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志勤:珍惜抗疫成果人人有责

2022-06-14   人大重阳

原标题:刘志勤:珍惜抗疫成果人人有责

作者刘志勤系人大重阳高级研究员

近来北京的抗疫可以说一波三折,险情不断,时而高潮迭起,时而有惊无险,北京市民的心无不悬在半空。人们似乎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对疫情同仇敌忾,斗志昂扬。经过一个月的封控,经历了“无堂食,无交通,无聚会”的“三无”生活,人们比以往更懂得“自由”的和人情的珍贵。在封控的日子里,人们的心情极其复杂,“抗疫刚一日,世上已一年”,是不少人的心头感慨。

就在人们庆祝疫情得到有效遏制之时,本月六日北京朝阳区终于迎来了恢复堂食,恢复交通和恢复有限聚会的好消息。很多人在5号听到第二天可以堂食时,就意识到明天一定会出现“人山人海”的“人潮”,一定会出现疫情的反攻倒算。尽管人们对可能出现的反弹有充足的精神准备,但是当疫情从“天堂酒吧”冲开社会防护网络,汹涌而来,的确让民众感到吃惊。其速度,规模,声势和影响力都超出人们的预计。

据北京市政府发布会上宣布,6月9日零时到12日下午3时,因为天堂酒吧聚集传染病例数达到166人,涉及14个地区。而和天堂酒吧有过交集和交叉接触者(都可能是潜在的病人)人数居然多达近7000 人。

这个数据让很多善良的市民倒吸一口冷气,感受到形势的严峻。人们一方面为好不容易夺取的抗疫大好形势一夜被毁而扼腕叹息,另一方面为全市工商界付出的停产,停业的巨大牺牲,全市中小学生停课而付出的辛苦,和数十万医务人员,抗疫志愿者日以继夜的奉献,最后都被几个缺乏自律和过于放纵的消费者毁于一旦。教训不可谓不深刻 !用“痛心疾首”来形容此刻北京市民的心情最恰当不可 !

回顾过去几十天北京的抗疫经历,可以说北京的管控交出了令人满意的答卷:有关政策展现了果断,理性,冷静,科学,人性,受到绝大多数市民的赞许。特别是对朝阳区的封控,需要有一定的魄力:因为朝阳是北京市最早对外改革开放的首善之地,还集中了各国使领馆和大量的外国企业总部和专家。对朝阳区的限制聚会,人员流动,肯定对外国投资者的投资行动以及信心都会产生巨大影响。但是,朝阳区政府知道“长痛不如短痛”的道理,果断采取措施,并在最短时间内取得控疫的根本性胜利。充分显示北京市的控疫基本达到成熟,可靠,可信的阶段。我们对战胜这一次疫情反复,充满信心。我们相信,科学,有序,小局部封控,除非到了迫不得已,非限制不可的时候,不会轻易宣布“限食,限交通”的极端措施。因为那些政策的副作用太大,很容易像“放疗”和”化疗”的治疗手段一样:在遏制癌细胞蔓延的同时,也从根本上摧毁,伤害了哪些宝贵的优质细胞,结果从整体上削弱了人体的抵抗能力。对疫情反复和不可捉摸的新冠病毒的封控必须做到科学,有序,做到“封疫不封工”,“封病不封交通”,保持市场,生活和社会的基本流动性,对防疫抗疫是有积极作用的。

我们需要教育或提醒广大市民,做到自律自觉遵守防疫要求,要特别做到珍惜我们每一个都做出贡献的防疫成果。配合政府出台的政策和各项措施,积极行动起来,坚决地,干净地,全部地“消灭”一切敢于来犯之“疫”,让我们的生活,工作和经济尽快恢复到正常的状态!

全国当放心,北京还是那个北京:充满创新和奋进精神;北京是全国人民的北京;

北京当安心,朝阳还是那个朝阳:充满朝气和阳刚之气!朝阳永远是北京值得骄傲的朝阳升起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