梨花风起清明时 文明祭扫亦追思

2022-04-06     港渝网HCM

原标题:梨花风起清明时 文明祭扫亦追思

又到一年清明时,市民进行踏青、祭扫的活动也逐渐增多。近日,为避免疫情期间现场祭扫人员聚集,倡导市民文明祭扫,我区各公墓陵区开展平安绿色祭扫活动,引导群众树立厚养薄葬、节俭祭扫,文明祭祀等新观念。

代客祭扫 上千户家庭遥寄哀思

市民以鲜花祭祀。

清明前夕,市民们手捧鲜花,来到公墓祭拜逝去的亲人。受疫情影响,有部分市民无法来到现场缅怀亲人,难免遗憾。南岸灵安陵园自2019年开展代客祭扫服务以来,帮助上千户家庭完成心愿,这项服务也越来越为大众所认可和接受。

灵安陵园工作人员来到刘女士母亲的墓碑前敬献菊花,远在外地的刘女士通过视频连线传递哀思。

3月31日上午10时许,灵安陵园的三名工作人员来到刘女士母亲的坟前,代其传递哀思。敬茶、献花、祈福、鞠躬……20多分钟的祭扫服务,远在外地的刘女士通过和工作人员视频连线,全程参与。

据灵安陵园总经理关万芬介绍,2017年,陵园开始探索开展代客祭扫服务,最初关注度并不高。从2019年开始,因受疫情影响,群众无法返渝,不能实地祭扫的情况逐年增加,代客祭扫也渐渐成为满足市民远程祭扫需求的主要方式。2019年,陵园开展代客祭扫服务500户家庭,2020年达到800户,预计今年这项服务将突破1000户。

除了常规的祭扫仪式以外,即由专业工作人员提供鲜花、供果、酒水、祈福等祭扫服务,灵安陵园还针对一些有特殊需求的家庭,准备相应的祭扫物品,为亲属传达最真切的情感与关怀。

陵园相关负责人介绍,为满足广大客户清明祭扫夙愿,陵园坚持以孝为尊,传递思念,以逝者生平为前提,推出了个性化、绿色、低碳的代客祭扫服务。如教师,陵园以燃烧自己照亮他人的蜡烛为主题,朗诵一段学生对老师感恩的祭文,展现逝者的高尚品格,为委托人减轻一份悲痛,增添一份生命的感悟;如军人,在特定的节日——建军节,工作人员以橄榄绿、和平为主题,吟唱一首逝者喜欢的军歌,朗诵一则当下的军事新闻,传递其心系祖国安危,珍惜和平年代,热爱祖国的家国情怀。

今年清明,区民政局加强精准服务,联动区级有关部门和镇街指导殡葬服务机构从方便群众祭扫出发,适度增设服务窗口、延长服务时间、优化服务流程、创新服务手段。提供免费茶水和急救用品等便民惠民服务,代客祭扫、云祭扫等服务,不断提高公众满意度,引导群众树立厚养薄葬、节俭祭扫、文明祭祀等新观念。

近年来,南岸已形成厉行勤俭节约的文明新风,鲜花祭扫、清扫墓碑、家庭追思、网络祭扫等“低碳”文明祭扫方式,已经逐步成为文明祭祀新风尚。

绿色祭扫 十万支鲜花传递缅怀

灵安陵园,市民将纸钱换成鲜花进行祭扫。

祭奠于礼,追思于心。今年清明节,在市殡葬管理中心和区民政局的指导下,区殡葬发展促进会各公墓理事单位积极开展“鲜花换纸钱”活动,倡导文明、绿色祭扫。

“公墓内禁燃,陵园的空气质量更好了,还消除了火灾隐患。”近日,记者在南岸区各公墓陵园的入口处看到,在“鲜花换纸钱”宣传点,不少市民用手中的纸钱换取鲜花,并对公墓实行禁燃,表示支持。

市民彭芳提着香烛纸钱来到灵安陵园祭拜,工作人员告知她,现在倡导文明祭扫,可以用鲜花来代替纸钱。彭芳很认同这样的方式,立即将纸钱递给工作人员,换来5支菊花。彭芳告诉记者,“爱护环境,需要靠每个人的努力,相信慢慢地,越来越多的人会接受鲜花祭扫。”

区民政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清明期间,我区在全市率先开展林区墓区全面“禁燃”,禁止焚烧祭祀用品、点放天灯、燃放烟花爆竹等一切明火行为,禁止将烟花爆竹、香烛纸钱及纸人纸房等祭祀用品带入林区墓区。

为引导市民用“鲜花换纸钱”,告别祭扫陋习,营造文明祭扫新风尚,区民政局指导辖区公墓陵园订购了10万余支鲜花,目前,市民可以在墓区换取鲜花,也可以委托公墓工作人员代为敬献,传递对逝者的缅怀。

海棠溪街道:加强清明节祭扫活动安全保障

为落实落细全区清明节安全工作,近日,海棠溪街道加强对辖区江南殡仪馆、四公里公墓、南山福座公墓安全管理,确保疫情防控措施有力,群众祭扫平安有序。

海棠溪街道第一时间传达落实全区清明祭扫活动工作会精神,深入公墓陵园及周边区域开展专项检查,重点排查火宅、卫生、交通等安全隐患。同时,街道联动14名物业安保人员对江南殡仪馆内交通,实行单循环管理。

针对清明节期间疫情防控,海棠溪街道线上利用“两微一端”预约进园、进馆,线下督促景区、江南殡仪馆实行“三码一测一戴”,增加公共区域消毒次数和范围,巩固疫情防控。街道完善《清明节文明祭扫活动工作方案》,成立专项巡查小组,加强清明节期间辖区内禁燃巡查,开展鲜花祭祀,倡导“文明祭扫、绿色环保”,树立社会文明新风。

鸡冠石镇:“一对一”宣传林区墓区“禁燃”

一对一宣传,面对面沟通。清明节前一周,鸡冠石镇便开始进行公墓陵园“禁燃”宣传工作,并将这项举措宣传到了每一位进入辖区观音山公墓的市民。

“娘娘,今年清明节,南岸区实行全面‘禁燃’,公墓内不烧纸钱……”连日来,鸡冠石镇的工作人员值守在观音山公墓入口处,一边为前来祭扫的市民测量体温,查看“两码”和登记,提醒佩戴口罩,一边耐心地宣传“禁燃”。

鸡冠石镇相关负责人介绍,全镇从春节开始,坚持在辖区公墓宣传、引导群众绿色祭扫,提倡用鲜花祭拜。目前,经过前期的宣传,大部分群众对此项工作表示理解,也愿意积极配合。

清明期间,鸡冠石镇将加强宣传力度,联动有关区级部门,抓好殡葬领域常态化疫情防控和安全保障,千方百计满足人民群众祭扫需求。全镇将提升服务质量,优化服务流程,组织开展“鲜花换纸钱”“丝带寄哀思”等活动,引导群众移风易俗,选择低碳祭扫方式。

文/饶金兰 图/崔景印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6a7575f26fe7752d029424abee3e68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