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烟台:“四好农村路”,铺出幸福路

2023-06-21     大小新闻

原标题:山东烟台:“四好农村路”,铺出幸福路

YMG全媒体记者 杨春娜 通讯员 于天洋

广袤的田野上,一条条农村路纵横交错,将一个个村庄与广阔世界紧紧相连,成为帮助村民脱贫致富的幸福大道。

6月20日,交通运输部组织开展的“我家门口那条路”主题宣传活动传来最新消息,海阳市盘石-朱吴(民俗旅游路)荣获2022年度“十大最美农村路”。继招远市欧邱线入选2019年度“十大最美农村路”后,我市成为目前全国唯一一个两次入选的地级市。

看,一幅乡村齐富共美的画卷,沿着蜿蜒的农村公路徐徐展开……

一条路

旅游致富两不误

今年樱桃采摘季,海阳市盘石-朱吴(民俗旅游路)十分繁忙。随着游客、商贩和果农的来来往往,红彤彤的大樱桃从枝头走出海阳,走向全国,走向世界。

海阳市盘石-朱吴(民俗旅游路)全长25公里,经过26个村庄,贯穿海阳市北部山区。沿线自然风光秀美,既有招虎山国家森林公园、江北最大竹林——云顶风景区等,也有地雷战纪念碑、地雷战党性教育基地、地雷战蜡像馆等红色旅游资源。1962年,八一电影制片厂拍摄电影《地雷战》时,就曾在周边取材取景。

2021年,这条线路实施了路基整修、路面沥青铺设,设置了特色交通安全设施,在具备条件路段建设了景观平台、驻足驿站、人行栈道等。重新整修后,道路路面平整、线形优美,山路蜿蜒,已然成为全国各地摄影、骑行、自驾游爱好者的热门打卡地。

不仅如此,这条路还是一条乡村文明致富路。沿途村庄主要为山地林地,产业以苹果、大樱桃、桃、梨等种植业为主,苹果种植面积2300余亩,平均亩产值近万元;大樱桃2600余亩,平均亩产值2万元左右。其中,位于朱吴镇的丁家夼、九岭夼等村因处在沟谷地带有“樱桃谷”之称,出产的樱桃盛名在外,已经连续两年举办“樱桃节”,吸引了各地客商的目光。在今年的中国樱商大会上,有“中国小樱桃之乡”之称的朱吴镇荣获“全国樱桃产业优秀乡镇”的美誉。焕然一新的山路方便了游客、商贩和果农“进得来、出得去、行得通”,果子较以往每斤上涨2-4毛钱,农户们因此鼓了钱袋、甜了生活。

山区的村庄以路为媒,吸引外部资金投资发展休闲旅游和观光农业,在种植蔬果的基础上,拓展起采摘、园艺、茶叶等新兴项目。民俗旅游路沿线的盘石店镇先后建设了卧石山居、竹隐别院、听溪院、半山溪云等30余套特色民宿,可同时容纳游客百余人;缪家、大庄等村先后获评山东省旅游特色村、第三批山东省景区化村庄;农家乐也随之兴起,柴岚崮村的好客山庄、缪家村的华源山庄获评省级农家乐,乡村的资源进一步盘活。

“公路+”

激发乡村振兴无限活力

入夏时节,行驶在招远罗山脚下,黄金实景博览苑和淘金小镇等景区在眼前延展,黄金文化旅游、自然生态、农业观光旅游如画般铺开。

这条路就是招远欧邱线,串联了“金、泉、山、海、古村落”旅游资源,凭借其乡村路“+旅游、+乡村振兴、+黄金产业”的特色,曾被交通运输部评选为2019年度“十大最美农村路”,成为全市“四好农村路”建设的示范路段。

招远市充分发挥示范路段带动作用,结合美丽乡村片区建设,重点规划打造了全长约77公里的金岭镇大户庄园示范环线、辛庄镇滨海旅游农村公路示范环线、蚕庄镇农牧业乡村振兴示范环线、大秦家街道美丽乡村示范环线等4条农村公路示范环线,沿线涉及生态文明村23个、高效农业项目57个、工业项目68个、旅游项目26个。

放眼各区市,一条条极具特色的农村路,激发着乡村振兴新活力——

莱州市规划建设了金华线、荆矫线、朱桥线、朱卅线等众多集排水系统、绿化系统、安防系统、管养系统和景观系统“五位一体的示范路工程;结合乡村振兴和全域旅游规划,把景区、产业基地等纳入路网结构,围绕“山水田园傅家桥”“休闲农业马家庄”“七彩村庄夫子石”等众多旅游景点,带动发展农家乐、农村旅馆。

龙口市以“四好农村路”为载体,坚持突出特色、彰显亮点、连片打造的工作思路,在诸由观镇率先打造传统村落、雅致村居、新型社区、生态宜居村等具有鲜明特色的现代化新农村,将黄水河东岸的西河阳、庄头、西台等8个亮点村庄串点成线,形成长12公里,面积约3.4平方公里的美丽乡村示范片区。

农村公路与农业产业、文化旅游、美丽乡村的深度融合,未来可期。

不停歇

今年将改造农村公路2135公里

随着百姓出行需求的变化,公共交通服务也在不断探索和延伸,定制公交、特色专线等模式成为常规公交线路的有力补充。串联村镇和市区集市的10余条“助农专线”,让果农、菜农进城不再犯难;新辟325路、326路等城乡线路,进一步加深了城乡交流;开通的夜赏樱花、梨花赏花等季节性定制专线,让市民周末踏青出行多了一种选择;推进城乡公交一体化改造,9个区市实现城乡公交一体化……交通部门致力于完善城乡交流交通渠道的脚步未曾停歇。

与此同时,龙口、莱阳、招远等全省农村“客货邮”融合发展样板县先行发力,聚焦解决农村物流配送问题,不断深化“客货邮”融合发展。其中,龙口市以共享站场运力资源、共建运输服务网络为重点,完善农村客货邮基础设施设备、优化客货邮服务网络为辅助,完成了市、镇、村三级“农村物流体系”建设,建设2个市级服务中心、28处镇级服务站,460个行政村全部建成“农村物流服务点”;实施“公交车空闲时间专车送货”和“快递小哥带货上车票价优惠”等政策,在3处偏远乡镇开通运行3条客货邮公交服务专线,方便“快递进村”。目前,我市6200余个建制村全部实现通客车,每个建制村均建有货运物流、邮政、快递等服务点,农村物流节点覆盖面持续提升。

农村公路的发展离不开相应的体制机制做支撑。近年来,我市出台《烟台市深化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改革实施方案》,建立县级总路长、路长和镇街级、村居级四级路长网络体系。集聚财政资源,每年将政府土地出让金收益的2%-3%统筹用于全市“四好农村路”建设养护。鼓励各区市创新融资渠道,探索县乡道路建设PPP模式,引入社会资本对农村公路实施提档升级和大中修改造。利用定期督导巡查、第三方机构评估等方式,强化农村公路建设质量考核评价,打造安心工程。截至2022年底,全市农村公路总里程达到1.73万公里,油路通畅率100%,基本形成以县道为骨架、乡道为支线、村道为脉络的农村公路网络。

2023年全市计划投资33.8亿元,持续推进“四好农村路”提质增效,改造农村公路里程2135公里,进一步推动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变美。

铺就一条公路,美化一片风景,服务一方百姓,全市加快将农村路打造成致富路、连心路,在1.73万公里农村公路上,还将书写新的故事。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6e1a40893f53ea32cb84b3d3f29eb1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