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秋女孩们,诉说悲伤也是一种勇气

2023-09-16     ELLE世界时装之苑

原标题:悲秋女孩们,诉说悲伤也是一种勇气

全世界的女孩一到秋天,就像是说好了一样,突然都“悲伤”了起来。

换上了深色的秋季造型,画着丧系美人的妆容,享受着一切萧条的感觉。一种丧系美学,成了秋季回潮限定的“Sad Girl Autumn”。

秋季的时尚颜色往往偏向于沉稳、深沉。这些颜色带有一种静谧、冷淡的感觉,与春夏明亮、轻盈的色调形成鲜明对比。材质上,比如针织、羊毛、皮革,都带有一种柔软、包裹的感觉,让人联想到舒适、保暖和私密。

而这样更加“深沉”形象在某种程度上,也给人感觉是一种成熟、复杂和神秘的象征。与夏天的轻盈、活泼形象相比,它给人一种内敛、有深度的感觉。

然而,女孩们对丧系美学的喜爱,绝对不止是季节因素那么简单。

点击观看

我们对 “丧系美学” 的痴迷并不新鲜。悲剧的女主人公自古以来一直是虚构和历史叙事中最受欢迎的原型之一。

莎士比亚的奥菲利亚掉进小溪溺死的场景,被誉为文学中最具诗意的死亡。托尔斯泰的安娜·卡列尼娜、《悲惨世界》中的芳汀,甚至著名的埃及艳后都是如此。长期以来,女性的痛苦一直是触动人心的艺术创作的灵感来源。

当然,现在随着女作家在文学领域的地位提升,这些单一维度的形象也有所变化。有着痛苦经历的女孩,被塑造成韧性和女性力量的象征,即便遭受了可怕的事情,但都活了下来。最有代表性的就是《使女的故事》中的Offred,随着女性开始重新定义这些叙事,“系女孩”变成了一种颠覆性的形象。

“丧系美学”在网络上的流行在2011至2014年间的Tumblr特别火。当时的女孩们喜欢听Lana del Rey、Arctic Monkeys和Lorde的音乐,服饰上偏好黑色Converse、破洞黑色紧身牛仔裤以及American Apparel。女孩们十分喜欢拍摄各种各样略带暗黑系、沮丧感的照片,展示了一种美与痛苦之间的张力。

之后,这种“丧系美学”就一发不可收拾。不仅是造型上可以偶尔“丧”一下,外形审美上也流行过“厌世脸”,主打的就是一个高冷态度,反映了女孩们渴望从现实中抽离的心理。

一直以来,女孩们想表达忧伤,都太不容易。一旦开始释放负面情绪,就会被指责是“情绪管理有问题”。不仅限制了女孩们真实的情感表达,还带来了沉重的心理压力。

Billie Eilish就曾经在采访中说过“当时有很多唱片公司和广播人员不播放我的歌,因为他们认为我的歌太忧伤了,没有人会理解它。这对我来说很有趣,因为我觉得,每个人都曾感到过悲伤。

可以见得,女孩们去讨论困难、创伤和疲惫有多么困难,而“丧系美学”,正是女孩释放悲观的一种途径。

流行音乐界出现了Sad Girl Pop的新流派,Billie Eilish、 Lana Del Rey、Phoebe Bridgers这些女性歌手,通过他们的音乐,赋予了悲伤一种全新的、不再是负面的定义。也告诉女孩们,悲伤不是需要被隐藏或忽视的弱点而是一种可以被理解和表达的情感。

而像《伦敦生活》、《前程似锦的女孩》、《伯德小姐》这些深受女性喜爱的影视作品中,女主角也不再是单一、扁平的“梦幻女孩”。而是一个有着自己独立人格、勇于表达情感的女性。

以前,这些女性总是被男性视角过滤,变成了“疯女孩”形象。悲伤的情感常常被视为“怪癖”。

但现在,即便主角不“可爱”、不“温柔”,观众也愿意看到她们真实的一面。因为生活并不梦幻,女孩们同样会遇到挫败、失落和痛苦。释放悲观情绪,不该被视为缺陷,而应该被看作是一种勇气的表现,一种对自我真实性的坚持。

今年秋冬季,时装设计师同样捕捉到了女孩们的情感需求,将有点阴郁且神秘的调性加入设计,在Rodarte、Simone Rocha、Erdem、Zimmerman等品牌的秀场中都可以看到。

即便如此,“丧系美学”放在现在的网络环境下,依旧常常被批评过分“矫情”。很多人认为又没遇到什么大事,为何非得emo一下?但其实,悲伤并不需要一个多么明确的原因。

“丧系美学”的魅力正是在于它将不同的复杂经历归结为一种普遍现象,并创造一个安全的空间,来让女孩们去释放悲伤的情感。

用Billie Eilish粉丝的话来说“我敢打包票,心理医生们,一定很讨厌它”。

图源:google、豆瓣电影、ELLE、instagram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6c4a4d5e6896ffb394fa4cb0ca032a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