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品 | 价值线
栏目 | 热点
作者 | 南山、阿月
编辑 | 风飞扬
价值线导读
下周四,美联储将召开议息会议并公布加息具体点数。100个基点还是75个基点?高盛、马斯克、达利欧、德意志银行等华尔街众多机构和资本大佬悲观者居多,甚至预测美联储未来或加息275个基点,美股将下跌20%以上。
本轮的美元加息,引发全球范围内的“非美元”货币大幅贬值,“天下苦美元久矣”!人民币国际化结算的道路艰难而坚决,这其中或许酝酿着一个巨大的投资机会。
本周最后两个交易日A股连受重挫,赛道股大幅回调,悲观的走势是否会传导至下周?但机构和资本大佬们多持乐观预期。
01、下周加息窗口,美股再跌20%?机构:美联储未来或加息275个基点
在通胀高温久久不降、美联储高举加息镰刀之际,近日华尔街知名投行高盛,大幅下调了对美国2023年GDP增长预期。
高盛在报告中写道,预计2023年美国GDP增速为1.1%,而此前的增速预期为1.5%。至于2022年美国的GDP增速,高盛预测保持不变,仍为0%。
在一众大咖中,对未来持悲观态度的,显然不只是高盛。
美东时间周五,权威评级机构惠誉也下调了全球及美国经济预期。惠誉目前预计2022年全球GDP将增长2.4%,2023年仅增长1.7%。同时,惠誉还预计美国经济在2022年和2023年分别增长1.7%和0.5%,与此前预期相比分别下调了1.2和1个百分点。
此前,在美国8月CPI数据超预期达到8.3%后,桥水基金创始人达利欧发文称,利率将不得不大幅上升,甚至朝着4.5%-6%的区间迈进,这将影响到美国整体经济的活力。若利率提高到4.5%左右,足以让美股再跌近20%。
显然,美股近期已进入“美联储时刻”。
华尔街科技女皇、“木头姐”凯西·伍德炮轰美联储,其警告称,美联储激进加息是一个错误,美国经济可能陷入衰退。这条观点获得马斯克点赞,马斯克甚至表示,美联储应该“降息0.25%”。
下周,牵动市场神经的美联储利率会议即将召开,并于北京时间9月22日凌晨公布利率决议。目前华尔街预计美联储加息100个基点的概率为20%,而宣布加息75个基点的概率为80%。
在华尔街主要投行中,德意志银行的预期最为激进,其预期美联储可能会加息至5%以上,这将是美联储当前2.25%-2.5%区间的两倍多,意味着美联储还有可能加息至少275个基点。
美国银行警告称,美联储可能会做得过头,如果美联储过度紧缩,可能会使美国经济陷入衰退,并将失业率推升至5%。高盛也提高了对美国失业率的预测,将2023年底失业率从之前的3.8%提高到4.1%。
值得注意的是,在盈利预警发布次日,本周五美股联邦快递大跌超23%,股价创2020年7月初以来的两年多最低。联邦快递业绩和美国实体经济活力紧密相连,市场常常将其财报视作美国经济活力的晴雨表。
联邦快递CEO警告称,“我们正在进入全球衰退,公司这些数据并不是很好的预兆”。他指出,全球货运量下降是公司业绩“令人非常失望”的主要原因,还称8月全球货运量加速疲软的影响非常深远。
02、全球大贬值,天下苦美元久矣!“去美元化”艰难中前行
这一轮美国加息,最大的影响之一就是非美货币的大幅贬值。
本周四晚,离岸人民币自2020年8月以来首次破“7”。今年以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在岸市场累计已下跌9.8%,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则下跌了8.7%。
人民币的快速贬值引发了强烈的关注。然而事实上,在非美元货币中,人民币的表现已经算不错的。
昔日试图挑战美元的欧元,已经在今年7月跌破了1:1平价,为近20年来首次。而就在本周,英镑兑美元37年来首次跌破1.14。
