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日清晨,他们“亮剑”执行再出发

2023-12-21     上海杨浦

原标题:冬日清晨,他们“亮剑”执行再出发

冬日清晨,他们“亮剑”执行再出发

近日,杨浦区人民法院开展“百日执行攻坚”清晨破冰行动,切实回应人民群众对执行工作的新要求。本次专项执行行动中,杨浦法院共对8名被执行人采取司法拘留措施,对10余个执行现场展开搜查。

12月14日清晨6点,50余名干警集结,随后兵分五路奔赴执行一线。同时,智慧执行平台同步直击执行现场,掌握动态情况,实时发出指令,并实现全程监督。

总说“下次一定”?

执行法官当场依法宣读拘留决定

“我们是杨浦区人民法院执行局,今天依法对被执行人人身及住所进行搜查。”清晨,执行干警来到老潘(化名)家中。

老潘与老张既是多年好友,又是生意伙伴,凭着长期交往积累的信用,老张向老潘提供了200余万元借款。但某天老潘的资金链突然出现了问题。这之后,不管是私下催款,还是双方在法庭上达成调解,甚至达成执行和解,老潘总说“下次一定”。昔日老友,终成“老赖”……

确定的文书送达地址是老潘的单位地址,此外,其户籍也不在现住地,那么干警们为何会“突袭”至此处?原来,执行法官运用大数据排查,并通过申请执行人指认,精准定位了他的藏身之处。

由于老潘消极还债、怠于回应法院要求、拒不申报财产,已经触及了法律的红线,于是执行法官当场依法宣读拘留决定,并用手铐铐上老潘将其押回法院。路上,老潘的心理防线终于彻底崩溃,联系了家属将“小金库”里的钱拿出来,把积欠老张的本息全部还清。

执行完毕后,老张闻讯来到法院。面对多年老友,他还是向人民法院提出了提前释放申请。后续,人民法院将发还案款,并对是否能够释放老潘进行审查。

真假“张华”

难逃法官“火眼金睛”

某金融公司申请强制执行张华(化名)等金融借款合同纠纷一案,在人民法院主持下,各方达成执行和解协议,但张华不但不履行和解协议,在居住条件得到保障的前提下,还拒不出售名下商品房还债。

由于债权多次转让,申请执行人一换再换,该案成了信访老案、执行难案。为了啃掉这块“硬骨头”,执行法官决定依法对张华采取拘留措施。充分借力大数据筛查,执行法官对张华在本市及邻省的多个可能住址逐一排查,精准定位其现住地。

清晨,张华母亲听到敲门声前来开门,她问明执行干警来意,旋即说道,“张华已经去上班了,不在家,刚刚出去”。执行法官出示并宣读搜查令后,张母让执行干警进入房间。此时,执行法官在卧室内发现一人蒙头大睡,张母立即解释说此人是其昨天刚从老家过来的侄子张荣(化名)。

依据多年执行办案经验,承办法官第一时间就察觉有异,便叫醒该男子询问姓名。眼见无法继续隐瞒,男子只能老实交代,“我就是张华。”验明身份后,执行法官当即依法向张华宣布司法拘留决定。同时,严厉地对张母进行了现场法治教育,“作为家属应当积极配合被执行人履行义务,而不是对抗执行,否则家属也将承担不利法律后果!”

后续,执行法官还将进一步创造处置房屋的条件,力争早日执行完毕,案结事了。

网线那端

“连着”执行法官

某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申请执行李康(化名)股东损害公司债权人利益责任纠纷一案,在双方达成的调解协议中,被执行人李康应分期支付14万元,但是在支付了4万元后即玩起了失踪,无论是在人民法院预留的送达地址还是申请执行人掌握的被执行人居住地,均人去楼空。

执行法官在通过执行流程系统的“总对总”“点对点”功能冻结、扣划被执行人银行账户中的存款后,仍剩余4万余元本金及利息始终无法执行到位。

近期,杨浦区人民法院执行局开展了网络平台大数据协助执行的相关探索,本案被纳入试点范围。终于,经过向各网络平台开展调查,通过被执行人平时上网留下的痕迹,发现了其下落线索。

清晨,干警们来到被执行人临时租住的住处。宣读搜查令后,执行法官对其住所和手机内的交易流水进行了搜查。经核查,被执行人李康仅2023年1月至今的交易支出就达20万元,但本案的4万余元却至今未履行,其行为已构成有财产拒不履行,依法应当对其罚款、采取司法拘留措施。

“告知,你方拒不履行行为已触犯法律,即使现在全额履行完毕,依法也应当进行司法惩戒。现决定对你方罚款10000元……”经过执行法官释法讲法,李康认识到自己的违法行为,当天即全额履行完毕,缴纳罚款并进行了书面的具结悔过。

法官提醒:如被执行人存在拒不申报财产、虚假申报财产、转移财产、逃避执行等行为,将根据情节依法进行罚款、司法拘留、移送拒执罪侦查。因此,千万不要认为人民法院找上门来后,马上把钱还了就平安无事。

自“百日执行攻坚”专项行动部署开展以来,杨浦区人民法院重点排摸了一批涉劳动者薪资、中小企业账款及违反限高令案件,通过规范用足执行措施、加大执行力度,有效保障当事人的胜诉权益。

截至此次清晨破冰行动,杨浦区人民法院对拒不申报财产、有财产拒不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的20件案件报批强制措施;共将549名被执行人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对551人次采取限制高消费措施,执行到位钱款6628.20万元;妥善处理了一批“钉子案”“骨头案”,有力打击了规避执行、抗拒执行的行为,全力以赴将胜诉当事人的权利兑现成“真金白银”。

文字/图片:杨珐

编辑:吴百欣

*转载请注明来自上海杨浦官方微信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6a08348bcf981a73f208b7392b45bb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