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友拒绝从意大利返沪的她居家隔离 长宁居委会书记这样搞定

2020-03-17   长宁政法综治

来源:上海长宁 选稿:韩聪聪

  3月6日起,长宁区驻点人员进驻浦东、虹桥两大机场,24小时不间断值守。机场设立专门的人员集散点,对于原计划搭乘公共交通需要居家隔离健康观察的入境人员,一律由各区安排专车、专人集中接送,严格落实14天居家隔离健康观察。

  一时间大量机关工作人员成为第一批志愿者担负起“守门员”的职责。拿到入境航班人员信息后,街道指挥平台立即联系当班志愿者和居委会干部,做好充足的防护准备后,志愿者抵达集散点,从机场工作人员处接到旅客。在完成信息核对、护照交接,发放告知书、签订居家隔离承诺书、填写健康申报表等手续后逐一把旅客送回小区,居委干部则在小区门口等候,并将居民护送到家门口。

  这是一次人员转运基本的流程,但实际上,他们遇到情况要复杂得多。

  3月13日,周家桥街道工作人员从集散点接到一名从意大利返沪的居民TINA,她和男友共同租住在一起,今年2月她回意大利探亲后回到中国。然而在乘坐大巴返回小区的路上却接到了一个令人进退两难的电话。与他同住的男友因为顾虑疫情的传播,拒绝女友的居家隔离,但TINA本人又不愿集中隔离。

  按照疫情防控措施规定,只有确诊或疑似病例的密切接触者、本人出现发热等症状、在上海没有固定住所,无法实现居家隔离的对象方可进行集中隔离。

  一边是迫不及待的归家,一边是同住人的顾虑,行驶中的大巴陷入了僵局。

  熟悉情况的居委会书记再次致电同住人,多番劝说,讲清规定与缘由后,同住人终于接受居家隔离。晚上6点,居委干部一行人在小区门口等候,因为对方是意大利人,居委会书记还特意下载了翻译软件,用粉色纸张把相关告知书用中、英、意大利三国语言打印出来。

  “这次太麻烦你们了!”,TINA一下车,就用娴熟的中文说道。听到亲切的中文,书记也突然轻松了不少,和TINA沟通说明好各项注意事项和信息登记后,居委干部一行人将她送到家中。

  TINA和居委会书记添加了微信,每天她通过APP订购生活用品和餐食,快递送到小区门口后,TINA都会微信告知书记,再由志愿者送到门口。

  无独有偶,3月14日,另一户来自法国需要居家隔离的Alban原本和女友租住在一起,因为房屋局促,他担忧女友的健康受到影响,于是提出集中隔离的请求。当居委干部和其女友联系后,女方提出可以自行前往酒店居住2周,让Alban可以回家隔离。

  确定解决方案后,其女友打包了自己的行李寄放在居委会,社区干部见到大包小包的旅行箱,便主动提出自己开车送她到酒店入住。

  现在,Alban正在居家隔离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每天两次上门进行医学观察,掌握其体温和身体状况,而他的生活必需品也都由居委干部送到家门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