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外出,当心与这种虫子“狭路相逢”

2020-04-29     扬眼

五一小长假即将来临,在后疫情时期到底能不能出游?能不能聚餐?健康安全过假期应注意什么?专家提醒,要注意这几点:

01 首选短途旅行、室外景点

尽量选择短途旅行、室外旅游景点,避免和陌生人拼团。出行前要详细了解当地的疫情形势,最好不要去近两周出现确诊病例或已经出现社区传播的地区。如果需要购物的话,尽量选择空间较大、通风良好的商店或超市。

02 乘坐交通工具做好防护

出游时,尽量避免乘坐密闭无法开窗通风的交通工具。需要乘坐高铁、飞机出行时,务必佩戴一次性外科口罩,并随时做好消毒防护工作。

03 特殊群体谨慎出游

对于老年人、慢性病患者、孕妇等特殊群体,应以安全为上,谨慎选择外出旅游。

特别提醒

五月,也是花的世界,出游难免接触的花花草草。殊不知,这个时间段正是携带80多种病毒蜱虫活动的高峰期。

专家介绍,4-7月是蜱虫的活跃期,蜱虫可以携带80多种病毒,一旦被蜱虫叮咬,轻则局部充血、水肿,严重的会产生继发性感染,甚至脏器衰竭、危及生命。

万一被咬不可硬拔

蜱的嗅觉极为敏感,能在几米之外嗅到宿主的气味,爬到一米高的树叶或草尖上等候觅食,当人和动物经过时,突然跳到人和动物身上,伺机吸血。

蜱虫活跃期到户外活动,一定要做好防护,尽量穿长衣长裤。万一被蜱虫附着或叮咬,千万不能生拉硬拽。蜱虫附着在人身上后,会用头部钻进皮肤吸血,若生拉硬拽,则可能将蜱虫的头部和口器留在皮肤里。

专家表示,蜱虫的口器留在皮肤里,容易导致过敏或感染,“建议涂一点外用、有刺激性的药物,如风油精、酒精或百多邦药膏等消炎药膏,让虫子受刺激,放开口器,离开皮肤。”

虫子放开口器后,用尖头镊子就可取出蜱虫。此外,还可以用烟头、香头烫蜱虫露在体外的部分,使其头部自行退出。

此外,取出后,再用碘酒或酒精做局部消毒处理,并随时观察身体状况,如出现发热、叮咬部位发炎破溃及红斑等症状,要及时就诊,主动告知医生有蜱虫叮咬史,以便医生诊断是否患上蜱传疾病,避免错过最佳治疗时机。

室外踏青

防护措施要做好

目前正是踏青的好时节。但在外出游玩时,这些防护措施一定要做好!

【就医提醒】

2020年南京市第一医院五一门急诊工作安排

本部、河西院区、南院开诊时间如下:

5月1日(周五)门诊全天停诊

5月2日(周六)门诊上午半天开诊

5月3日(周日)门诊全天停诊

5月4日(周一)门诊全天开诊

5月5日(周二)门诊全天开诊

专家门诊停诊时间如下:

5月1日~5日(周五至周二)专家门诊停诊。

急诊24小时开诊。节假日期间门急诊安排资深专家坐诊。咨询电话: 4009281199(每天8:00-20:00拨打)。

通讯员 章琛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蔡蕴琦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6ccoyXEBnkjnB-0z74_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