峨山彝族自治县概况

2019-04-24   旭东读史

峨山彝族自治县(简称峨山县)是玉溪市下辖县,旧名嶍峨,有“临郡岩邑,省会南藩”之称。峨山彝族自治县成立于1951年5月12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个彝族自治县,也是云南省第一个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县。峨山县东接本市红塔区,东南与通海县交界,南与红河哈尼族彝族州石屏县接壤,西南与新平彝族傣族自治县相连,西北与楚雄彝族自治州双柏县隔江相望,北与易门县相通,东北与晋宁区毗邻。属中亚热带半湿润凉冬高原季风气候区。玉元高速公路纵贯县境。

峨山彝族自治县辖2街道3镇3乡,面积1972平方公里,人口17.01万人(2017年末常住人口)[1]。境内有高香茶园、小街太极图、阿普笃慕文化园等景点,曾荣获“辉煌十一五•中国最佳绿色生态县”、“全国生态文明先进县”、“云南省园林县城”、“云南省卫生县城”[2]等称号。

位置境域

峨山彝族自治县

峨山县在云南省中部,地理坐标在东经101°52′-102°37′、北纬24°01′-24°32′之间。峨山县东连玉溪市红塔区、通海县,南接 红河州石屏县,西南毗连新平县,西北与 楚雄州双柏县隔绿汁江相望,北连易门县和昆明市 晋宁区 。总面积1972平方公里。

地形地貌

峨山县属高原地貌形态,地形东部狭长,西部较宽。境内海拔2000以上的高山有60多座,较大的有 高鲁山、大西山、总果山、大黑山、火石头山等。地势东北高、西南低。东部因受 曲江切割,形成西北至东南走向的山地与谷地相间的地貌形态。中部的岔河、塔甸、富良棚等乡属岩溶比较发育的 石灰岩地区,溶洞、洼地较多。西部和北部,山高坡陡,箐深谷狭,地形破碎。县境平均海拔1691米,最高点为北部甸中镇镜湖行政村的火石头山,海拔2583.7米,最低点在西部绿汁江边的丫勒,海拔820米。

气候特征

峨山彝族自治县

峨山县属中亚热带半湿润凉冬高原季风气候区,气候温和,日照充足。夏无酷暑,冬无严寒,温差立体分布。年平均日照为2286.9小时,日照率为52%。全年太阳总辐射量每平方厘米127130卡。年平均气温15.9℃,月均气温一月份最低,为8.4℃;七月份最高,为21.2℃。

河流水系

峨山县境内主要有 红河、珠江两大水系。分水岭由高鲁山沿峨山、红塔区界入岔河乡境,经黄草岭而南至厂上李家山,南入石屏县。分水岭以东为珠江水系,以西为红河水系。珠江水系较长的河流有猊江及其支流绿冲河、练江、舍郎河、石邑河、莫车河等。

矿产资源

峨山县矿产主要有铁、煤、硅、铜、铅、锌、高岭土、大理石、硅藻土等。其中,铁矿储量为8978万吨,煤矿储量3000万吨(主要有无烟煤储量2150万吨,褐煤储量为444万吨),铜矿储量475万吨,硅藻土储量为40至60万吨。

水能资源

峨山县水能蕴藏量为2.817万千瓦,可以开发利用量达1.69万千瓦。

锦屏山景区

锦屏山景区位于峨山县县城以西1.5公里处,由锦屏山主景区、双江片区、西乡区三个片区组成,总面积120平方公里。

峨山彝族自治县

天子山温泉景区

天子山温泉景区位于小街街道年景村境内,属低矿化度淡泉水,是峨山县重点开发旅游区。

临江公园

临江公园,因坐落于县城南龟岭之下,练江之滨而得名,为集观赏休闲和历史纪念为一体的综合性公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