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破50亿,东鹏特饮离100亿还有多远?

2019-10-09   每日快消

2019年,对于中国功能饮料行业来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乱世纷争,群雄并起。

乱世出英雄,越是激烈的竞争环境,越能激发“天才”的潜力,越能造就名垂青史的英雄。在中国功能饮料行业,东鹏特饮可谓是功能饮料中的“天才”之一。

自2017年3月份推出金罐特饮之后,东鹏特饮在功能饮料上可谓是顺风顺水,一路飙升,最新数据显示,2018年,东鹏饮料整体规模破50亿元,虽和老大红牛相比有一定差距,但已稳坐国内能量饮料第一阵营,被称为红牛最有实力接班人!

东鹏特饮,从1998年打造出国内第一瓶维生素功能饮料到2018年成长为销售额超50亿的大单品,成为全国功能饮料市场的领军者,东鹏特饮用二十多年成就了中国功能饮料市场一个大写的“传奇”。

十年打桩,书写中国功能饮料传奇

作为国内第一瓶维生素功能饮料,东鹏特饮创造了民族品牌的多个发展奇迹,为国内能量饮料行业的发展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2012年仅东莞市场就创下1亿的销售奇迹, 2013年则刷新了饮用人数新纪录——9.3亿人次,全国市场销量领先的骄人业绩,2017年,东鹏特饮销售量达到40亿!取得这样的业绩与东鹏饮料集团董事长林木勤分不开!

多年来,林木勤养成了一个习惯,每次开车经过高速公路服务区时,都会习惯性地看一眼那里的垃圾桶,数一数其中有多少空饮料瓶是自家的产品。这个举动,让他时刻保持一种警醒,不敢懈怠。

截至2019年,东鹏饮料从一个濒临倒闭的国有小厂,发展为年销售额逾50亿元的功能饮料知名企业。使其“草根逆袭”的操盘手,便是东鹏饮料现任董事长林木勤。

市场“黑马”的诞生

林木勤在饮料行业深耕已久,接手东鹏饮料之前,他曾在一个合资饮料企业工作过10年。他从基层生产线的领班长干起,一步一个脚印,在生产部长、技术开发部长、销售部长等岗位上一一历练。从原材料采购到产品市场策略,“我闭着眼睛都能想象出每一个环节、每一个岗位上的状况”。

10年的积累成了他成功运营东鹏饮料的奠基石。2003年,国家允许国有资本退出一般竞争性行业,彼时的东鹏饮料濒临倒闭,员工工资都无法发放,公司高层打算将公司资产优先转让给内部员工,以渡难关。

时任销售总经理的林木勤跃跃欲试,但他面临两个选择:一个是和许多人一起集资买下公司占地两万多平方米的地皮和厂房,但个人股份较小;另一个是以较小的代价买下公司的品牌和生产设备,继续做饮料,但是自己主导。在寸土寸金的深圳,林木勤选择了在别人眼里并不值钱的后者,“不敢说很有信心,但是我有热情,我做了这么多年饮料,就是想把这件事做好!”

相比过去国企的粗放管理,林木勤对成本的控制精确到了“厘”的程度,每在包装采购上省下一分钱,就相当于在销售中多赚一分钱。“只有既懂生产又懂原材料工艺和产品开发,才能做出比竞争对手更便宜、更有技术含量的产品,这在当时的产品竞争中是关键优势。”从2003年林木勤接手东鹏饮料并进行私有化改制到2010年前后,公司的产值从1500万元提升到2.5亿元。

林木勤对于饮料行业的专注,帮助东鹏饮料完成了公司发展的原始资金积累。但新问题也随之而来。2010年以前,东鹏饮料一直专注饮料行业,但品类繁多,产品特色不明显,缺乏足够的市场竞争优势,主要靠控制成本与精耕广东市场求发展。他知道,仅靠“省钱”企业是难以做大的,所以一直在寻找新的突破口。

林木勤敏锐地洞察到功能饮料市场潜力巨大,认为这是东鹏饮料切入功能饮料市场的一个突破口。2009年底,他以包装差异化、价格差异化的策略,推出了沿用至今、带有防尘盖的瓶装东鹏特饮。

同年,他邀请了《外来媳妇本地郎》中的康祈祖与唐小姐为代言人,在广东省内进行品牌推广。瓶装东鹏特饮跟其他功能饮料比,具有同等的品质和更亲民的价格,一下子在广东市场打开了局面。林木勤感到机会来了,决定趁势进行大范围品牌推广。

2013年,东鹏特饮请谢霆锋代言,开始出现在央视等各大全国性媒体平台;2015年,东鹏特饮正式确定“品牌年轻化”战略,“累了困了喝东鹏特饮”“年轻就要醒着拼”等一系列充满正能量的广告语,2017重推金罐装,角力红牛,2018年拿下葡萄牙国家队官方能量饮品使其迅速成为一个消费者熟知的全民品牌。东鹏特饮市场占有率也一路攀升,成为功能饮料的知名民族品牌。

如今红牛商标案持续发酵,让一众大大小小的饮品企业仿佛到了黎明前的曙光,但如今看来,红牛商标案最大的竞品受益者或许是东鹏特饮。

从2012年的1亿,到2018年的50亿,7年东鹏特饮销量涨了几十倍,也是一个奇迹。

期待东鹏特饮能够尽快创造100亿销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