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拍,冲进火场,导演喊cut,被一群人团团围住,拍灭衣服上的燃火。
这是杜江拍《烈火英雄》时每天都要经历好几遍的场景,有几场戏为了求逼真,烟火老师甚至直接把易燃液体倒在了杜江身上。
也有人问过他,会不会害怕。
杜江倒也坦率:“当然会害怕,毕竟都是真火,但真的演起戏来,就顾不上那么多了。”
起初我以为这只是面对采访的冠冕说辞。
但当我在银幕上真的看到马卫国的时候,我突然理解了杜江这种矛盾。
剧本中的消防员是英雄,杜江知道,英雄要有无畏的劲头。
但他也清楚,英雄也是人,也会害怕。
所以杜江显然把自己的害怕也带入了一些到角色里。
当这种害怕和无畏混杂进同一个角色里的时候,马卫国才算是真的饱满起来。
01
这几天,杜江哭戏上了热搜。
杜江的那两段戏,着实让我眼泪怎么也止不住。
一段是整个中队的消防员被困,各自用手机给家人留遗言。
电影的画幅特意切成了手机大小,演员也出乎意料地直视镜头,这意味着演员的双眼将和观众直接对视,第四面墙被打破。
再加上又是一个面部的近景,没有四肢,必须用五官表演,难度不低。
但杜江完成得实在是惊艳。
他知道这个时候的马卫国眼泪必须被克制在眼眶,所以他让马卫国表现出“不敢眨眼”的细节。
另外在这种想哭又不敢哭的情况下,人的鼻孔鼻息会有条件反射般的收放,非常小的细节,但杜江都注意到了,而且精准捕捉。
最后再把唯一的那句台词送出来(“爸,对不起”),一滴眼泪都没有,但效果无疑是摧枯拉朽的。
另一段是杜江饰演的马卫国在执行任务结束后,摸着牺牲战友的头盔一边吃鸡腿一边痛哭到食不下咽的戏。
那个是时间点是他们救下了化学槽罐,战胜了火灾,一切刚刚尘埃落定的时候。
所以这场哭戏的重点是:一个在火场中神经紧绷了9个小时的消防员,突然放松下来,因为看到战友遗物,而把之前来不及表现出来的害怕,悲伤一股脑儿发泄出来。
这又不是一场轻松的戏。
但杜江又一次把它演成了教科书。
他没有吼叫,也没有表现出外部的发泄。
只是吃鸡腿时候想咬住却怎么也合不上的嘴巴,为了不在战友面前表现出来而拼命控制的眼泪,以及为了控制眼泪而不停抖动的脸部肌肉,不停冒起的额头青筋。
消防员的隐忍与克制,以及不为人知的感性,都在这一刻杜江的脸上了。
02
不谈这部戏,我们谈谈杜江自己。
我百度检索“杜江”。
很意外,这样一个演技过硬的演员,但联想词没有一个和他的演员身份能产生什么关联。
微博上同样,在这次#杜江哭戏#冲上热搜之前,人们一提到杜江这个名字,好像说得都还是“嗯哼的爸爸”、“大眼萌爸杜江”、“霍思燕的老公”。
你也好像很难在报端,互联网碎片里看到这个大男孩。
以至于杜江第一次带儿子嗯哼参加某档育儿综艺节目的时候,几乎没人认识他是谁,演过什么戏。
这不公平。
03
其实这是杜江以演员身份出道的第12年了。
上戏毕业,和郑恺、陈赫、王传君、李金铭、江疏影都是同学,正儿八经的科班出身。
和郑恺、陈赫还是睡在一个宿舍上下铺的好兄弟
杜江与很多艺术院校出身的演员的路子类似,18岁就开始学表演,毕业就开始接戏。
只不过相比这些人,他的成名似乎来得晚了很多。
2008年毕业之后,陈赫因为《爱情公寓》中饰演曾小贤一角一炮走红时;
郑恺手上接拍的广告不断,随后又出演《致青春》和《前任攻略》两部片被大众所熟知; 另一边的杜江却还在《男人帮》、《北京青年》这些电视剧里饰演不太起眼的配角,客串。
但你说是他演技不够好吗?
还真的不是,他几乎把每一个配角都演得自带高光。
我至今仍记得三年前《罗曼蒂克消亡史》中杜江的配角表现,那部戏几乎每一场对手戏都有狠角色互相飙戏,葛优,王传君,浅野中信,闫妮,章子怡。 但杜江没输。
在片中,杜江饰演的是一个刚从家乡来到上海,初生牛犊的马仔。 二十岁了还没破处,故而被同伴笑称为“童子鸡”。
童子鸡对“求生”有着极其强烈的欲望。 起初是一副懵懂单纯,真诚善良的模样,但当老板一声令下,他便能拿起铁锹拍人脑袋。
一下,两下,直到血肉模糊,脑浆四溅。 短短一段杀人埋尸的戏,就能清清楚楚地让观众感觉到这个角色从乡巴佬到杀人狠角的转变。
他深知在那样一个时代,要想活下去,就必须狠得下心,所以杀人的时候,他连眼睛都没有眨一下。
他还演出了童子鸡对“性和爱”的强烈欲望。 死里逃生后带着钥匙来到妓女家养伤,白吃了她好多米饭,白睡了她好多个晚上。
然后,便顺理成章地忘掉了老家那个只拉过手的对象,爱上了眼前这个女人。
他认真而又深情地告诉妓女:“我上瘾了,一直想弄,我离不开你了”。
表面看起来是个小喽啰,却有着寻常人没有的狠劲和欲望。
后来杜江自己也不止一次谈起过“童子鸡”这个角色,说,那是他第一次觉得从戏剧学院毕业能真正成为一个演员是件多么幸福的事情。
“是的,比成为明星还要更幸福一点。”
04
再就是后来的《红海行动》。 相比《罗曼蒂克消亡史》,大部分人好像都是通过这部片才认识演员杜江的。
人人都知道《红海行动》里的徐宏。
蛟龙突击队副队长,爆破手。 但很多人应该都不知道,林超贤一开始的选择并不是杜江,毕竟他一副清新暖男的形象怎么看都不像蛟龙突击队的战士。 而这个角色则是杜江主动联系导演表示想参演的意愿,自己争取来的。
杜江很珍惜这个机会。 为了演好“徐宏”这个角色,使自己的形象更加符合一名军人,他在拍摄前进行了21天健身训练。 每天吃鸡胸肉,西蓝花,喝盐水,硬生生把体脂从14.6%降到了6%。
他说“看起来得像个军人”。
其实看过杜江这几年作品的人应该能感受到:
尽管他不是一个高产的演员,但可塑性却很强,即使一直都在演配角,但你始终能感受到它的光芒。
比如《你好,之华》里的周文涛。
看到老婆的手机短信后醋意大发,冲进浴室摔手机。第二天又拿纸杯和棉线做了一个手机道歉,哄对方开心。
这样一连串行为十分符合一个老实,幼稚,执拗的IT男形象。
还有《地久天长》里的沈浩,身上背负着两家人的秘密,两代人的伤痛。
最后,他说出当年的真相,向刘星的父母道歉时几度哽咽,紧张得不停喘气,始终不敢抬头。
他就这样演得你突然怪不了他什么了。
05
我始终觉得,这应该只是杜江的开始。
没有人不喜欢好演员,也没有哪个好演员应该被埋没。
我们每天都在呼唤良币驱逐劣币,流量让位好演员,但好演员就在这呢。
如果不为他声张些什么,夸赞些什么,靠什么动力来让良币上位?
什么才是动力,你我就是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