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天前,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去世,长子查尔斯继位,成为英国国王。
在英国女王去世之前,英国就早有“废除君主制”的呼声,此前英国媒体的民调也显示,大部分民众任务君主制原本就是殖民时代的遗留物,如今已经不再适用,支持废除君主制的民众已超过40%,其中尤以年轻人为主。
除了英国本土,英联邦成员国也在思考它们的未来。英联邦共有56个成员,它们大多为英国前殖民地或保护国,其中14个成员现在名义上的国家元首是英国君主。
其中如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等国规定,英国的新君主会自动成为它们的国家元首,但此外的大多数英联邦国家则只认定伊丽莎白二世本人。继任者查尔斯的任命是否有法律效应,将要通过复杂的议会程序决定,一些国家很有可能借此机会脱离英联邦,废除君主制。
伊丽莎白二世以其个人魅力,和兢兢业业的工作表现,在英国人心中树立了良好的王室形象,也成为英国君主制至今没有崩塌的重要原因。“超长待机”的英国女王,几乎已经成为英国的象征,她去世之后,查尔斯是否能维持英国君主制的稳定,成为了舆论关注的焦点。
相比于母亲,查尔斯的威望显然相去甚远。
伊丽莎白二世灵柩到达苏格兰首府爱丁堡当天,有不少民众在道路两旁致意默哀,为女王送行。然而当天下午,新国王查理三世举行了昭告仪式,仪式上却响起抗议者嘘声,在英国国歌《天佑吾王》演奏期间,现场还响起了“建立共和国”的呼声。一名年轻女子在仪式现场手举标语抗议,上面写着“去**的帝国主义”“废除君主制”,之后被现场警察逮捕。
《苏格兰先驱报》报道称,这些抗议者是一个呼吁苏格兰独立建国的组织的成员。苏格兰想从英联邦独立,早就不是新闻,此前就已经进行过全民公投,只不过没有通过罢了。而就连一向对君主制不太感冒的苏格兰人,也对伊丽莎白二世赞许有加。根据媒体调查,75%的苏格兰人对女王感到满意。换句话说,伊丽莎白二世是苏格兰人认可英联邦的重要因素之一,如果女王不在了,苏格兰很有可能“脱英”。
作为英联邦成员质疑,澳大利亚总理阿尔巴内塞曾谈及相关话题,他表示,澳大利亚不会在他的第一任期内进行“共和制公投”。不过,彭博社报导称,最近的一项民意调查显示,约54%的澳大利亚人支持脱离英联邦。
澳大利亚隔壁的新西兰态度与澳大利亚相似,新西兰总理阿德恩在被问及相关话题时表示,君主制被抛弃是不可避免的,尽管短期内不会发生,但她相信新西兰将在其“有生之年”成为共和国。
而美国《华盛顿邮报》报导,就在查尔斯继位当天,“共和制”一词成为当天推特的热门话题,除了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一些英国曾经的殖民地,态度更加鲜明。比如,加勒比国家安提瓜和巴布达的总理加斯顿·布朗就表示,将在3年内举行公投,以决定是否成为一个共和国。
美国《华尔街日报》则指出,伊丽莎白二世的去世可能会促使一些国家加速重新评估其与英国王室的关系。甚至在她去世前,一些国家就已经发出信号。去年11月,巴巴多斯正式脱离英联邦成为共和国,而牙买加等国也在为切断这种联系做准备。
美国公共广播公司引述观察人士的话称,不少专家认为,查尔斯三世的接任可能会加强英联邦现有的共和运动,其中,一些加勒比国家推动“放弃君主制”跟它们对英国奴隶贸易遗留问题的重新关注有关。
尽管英国王室在当代仅仅扮演着“吉祥物”式的角色,但对英联邦成员而言,这是它们共同的历史,也是一种极具象征意义的纽带。而人们几乎认定,在英国的民众喜爱度低,在年轻人心中排全王室第12的、人气垫底的查尔斯,绝不可能成为比伊丽莎白二世更好的君主,他甚至无法将英国维持在女王时代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