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菲特点破股市:研报千万条,做空第一条

2019-09-17   股经汇

对于一个主力操盘手来说,恰当地安排资金的来源也是一门必修的功课。

依照客户的不同(比如个人大户、机构投资者、上市公司、银行等等)而在我国现行的法律法规所许可的前提下采取合理的资金安排:

1.对于个人大户、机构投资者的资金来源而采取合理的应对策略,这些客户中的自有资金所占的比重,以及对应部分应分配在项目策划中的战略建仓部分,他们来自银行或者客户保证金等其它渠道存在不确定因素的对应部分资金所占的比重,应分配在相应兑现能力较强的滚动拉抬部分,其余的风险应对资金用来防范运作途中可能出现的来自于各种渠道的不可预计的种种风险。

2.对于上市公司来说,无论其自有资金,或配股、或上市所募资金,都必须通过其合理、合法的渠道,并且能够在上市公司的财务报表上显示为正常流出。这种资金流出采取的形式往往是大比例进行参股控股投资公司或券商,进行资产、现金托管等手段,努力使资金的流出合理、合法化。对于参股控股资金,由于没有时间概念上的限制,应最大程度上地参与锁仓或者说是战略建仓行动,对存在诸多不确定因素的资金,则宜用于滚动拉抬股价之用。 对于资产、现金托管等手段流出的资金,应根据时间的长短来合理安排,时间较长的应用来锁仓和战略性建仓,时间较短的可用来参与低吸高抛,滚动拉抬股价所用。

从近年来看,绝大多数上市公司在炒做股票时,更注意风险的控制(来自监管机构对市场违规行为的监管)。他们往往采取灵活多变的形式,设立各种名目、性质的子公司(如投资公司、资本运营公司、其他实业公司等),再由这些子公司再设立子公司,或和其他公司合资设立孙子辈的公司。这样通过关联交易,上市公司所募集的资金通过层层划转,逐步沉淀在这些子、孙辈的公司,或合资公司手里,再由他们回过头来选择合适的时机,逐渐在二级市场上收集流通筹码。在条件成熟(战略建仓和锁仓完成的时候)后,再由上市公司根据情况,逐步发布消息(利好或利空),(也可由其他媒体)配合主力坐庄。这样无论反映在上市公司财务报表上流出的资金或者是上市公司的利润来源,都有一个至少表面上能够合理合法化的进出渠道。(当然,也可以通过其他更多的方法、渠道搞出一些形式上更复杂的资金流出和流入的方式,用来逃避管理层的监管。由于时间和篇幅的关系,这里仅举一例,意在抛砖引玉。)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现金或者资产托管的数量不宜过大,主力操盘手应力争在项目策划中就将大部分资金合理分配,仅余一小部分进行现金托管。最近我们发现不少上市公司可能是由于时间紧迫的关系(也可能是策划中的遗漏),动辄就将刚刚费尽九牛二虎之力募集的几亿资金大规模地进行托管,这不能不引起投资者和监管层的高度警惕和重视。

3.对于个人大户或机构投资者的资金,或上市公司暗地里发展的私募基金来说,如签约的时间较长,则宜参与锁仓或者战略建仓行动。时间较短的,则宜参与滚动拉抬股价,以便日后有较强兑现能力。

据笔者所知,在几年前某主力操盘手在操盘某只股票时,在拉升途中的关键时刻,某大资金因特殊原因突然提出撤资,导致流动资金异常紧张,不得不停止操盘,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影响了操盘计划的实施,延误了拉升的最好战机,导致坐庄成本大大增加。

4、来源于银行的资金。在条件成熟的情况下,也可由上市公司设立发起的子公司之间相互担保贷款,从银行或信托投资公司筹集资金,然后投入项目运营。在把股票炒到高位后,再拿这些股票进行重复抵押融资。这种方法虽然事半功倍,但只适合于坐庄过程中的独庄行为,如果是多庄行为,一旦协议的约束力不强,其中一方单方面毁约,会造成整个计划的失败。后果不堪设想!在项目的运营过程中,股票抵押融资资金的周期性与后续资金衔接都应有较高的水准和科学的统筹计划。如果其中的任何一个环节不能够按计划顺利衔接归口,也将直接影响整个坐庄计划的顺利实施,严重的甚至动摇整个坐庄规划。

资金的来源及分配的重要性从前期中科系的崩盘就可窥豹一斑,中科系的后续炒做资金完全来源于存在不确定性因素的银行抵押贷款资金上。并且是多庄行为,在其中一方面单方毁约的情况下,银行为了保证自己资金的安全而采取的大规模平仓行为,直接引发0048中科创业崩盘的原因。所以,在操盘过程中,一定要注意资金的来源及其合理、科学的分配。


投机交易的价值在于简单重复的坚持

大家都在追求大道至简,但是这个简不仅仅是简单,更是专注,面对复杂的乱象,人都习惯于通过创造一种复杂来求得对未知恐惧的心安,人的精力终归都是有限的。当你什么都想做的时候,所有的事情仅仅局限于浅尝辄止的层次,始终停留在大众都能认识的层面上是不可能取得更优秀的成绩。

交易也是如此,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各种理论和技术指标犹如乱花渐入迷人眼的万花筒,与博采众长相比,专长一家更为重要,尽管你可以使用各种不同的技术指标设计出各种不同的交易系统,看以来可以分别适用不同的市场行情,但是你改如何选择使用时机?或许你的宗旨是震荡的行情用震荡系统,趋势的时候用趋势系统,这样的话是不是本质上又回到了预测行情的主观交易上?

