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有一种力量叫催人奋进,有一种坚守叫不忘初心,有一种希望叫鼓舞人心。在磁县,在我们身边,就有多位建国前老革命、老干部、老党员、老军人,在给我们年轻的一代默默耕耘的同时,也传承着老一辈的那份坚定信仰。他们是我们学习的榜样,是我们生活工作的标杆。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建国前老党员——赵支书,感受榜样的力量。
赵支书
赵支书,汉族,1924年11月生,磁县岳城镇岳城村人。幼年的赵支书过着饥寒交迫、食不果腹的生活。贫寒的生活没有冷却他和姐妹血管流通的热血,反而使他们顽强乐观地成长起来,养成了豁达开朗、为人友善、不怕穷苦的坚韧性格。
1946年1月,当时22岁的赵支书光荣入伍,成为炮兵,专职迫击炮炮手。赵支书入伍以后积极训练、听党指挥、英勇作战、表现优秀,1947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期间赵支书参加过很多次重要战役,1948年11月参加过淮海战役,1949年4月参加过渡江战役,顺利解放南京,得到了淮海战役和渡江战役纪念章。经过这次渡江战役,蒋介石的精锐主力基本上被消灭干净,毛主席写下了著名诗句: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
1949年10月参加解放大西南战役;1950年2月参加西南剿匪战役(蒋介石在西南面临崩溃的前夕,一面组织正面抵抗,一面开设“游击干部”训练班,是国民党政权在大陆垂死挣扎的最后基地),和部队在贵州进行剿匪。在1950年2月剿匪战役中,数百国民党残余势力流窜到平坝县,并安营扎寨,四处骚扰。首长命令赵支书所在部队向平坝县马场地区集结,将盘踞的国民党残余势力包围,发起攻击。解放军各部严密协同,不断压缩包围圈,国民党虽然顽固抵抗,最终被全歼。炮团团长战场阵亡牺牲,赵支书也在战争中,不幸脑部受伤,神精受到损伤,丧失了部分劳动能力,多次住院,在1957年退役,回到家乡。
1957年退役后,赵支书积极支持村里的改革发展工作。妻子索秀芹,85岁,岳城镇岳城村人,身体健康。他们共有两个儿子,两个女儿。老两口非常尊重知识,从小教育孩子要勤奋学习,积极向上,子女在良好的家风中成长。1990年家中老四考上中专,没钱交学费,那时家里很穷,赵支书身体不好,家里缺乏壮劳力,村里人都说别让孩子上学了。但他们说家里出个大学生不容易,再难也要供孩子上学。
老两口夏天在村中小院居住避暑,种了一院子的绿色蔬菜,每天打理自己的小菜园是他们最快乐的一件事,等菜园收获了还送给亲戚朋友;冬天则在邯郸或县城子女家的小区居住。
赵支书长期扎根农村,艰苦朴素,淡泊明利,从没有向组织提要求、讲条件。他对党的忠诚融入血液,朴实而纯粹,就是一本基层党员的生动教材,激励着全县广大党员干部、退役军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民族复兴贡献自己全部力量。
来源:磁县主题教育办公室
编辑:任 琳 校对:刘佳琪
初审:李伟如 终审:范云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