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蟒的天敌是什么?为什么?

2022-08-19     动物奇趣社

原标题:巨蟒的天敌是什么?为什么?

到巨蟒这个层面其实已经没有什么天敌了,因为体型大力量足,少有的天敌包括人类和寄生虫,巨蟒也时常自己作死,常见因吞食体型大的猎物而被活活撑死,更多的死亡发生于幼年阶段。

爬虫类本身就是捕猎的高手,长虫通常身上有巧妙的伪装色,而因为没有足爬不快,所以长虫又保持了潜行捕猎的特征,靠嗅觉等识别靠近的猎物。伪装色有助于隐藏,冷血特征使它们自身辐射的红外、紫外辐射较少,潜行的特点又使得周围的生物难以发现它们的存在。巨蟒捕猎基本就是单纯靠体力,一般巨蟒无毒,靠迅速地出击咬住猎物,然后全身迅速地缠绕上去,随着猎物的呼吸不断缩紧,最终使动物不能呼吸且肺组织空腔被压扁,动物因为窒息而死亡。这时长虫才开始吞食。

潜行捕猎,伪装融入环境

绝大多数长虫体型有限,只限于少数几个种,可以随意地长到米以上,包括眼镜王蛇、蟒、森蚺等。王蛇最长可以达到4米左右,已经不大不小了,加上强力的毒液,使它们可以轻易地对抗很多猎物,不过王蛇的猎物主要是其它的蛇类;蟒最长可达6米左右,森蚺是体型最大的一种蛇类,据说能长到10米左右,缺乏科学记载,但是长到数米也是跟玩一样,体重两三百公斤,即便是对抗大型猎食动物也有一定的资本。这样庞大的体型本身就已经使它们缺乏天敌。

蛇这种动物虽然是冷血动物,冷血的特征不利于体内能量的供应,但是在短时间内能量的释放却可以使长虫具备很强的力量,小到老鼠、小型长虫,大到羚羊、鳄鱼,都会因为长虫的强劲肌肉而憋死。加上它们潜行的特征,一般的猎食动物也不容易发现它们的存在,所以它们基本也算站立在食物链顶端的生物,因为潜行捕猎的效率比较高,蛇类家族生生不息,如今全球共有世界上现有蛇类2200 多种,分别隶属 10 科,其中有毒蛇 600 余种,而对人有致命危险的主要毒蛇有 195 种,即便是人类也不喜欢这东西。

很多人觉得自己对长虫有天然的恐惧,其实这种感觉并没有什么错误,可能是由于进化信息的残留,这种东西潜行捕猎,窝在人类难以察觉的地方,被逼急了就会暴起伤人,而毒蛇更是有恃无恐,黑曼巴甚至会追着活动的动物跑,只为咬上一口,毒长虫容易造成原始人的暴毙事件,中毒者死得迅速且死像恐怖,于是人类不大喜欢接触这类东西,漫长的进化历史中人类群体都比较膈应这玩意儿。和很多人类惧怕八条、六条腿的爬虫一样,这类生物中也有很多具有疾病,或者具备较强的毒性,人类历史上估计也没少吃亏。

巨蟒通常喜欢活动在潮湿的沼泽、湿地、丛林地带,沼泽环境本身也不利于地球顶级陆地猎食动物的活动,因为难以接触到,大型猫科动物也不会视它们为猎物,食谱中没有这玩意儿吗,而丛林中体型大的猎食动物通常难以爬树,而体型小的虽然会爬树,但是相较于巨蟒的体型小,打不过。而沼泽地带常活动的鳄鱼等生物,也由于冷血特征和捕猎特点,也较少找长虫的麻烦。不过偶有的一些案例中,人类可以捕捉巨蟒,冷血动物短期力量强,但是耐力较差,消耗它们的体力就能较容易地捕捉;巨蟒吞食鳄鱼时,可能因为鳄鱼体型较大、外皮坚硬而被撑破肚皮。

实际上,无论哪种猎食动物,幼年阶段都是被捕猎的重点,这种因素限制了顶级猎食者的存活率,保证了生态的平衡,长虫的幼体小得多,还是可以成为大型水生猎食动物或者禽类的食物,总之不可能保有100%的存活率。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6be1356bbaa26dae14698e89dbbcbbc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