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盘之感!关于量价关系,很多人都理解的不是很明确,只会背口诀,这反而会误导你。打算出几期量价关系的文章给大家系统的讲清楚,这篇文章只适合老韭菜,新韭菜可能听不明白,这就要看你的悟性了。
首先,A股市场里为什么要看量价?因为A股市撮合制,这是交易机制所决定的,即有买才有卖,有卖才有卖,这就形成了量,而股价就是市场某一个时间大家都认可的统一的标准,就形成了价。
要是在美股市场里看量价是没有任何意义的,因为成交量不能表明主力意图,因为大额成交不容易做出来,都是真真实实的成交,所以成交量代表市场,而股价可以通过资金优势来操控,价能代表主力意图,所以在每股市场里主要看价不看量。
但在我们的A股市场里,量价要结合来看才有意义。那么天量见天价的本质是什么呢?其实底层逻辑很简单,因为机制原因,要将买卖单撮合才能。成交,那么主力出货的最基本要求是什么?就是要放大成交量对吧?
有市场资金进来,你主力资金才能出去。如图这组K线形态的量价能符合出货标准吗?很明显量价都符合,所以你在追高的时候,你看成交量怎么看,就看它是否能够达到主力出货的标准。
其次,量价齐升在传统散户眼里是好事,股价在启动的初级阶段,量价齐升是好事,到后期呢?想要实现继续新高旧低,缩量为什么?就意味着必须要有人锁仓。如果成交量进一步放大,那么市场的跟风资金越来越多,这是一个加法和乘法的对冲问题。
当场内资金盈利出局,想要稳住股价,就必须以倍数资金进场,因为市值是按照股本乘以股价来算的,比如三个散户都有1万的资金,第一个散户进场后,当股价上涨到高位,这时候这个散户的资金已经大于1万了,甚至可能变成了2万,而这个散户想要盈利。
布局必须要第二和第三个散户同时进场来承接,如此类推,当这两个散户盈利之后,就必须要有四个散户再来承接,一步一步下去,股价最后必然会承接不住,造成崩盘。因此不要一味的相信量价齐升,到后期量越大,拉升和维稳的难度就会越大。
其次是缩量调整,缩量调整我们继续看多,但这里有个前提条件,放量意味着具备出货的基础,那对应的缩量是不是就意味着达不到出货的基础?但这里有一个标准,股价一定要高,如果股价不高的话,你谈什么出货?因此股价高位缩量调整可以继续看多。
看图股价再次启动突破箱体的时候,就是成交量见底的时候,原因是什么?如果说你在这个位置继续放量,也就意味着场外资金入场,仍然有大量散户愿意买入,那你说主力后期会在这满车的散户继续新高,这是不可能的,而缩量则表明市场资金已经不积极。对股价后期,不看好,所以主力才可以再次做出新高,这也就是看量价的本质和底层逻辑。
大家都知道,看量本质上是看承接的情况和资金的积极性,你也知道是承接,那承接之后呢,就结束了吗?炒股就是个接力游戏,也就是说承接之后还要再承接,而且必须两个人去承接前面的一个人,而这两个人又必须要找到后面的四个人来继续承接,一直成倍数的往下走,这个游戏才能继续玩。
在这个过程中,量也必须去成倍的放大,粉丝朋友们大家好好想一想是不是这么回事?点关注盘之感 ,给你聊透股票市场的本质和底层逻辑。不同意见者,不喜勿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