亚太市场则更加惨淡。日元兑美元汇率今年以来已暴跌超过20%。韩元对美元汇率本周盘中跌破1:1390,创下将近14年来新低。越南盾兑美元在本周创下自1993年以来最低。菲律宾比索本周也再次刷新历史新低。
来源:同花顺
正可谓“天下苦美元久矣”。由于约70%的全球贸易以美元计价,美元升值不仅会增加众多国家的进口成本,同时会让需要用美元偿还债务、特别是外汇不足的经济体陷入困境。
在这样一个时间契机下,“去美元化”再次被反复提及。
俄罗斯无疑是“去美元化”的先锋。俄乌冲突爆发后,俄部分银行被踢出美国主导的环球银行间金融通信协会支付系统(SWIFT)。俄罗斯随即着手开发本土版金融信息传输系统(SPFS)来部分替代SWIFT的功能。截至今年6月,已有12个国家的70家金融机构接入SPFS系统。但事实上,俄罗斯并非是因为受到制裁而被动去美元化,数据显示,2013年至2020年期间,俄罗斯央行将其外汇储备中的美元比例削减了一半以上。
就连美国最忠实的盟友日本也坐不住了。作为今年货币表现最差的国家之一,日本央行在9月3日发布报告称,日本财务省、日本央行及金融厅计划联合几家大银行建立一个数字货币支付的跨境交易网络,类似于SWIFT,并可与伊朗在石油交易领域增加一个跨境交易结算体系,以绕开美元中心化,目前已经进行到第二阶段。
在这样的背景下,人民币国际化也再度受到了关注。事实上,今年以来,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确实在不断加快。
3月,中国与伊朗正式签署25年战略合作协议,中伊之间的石油结算和贸易往来将使用中国人民币和中国新推出的数字人民币结算。
5月,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将人民币在SDR的权重由10.92%上调至12.28%。
7月,澳大利亚铁矿石首次采用人民币结算。
9月,俄气公司宣布将把对中国的天然气出口付款方式从欧元和美元改为卢布和人民币。
今天发布的《2022年人民币东盟国家使用报告》则显示,2021年中国—东盟跨境人民币结算量4.8万亿元,同比增长16%,十年来(2011年—2021年)增长近20倍。
然而,仅仅这些进展,依然远远不够。SWIFT数据显示,去年12月人民币全球支付排名升至全球第四,份额由11月的2.14%升至2.70%。但相比美元来说,2.70%的份额只是一个零头。在国际储备份额方面,据IMF数据显示,美元已降至58.81%,创下26年以来的新低。但人民币在全球外汇储备中的份额占比仅2.88%,也与美元相去甚远。
东方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邵宇在最新的报告中指出,全球来看,美国是最重要的安全资产的供给者。美元、美国国债都被视为安全资产。美元和非美元安全资产形成了一个闭环,源源不断地创造着对彼此的需求。中国当前的短板是国家金融能力,也就是向世界提供安全资产的能力,其紧迫性不亚于科技创新。
但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的人民币国际化主要体现在中国“世界工厂”地位的外溢。实践证明,仅靠贸易推动人民币国际化,阻力较大,空间有限。人民币需要加强在结算、计价货币方面的进展。
03、数字人民币跨境支付,刺破美元霸权的利器
900年前,当时全世界最先进的文明——宋朝发行了世界上第一种中央集权的纸币。当前,全球众多央行都在着手进行央行数字货币研发,数字货币传输速度更快、成本更低,使交易支付和结算更便捷。
大多数国家的央行数字货币仅限于国内使用,而中国是少数计划将数字货币用于跨境交易的国家之一,这也被认为是人民币迈向国际化的关键一步。复旦大学孙立坚教授认为,数字人民币(DCEP)可以帮助减少对美元的依赖,可用于与“一带一路”相关项目。
