退钱可以,但切掉的部分不能退了。余某十分气愤,但纠缠一番后,最终还是同意了老板的方案,扣了1斤6两的钱后,退了肉并拿回了剩下的钱。

之后,余某将视频上传网络,希望网友们买肉时一定要多加注意,千万别踩坑。

对此,网友们十分愤慨。“这是什么黑科技?”“可能是合成肉”“说好的中国人不骗中国人呢?”“应该举报到食品安全管理部门,不然还会害更多的人!”“这种无良商家,就该罚到他们破产”“相关部门应该查处,让百姓生活放心”。

真是太黑心了!这种情况,不是“秃头上的虱子,明摆着的吗”。如果是真牛肉,一整块牛肉,里面怎么会有一大团纸呢?动动脚趾头想想,这牛肉也是有问题啊,显然就是合成肉了。

那从法律上该如何看待此事?遇到类似的情况,大家又该如何维权?

首先,合成肉又叫“重组肉”,简单一点说,就是用碎肉或者别的肉,用食品添加剂,加工而成的一整块肉。

合成肉并不是说不能卖,只要合成肉符合食品安全要求,合成肉也是可以进行正常销售的,比如生活中常见的培根、午餐肉、肉丸子这些其实都属于合成肉。

其次,具体到本案,熟食店并不是说不可以销售合成牛肉,但是应当保证合成牛肉的质量,并告知消费者,让消费知晓这是合成牛肉。

像熟食店并未告知消费者真实情况,让消费者误以为这是正常的牛肉进而基于错误认识而购买的行为,其实就是典型的欺诈。

消费者遇到类似的情况可以依据《食品安全法》第148条的规定,主张退一赔十,其中,十倍赔偿的金额不足1000元的,为1000元。

再次,熟食店没有告知消费者真实情况也就罢了,所售卖的合成肉中,还存在纸条,显然也不符合食品质量的要求。

《食品安全法》第34条规定,禁止生产经营下列食品、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产品:(六)腐败变质、油脂酸败、霉变生虫、污秽不洁、混有异物、掺假掺杂或者感官状异常的食品、食品添加剂。

第124条规定,生产经营腐败变质、油脂酸败、霉变生虫、污秽不洁、混有异物、掺假掺杂或者感官状异常的食品、食品添加剂,构成犯罪的依法应当追究刑事责任!

尚不构成犯罪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食品安全监督管理部门没收违法所得和违法生产经营的食品、食品添加剂,并可以没收用于违法生产经营的工具、设备、原料等物品;违法生产经营的食品、食品添加剂货值金额不足1万元的,并处5-10万元罚款;货值金额1万元以上的,并处货值金额10-20倍罚款;情节严重的,吊销许可证。

具体到本案,男子不仅可以要求退一赔十,还可以依法向市场监督管理局投诉,要求其对熟食店进行处罚。

最后,还值得一提的是,如今消费者维权意识越来越强,但在证据收集方面仍有不足,现实中有不少消费者,明明合法权益受到了商家的侵害,但是却无法提供有效证据导致维权遇阻。

因而在此提醒广大朋友们,要懂法,也要会用法,平时一定要养成证据意识,保留好消费的凭证、发票,学会拍照、录像等等方式固定证据,避免证据灭失,为成功维权奠定好的基础!

这事您怎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