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班穿纸尿裤,下班自我隔离,和家人互报平安后,含泪走进属于自己的战场一一病房。”1月31日上午,延安市抗疫一线一名女医生的日记在朋友圈疯传,戳中无数网友的泪点。
以下是日记全文:
我叫马万青,是延安市第二人民医院感染性疾病科一名普通的一线医生。我是2020年1月6日进院工作的,在进院之前我就知道,这是我们延安市唯一一所传染病专科医院。必须高度重视学习感控方面的知识。不为别的,就怕万一真的有什么传染病,还没救患者,就先把自己折进去了。
当看到武汉爆发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时,院里领导高度重视,立即组织大家学习相关知识,感控科,医教科加班负责培训全院职工,如何正确穿脱防护服、隔离衣、洗手、手消毒等方面的知识,挨个考核,做到人人必须过关。
1月23日晚上,是我进医院工作后的第二个值夜班,我和科室很多护士小姐妹们在二线汤芳梅主任医师和护理部主任曹志敏的带领下,一起在科室练习穿、脱防护服、隔离衣,万一疫情真的来临,我们要做到保护好自己的同时,还要更好的救治患者。本来想武汉距离延安那么远,就算疫情蔓延到延安,估计也是过年以后的事情了,再说新冠肺炎还真有那么严重?就算严重,现在我们中国那么强大,科学家们一定会很快研制出特效药物的!同时我也在内心默默祈祷,可千万不要来,我可是新来的,对这里的很多东西还不熟悉,再坚持几个小时我就可以下夜班,回家过年了。
人们常说怕处有鬼!这句话好像是真的,大约晚上10点多,我的二线汤芳梅主任医师接到了上级领导的通知,说延安确诊首例新冠肺炎,病人很快就由延大附院120送下来了。我们所有人表情呆滞3秒后,在院领导的带领下,我院立即启动三级防护,一级预案,准备接诊该患者。
生在这个信息发达的时代,大家的消息都很灵通,这时手机不断响起。我也一样,来自爱人的,孩子的,父母的,弟弟、妹妹的,大家除了担心,还是担心,就听见年迈的父亲在电话里含泪说:“过年了,你调个单位,现在有传染病,我和你妈急得吃不好,睡不着,就怕你传染了,你一定要保护好自己”。我告诉他们,我一定会好好的回来,挂断父亲的电话后,我偷偷的哭了,这么大人了,为什么还要让父母和家人为我担心。
擦干眼泪后,我还是毅然决然的穿好防护服,走向属于我的战场一一病房。
我知道大家都很害怕,我也一样,但是当我穿上白大褂时,那种神圣的使命感就呈现在我面前,因为我是一名医生,同时我也是一名共产党员,在战火纷飞的年代,有军人为我们冲锋陷阵,而今,在疫情肆意蔓延的今天,我们医务工作者必须冲在最前面。
其实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不过是有人在为你负重前行罢了。
我和我的二线汤芳梅主任医师、李春艳主治医师在呼吸科专家李元军主任医师的指导下,很顺利的收治了延安第1例新冠肺炎患者。当然也意味着过年我们是回不了家了,虽然防护很好,但我们还是接触了患者,就算让我们回去,我们也不敢回了,担心自己万一感染了病毒,传染了家里人怎么办?
与其想着回家,还不如待在医院安心上班,和大家一起努力战胜疫情,就这样,我们医院所有人,在一起渡过了一个难忘的新年~2020年。
说实话,活了三十多年,第一次在外面过年,还过得这么难忘而有意义。
老天爷偏捡软柿子捏,明知道我不熟悉,还偏偏喜欢考验我。我也是豁出去了,来吧!让暴风雨来的更猛烈些。大年初一我值夜班,延安确诊的第2例新冠肺炎,又在我值班时住进来了,有了第1例患者救治的经验,第2例患者处理起来感觉就轻松多了,在二线汤芳梅主任医师的帮助下和呼吸科专家李元军主任医师的指导下,很快给出了恰当的治疗方案。
疫情面前大家都在说白衣天使伟大!致敬医务工作者!其实你们不知道伟大的后面,我们付出了多少。
进入病区前,我们要穿纸尿裤,因为不能上厕所,也不能喝水,避免交叉感染,防护服本来就紧缺,又是一次性的,出来一次,再进去就又要浪费一套,大家为了不浪费,所以就忍着不喝水,也不上厕所,如果真的要小便,就靠纸尿裤解决了。
防护服不透气,穿的时间过长,热的受不了,面屏、护目镜和N95 口罩佩戴时间太长,就感觉头晕、目眩。
或许有人会说,这本来就是你们的工作,在这装什么,有什么值得炫耀的,但是我们医务工作者也是人生父母养的,不求大家的夸赞,只求大家日后对医务工作者多一份理解。
特殊时期,我们所有的一线医务人员下班后就会主动隔离自己,待在特定区域。每天给家里人报个平安。大过年的,让大家担心了,真的不好意思,祝大家新年快乐!身体健康!
疫情面前,我们必胜!我能有幸冲在第一线,说实话,我感到自己很荣幸,生平第一次让我感觉我是医生,我骄傲!
据记者了解,马万青今年35岁,已是两个孩子的母亲。疫情发生后,她一直工作在第一线,每天只能通过电话和家人互报平安。“我希望战胜疫情后,能尽快和家人团聚,我想他们了。”马万青说。
来源:西安报业全媒体记者 周鹏
编辑:王少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