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岁重阳,今又重阳。
10月11日,农历九月初九,
2024年的重阳节来了。
今天小编为您整理了
一些与重阳节有关的内容
在这个“九九”之节,
祝所愿所爱皆“长长久久”。
重阳节·这些事情要知道
来历
古人将“九”定为“阳数”,九月初九,两九相重,故曰“重阳”,也叫“重九”。又因“九九”与“久久”同音,取长久长寿之意,所以古人认为这是个特别值得庆贺的吉利日子。九月初九这天成为节日,可以追溯到汉代,到了唐代被正式定名为重阳节,沿袭至今。
习俗
饮菊花酒
“九月九,饮菊酒,人共菊花醉重阳。”菊花酒被看作是重阳必饮、祛灾祈福的“吉祥酒”。这个时节,菊花正盛,人们赏菊、戴菊、饮菊、食菊,可以说“无菊不重阳”。
食花糕
因“糕”与“高”同音,古人认为吃重阳花糕能“百事俱高”。据《西京杂记》记载,汉代已有九月九日吃蓬饵之俗,饵就是古代的花糕。
登高
九月九正值仲秋时节,秋高气爽。人们于重阳登高,在时令上是最合适不过的。立于山巅,把酒临风,心中定然别有一番滋味。
插茱萸
古人认为在重阳节这天插茱萸可辟邪求吉,或佩戴于臂,或插于发髻,或制成香囊香袋随身携带。
孝亲敬老 多多陪伴
这么多的老年人,如何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乐、老有所安”,需要全社会共同的努力。 之于个人,不如就从我们生命中最亲近、最重要的老年人——父母——开始吧。
我们都曾见过父母之爱的模样, 它是孟郊诗中的“慈母线”,是朱自清文里的“背影”,是无数作家笔下一次次的“牵衣送”和“倚阁望”。
“白发催年老,青阳逼岁除。”而今,父母老去,我们又可以做点什么?
我们可以 “常回家看看”,可以 “尽量不让他们因为你的脸色变得小心翼翼”,可以 “接纳他们的衰老、疾病、孩子气,因为接纳他们,就是接纳未来的自己”。
我们还可以 “小孝孝于家,大孝忠于国”,还可以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还可以 “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
如果说孝亲是“德之本”,是“天之经,地之义,民之行”,那么敬老,就是一个文明社会的人伦常情、道德标的。
我们在重阳这天,追溯孝亲敬老这一崇尚千年的传统,感悟凝结在时光和生命里的重量。
然而, 孝亲敬老又岂能依赖某个特定日子的提醒,它理应根植于骨血、铭刻于此心、践行于每日。
此刻,如果你在父母身边,记得给他们一个拥抱,对他们道一声感谢。
此刻,如果你在异乡奋斗,可以拿起手机,给他们发一条信息,打一通电话,说一说想念。
金秋喜逢长久日,愿君如意长安康。
西安市老年人的优待福利
1. 免费体检
65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可以享受每年一次的免费体检。老年人需持身份证前往居住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体检。
2. 老年乘车IC卡
7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
免费乘坐公交和地铁:持“西安市老年人优待证”的7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可免费乘坐西安市公交总公司及巴士公司所属线路公交车,在非高峰时段免费乘坐地铁。
65周岁及以上老年人
免费游览旅游景点:持“西安市老年人优待证”的65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可免费游览市及区县所属旅游景点。
3. 就医优惠
7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
就医免缴挂号费:持“西安市老年人优待证”的7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就医免缴挂号费。
4. 老年优待证办理
办理条件
西安市户籍人口及长期居住在西安市,年满65周岁以上的老年人均可免费办理“西安市老年人优待证”。
所需资料
西安市户籍老年人:持身份证原件。
西安市以外户籍老年人:持身份证原件、居住证原件或物业出具的居住证明原件。
办理流程
老年人持身份证原件,到任一办证服务点办理,立等可取。
5. 其他优待
免费进入公园和博物馆:老年人凭“西安市老年人优待证”,可免费进入国有或国家投资为主体的公园、旅游景点、风景名胜区、博物馆、纪念馆等。