当前,国际金融环境风云变幻,跨境支付体系屡次成为全球的焦点。9月16日,在上合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第二十二次会议上,中方提出,要落实好成员国扩大本币结算份额路线图,加强本币跨境支付结算体系建设。
早在2012年的时候,中国就已经在建设自己的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CIPS)。随着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加速,CIPS系统境外参与者比重正在迅速上升。根据CIPS官网,截至2022年6月末,CIPS系统共有参与者1341家,其中直接参与者76家,间接参与者1265家,间接参与者覆盖全球106个国家和地区。
目前,国内对数字人民币跨境支付的探索也正在加快脚步。9月15日,深圳率先提出拓展数字人民币跨境支付场景,表示将推进数字人民币跨境支付和国际业务中心建设,支持多边数字货币桥等重大项目建设,有序拓展跨境支付场景,加强国际交流合作。
从产业链上来看,CIPS的加速发展将带动相关系统设施的建设,包括标准收发器、商业银行接口以及相关业务测试等。随着CIPS国际化水平提高,对数字人民币相关产业发展也起到带动作用。
作为数字经济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字人民币、跨境结算及其配套的网络安全一直是A股的重要题材。民生证券表示,建议选择行业基本面与公司自身迎来双重拐点的公司:
1、银行IT:建议关注宇信科技、高伟达、长亮科技、神州信息、天阳科技、京北方、飞天诚信等;
2、收单与硬件厂商:建议关注新大陆、新国都、拉卡拉、广电运通等;
3、加密管理环节:建议关注信安世纪、卫士通等。
04、加息风暴来袭,赛道股暴跌,A股后市怎么看?
加息风暴即将来袭,大佬唱空美股,全球经济衰退,货币大幅贬值,赛道股连续大跌,错综复杂的形势下,下周A股将如何演绎?一些机构给出了最新的策略观点。
海通策略:本轮调整已经步入尾声,市场企稳路径可能是价值搭台成长唱戏
海通策略研报认为,经历7月5日以来的调整,A股估值已接近4月底,基本面比当时好,市场已经反转,新低概率小。借鉴前五次市场底部反转的进二退一形态,本轮调整已经步入尾声。即便走势很弱的2018、2011、2008年,年内也有两波机会。从景气对比和稳增长政策力度分析,风格难大变,市场企稳路径可能是价值搭台成长唱戏。
周应波:能源革命是A股历史上面临的最好的投资机会
对于近期大跌的赛道股,原公募“顶流”周应波近期发表了自己的观点。周应波指出,风光电储代表的能源革命是我们A股历史上面临的最好的投资机会,因为是人类工业革命以来中国第一次站在工业革命正中央的位置,是非常稀缺的,而且我们可以预见这个位置会越来越牢固,未来会成为中国的主导产业,并且领先全球,尽管7、8月市场阶段性贵了一些,但是相信通过消化调整以后,到明年后年还是非常重要的方向,可能有的行业还处于0到1的阶段,但是这些方向都处于比较明确的已经突破从1到10,基本上是从10到50的过程,从全球来看是中国企业的机会。
任泽平:今天的新能源,历经泡沫,前程远大
网红经济学家任泽平今日发文表示,今天的新能源,就像20年前的房地产和互联网,历经泡沫,前程远大。短期涨多了肯定会调整,当然行业长牛中的短期调整也很剧烈,但是长期行业将继续景气高增长。新能源汽车的国内渗透率只有20%多,未来还有4倍空间。现在中国拥有全球最完整、最有竞争力的产业链,如果能打开国际市场,增长空间巨大。未来新能源三大演变路径:从煤电到绿电+储能;从电动化到智能化;从锂电到氢能源。这三大领域每个都是万亿级赛道,每个都拥有巨大增长空间。但是,也不宜盲目乐观,“缺芯少魂”,国内企业要加大车载芯片、智能化基础软件尤其对安卓替代系统的研发,防止新的“卡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