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有一种力量叫催人奋进,有一种坚守叫不忘初心,有一种希望叫鼓舞人心。在磁县,在我们身边,就有多位建国前老革命、老干部、老党员、老军人,在给我们年轻的一代默默耕耘的同时,也传承着老一辈的那份坚定信仰。他们是我们学习的榜样,是我们生活工作的标杆。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建国前老党员——张金明,感受榜样的力量。
张金明,汉族,1929年8月生,磁县黄沙镇南上庄村人。在那个灾荒的年代,张金明自幼父母去世,后由姥姥抚养了四年,但姥姥也不幸去世,十岁的他开始给地主放羊,做起了长工,没有吃过一顿饱饭。为了生活,12岁的张金明开始下井挖煤,当年矿井条件恶劣,挖掘技术差,张金明和其他工人经常受伤。
1948年,全国处于国共内战中,一贫如洗的张金明坚决拥护中国共产党,打土豪分田地,积极参加敌后保障工作:筹备军粮、捐棉花、做鞋等,为中国的解放事业做出了不朽贡献。同时他在夜校参加扫盲班学习,提高自己的文化素质。同年8月,张金明加入中国共产党。
新中国成立后,张金明在村任副大队长职务,每天带领村民开荒种田,利用牲畜粪便改良土壤,粮食产量逐年提高,百姓安居乐业,上级政府年年把南上庄评为“先进党支部”。
1963年全国开展四清运动(清工分,清账目,清仓库和清财物),张金明同志由于党性高,原则性强,不贪污,大家一致认为张金明适合干村会计岗位。1976年,张继明妻子因病去世,留下了3个孩子,最小的孩子刚刚满四个月。由于他是村里的副书记兼生产大队长,经常到外地考察学习,就把孩子们寄养在亲戚家里。每次把孩子送走时,孩子的哭声,使他心如刀绞,但他克服了种种困难,工作一刻没有落下。1971年,村里办了大型煤矿——黄沙矿,井内的地下水需要排到井外才能正常生产,而排出的水则正好可以用来浇地,于是他把村民集合起来,修建了3000米的水渠,全村的土地变成了水浇地,水渠至今仍在为村民服务。
1980年国家对计划生育越来越重视,张金明主动请缨,担任村计划生育负责人,这是一个出力不讨好的工作,经常挨骂,他苦口婆心的给村民讲政策,所做的工作多次得到上级的表扬,并且颁发锦旗。1982年,国家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张金明参与分地工作,把村里的土地公平合理的分给村民。1984年张金明积极筹备村办企业:一号煤矿、二号煤矿、村办焦化厂等,村里一片欣欣向荣。村集体的收入增加了,也翻盖了学校、戏台子等。
烟散尽,更见英雄本色,老骥伏枥,壮志凌云千里。张金明任劳任怨,一心为民,把个人的追求融入到党的理想,是激励我们为党和人民的事业勇于担当作为的楷模,“居之无倦,行之以忠”,让我们永葆共产党员的先锋精神。
来源:磁县主题教育办公室
编辑:王晓波 校对:刘佳琪
初审:李伟如 终审:范云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