6. 高龄老人生活保健补贴
90-99周岁高龄老人:每人每月发给不低于50元的生活保健补贴。
100周岁及以上高龄老人:每人每月发给不低于100元的生活保健补贴。
最后
小编想与大家分享一篇作品
祝福父母
身体健康 福寿安康
《 抱着父亲回故乡》
(节选)作者丨刘醒龙
抱着父亲。
我走在回故乡的路上。
我很清楚,自己抱过父亲的次数。哪怕自己是天下最弱智的儿子,哪怕自己存心想弄错,也不会有出现差错的可能。因为,这是我平生第一次抱起父亲,也是我最后一次抱起父亲。
父亲像一朵朝云,逍遥地飘荡在我的怀里。童年时代,父亲总在外面忙忙碌碌,一年当中见不上几次,刚刚迈进家门,转过身来就会消失在租住的农舍外面的梧桐树下。
长大之后,遇到人生中的某个关隘苦苦难渡时,父亲一改总是用学名叫我的习惯,忽然一声声呼唤着乳名,让我的胸膛感觉到一种从未有过的温厚。那时的父亲,则像是穿堂而过的阵阵晚风。
父亲像一只圆润的家乡鱼丸,而且是在远离江畔湖乡的大山深处,在滚滚的沸水中,既不浮起,也不沉底,在水体中段舒缓徘徊的那一种。父亲曾抱怨我的刀功不力,满锅小丸子,能达到如此境界的少之又少。抱着父亲,我才明白,能在沸水中保持平静是何等的性情之美。
怀抱中的父亲,更像一枚五分硬币。那是小时候我们的压岁钱。父亲亲手递上的,是坚硬,是柔软,是渴望,是满足,如此种种,百般亲情,尽在其中。
父亲抱过我多少次?我当然不记得。
我出生时,父亲借了一辆自行车,用一天时间,骑行三百里山路赶回家,抱起我时,随口为我取了一个名字。这是唯一一次由父亲亲口证实的往日怀抱。父亲甚至说,除此以外,他再也没有抱过我。我不相信这种说法。与天下的父亲一样,男人的本性使得父亲尽一切可能,不使自己柔软的另一面,显露在儿子面前。所谓有泪不轻弹,所谓有伤不常叹,所谓膝下有黄金,所谓不受嗟来之食,说的就是父亲一类的男人。
父亲太普通,也太平凡,在我抱起父亲前几天,父亲还在挂惦一件衣服;还在操心一点养老金;甚至还在埋怨那根离手边超过半尺的拐杖!父亲也不是没有丁点志向,在我抱起父亲的前几天,父亲还要一位老友过几天再来,一起聊一聊“十八大”;还要关心偶尔也会被某些人称为老人的长子,下一步还有什么目标。
冬日初临,太阳正暖。
这时候,父亲本该在远离家乡的那颗太阳下面,眯着双眼小声地响着呼噜,晒晒自己。身边任何事情看上去与之毫无关系,然而,只要有熟悉的声音出现,父亲就会清醒过来,用第一反应拉着家人,毫无障碍地聊起台湾、钓鱼岛和航空母舰。是我双膝跪拜,双手高举,从铺天盖地的阳光里抱起父亲,让父亲回到更加熟悉的太阳之下。我能感觉到家乡太阳对父亲格外温馨,已经苍凉的父亲,在我的怀抱里慢慢地温暖起来。
那时候的父亲身强体壮,立下军令状,不让老鹳冲因全村人年年外出讨米要饭而继续著名。那里小路更坚硬,也更复杂。父亲在远离郑仓,却与郑仓有几分相似的地方,同样留下一次著名的伫立——
是那山洪暴发的时节,村边沙河再次溃口。就在所有人只顾慌张逃命时,有人发现父亲没有逃走。父亲不是英雄,没有跳入洪水中,用身体堵塞溃口。父亲不是榜样,没有振臂高呼,让谁谁谁跟着自己冲上去。父亲打着伞,纹丝不动地站在沙堤溃口,任凭沙堤在脚下一块地崩塌。逃走人纷纷返回时,父亲还是那样站着,什么话也没说,直到溃口被堵住,父亲才说,今年不用讨米要饭了。果然,这一年,丰收的水稻,将习惯外出讨米要饭的人,尽数留了下来。
我的站在沙河边的父亲!
我的站在小秦岭上的父亲!
一个在怀抱细微的梦想!
一个在怀抱质朴的理想!
春与秋累积的小秦岭!短暂与永恒相加的小秦岭!离我们只剩下几步之遥了,怀抱中的父亲似乎贴紧了些。我不得将步履迈得比慢还要慢。我很清楚,只要走完剩下几步,父亲就会离开我的怀抱,成为一种梦幻,重新独自伫立在小秦岭上。
一个坚强的男人,何时才会接受另一个坚强男人的拥抱?
一个父亲,何时才会没有任何主观意识地任凭另一个父亲将其抱在怀里?
山坡上,一堆新土正散发着千万年深蕴而生发的大地芬芳。父亲没有挣扎,也没有不挣扎。不知何处迸发出来的力量,将父亲从我的怀抱里带走。或许根本与力学无关。无人推波助澜的水,也会在小溪中流淌;无人呼风唤雨的云,也会在天边散漫。父亲的离散是逻辑中的逻辑,也是自然中的自然。说道理没有用,不说道理也没有用。
龙回大海,凤凰还巢,叶落归根,宝剑入鞘。
父亲不是云,却像流云一样飘然而去。
父亲不是风,却像东风一样独赴天涯。
我的怀抱里空了,却很宽阔。因为这是父亲第一次躺过的怀抱。
我的怀抱里轻了,却很沉重。因为这是父亲最后一次躺过的怀抱。
西安晚报综合整理
编辑:王安迪|审核:贾思源 沈璐
出品:西安报业传媒集团
2024年诺贝尔文学奖揭晓!
最终检测结果:出人意料!
西安晚报视频号
给您身边最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