认识自己要比认识市场简单一些,只要交易几次,勤于复盘基本上就可以搞明白自己大概的弱点有哪些,要去揣摩别人的心思就难得多了,因为大家通常习惯于带着面具生活,假象太多。

尽管人性的弱点基本是相通的,但是人的精力不同,脾性不同,性格不同,也会呈现出不同的人性缺陷,这就是为什么交易系统一定是要与自己的性格相适用的,最根本的原因在于它可以放大自己的优势,劲量弥补自己的劣势。

市场是动态的,所以死板的技术指标乃至交易系统都解决不了亏损的问题,在此基础上的认识,理解,思考,领悟才是最核心的部分,领悟的不仅仅是交易本身,更是心性的东西,想要得到这个结果,没有捷径,只有坚持去做,专注去做才会体现出经历的价值。


量柱是什么

量柱:能真实地展示庄家和主力的动向与意图。庄家和主力可以利用人们所熟悉的技术指标,在K线和均线上玩弄出许多骗人的把戏,但是,他们却无法在量柱上左右人们的视线。因为量柱是真金白银堆集起米的实体,与其前后的对比一日了然。正是从这种意义上讲,看懂了量柱,就看懂了庄家。抓住了量柱的变化轨迹就抓住了主力的运作思路。要想看懂“量柱”,首先要明确一个根本原理:

量柱的增高,肯定是庄家或主力的主动行为:

量柱的缩短,肯定是市场或个股的自然行为。

量柱的本质

量柱是买卖双方在某一时段、某一价位的矛盾斗争的暂时平衡柱,是特殊的量价平衡柱,可以看作是“多空斗争的暂时平衡标志”,具有真实性、有效性、平衡性和暂时性。

第一是“真实”。有成交才有记录,没有成交就不会记录,不会因为有人在K线或均线上做假而改变其形态。

第二是“有效”。成交多,柱体就高:成交少,柱体就矮:不会因为有人在K线或均线上玩弄技巧而影响它的高矮。

第三是“平衡”。它是供求双方在某一时段和某一价位矛盾斗争暂时平衡的真实记录,即使有人在均线或K线上做假影响其颜色却难改其本质。

第四是“暂时”。它是“对立统一的量”与“买卖平衡的价”在某一时段的“暂时”体现,这里的暂时平衡,蕴藏着新的倾斜,蕴含着新的挑战和机遇,随时可能打破既成的平衡,向新的平衡转移。它今天高了,明天就可能低,后天又可能升上米,完全取决于买卖双方矛盾斗争相互转化的力量平衡。

正是因为“量柱”具有上述四大特点,所以它具有“股市温度计”的特殊功能,其真实性、有效性、敏感性、可靠性、全息性远远高于均线和K线,因而,依据量柱变化作出买卖决策的有效性也就高于K线和均线。

所以,我们看量柱的时候,不能单纯地把它看作是“成交量的形态”,而应该把它看作“供求力量较量的暂时平衡标志”。作为“量价矛盾斗争统一体”的“量柱”,反映了股市运动的全部信息,必然蕴藏着股市的全部奥秘。从“量柱”的历史和现状去探寻买卖力量发展变化的未米,是“量柱理论”的核心价值,即帮助我们沿着“既成事实”的轨迹,事先预视“发展动向”,并事先做出“价值取向”。

量柱的三先律

第一规律:卖在买先——卖买平衡律

“卖在买先”是股票的原是天性,任何一支股票,从它诞生的那一天起就具备了“卖在买先”的特殊天分。首先必须有人卖出,才会有人买进,如果没有人卖出,你想买也买不到。除非你自卖自买自欺欺人。例如有这样一支股票,上市时是1000万股,被1000个人持有,只要这1000个人不卖,任何人也买不到这支股票,那么,这支股票的成交量必然是零。正是从这种意义上讲,任何量柱都是“卖出来的”,无卖必然无买,无卖必然无柱。这就是有些股票“无量攀升”的内在规律。

持有这支股票的人什么情况下才会卖出这支股票呢?除了急等用钱或担心股价下跌的情况下之外,必须是“价格如意”才会卖出,这就引出了下面的第二个规律。

第二规律:价在量先——价量平衡律

“价在量先”是股票的交易天性。假如某只股票的发行价是10元,当前的市场价也是10元,除了急等用钱者出手兑现之外,肯定没有人愿意按10元卖出去。如果报价11元没有人卖,就会报价12元、13元……直到“价格如意”时才会有人卖出,于是,可能在15元成交100手,在18元成交300手,在20元成交500手,由此可见,有价才会有量,无价必然无量。价与量的暂时平衡,才能形成一定的量柱。正是从这种意义上讲,任何股票的量柱都是特定时段特定价位的“价量平衡”标志。

在特定的情况下,什么样的价造就什么样的量。价与量的对立统一,是股市永恒的主题,是“价在量先”的规律铸就了量柱的灵魂。价涨可以制造“卖出的欲望”,价跌同样可以制造“卖出的欲望”,谁是欲望的制造者呢?这就引出了下面的第三个规律。

第三规律:庄在散先——庄家导向律

“庄在散先”是股票的投机天性。“庄”就是“庄家”、“机构”、“大资金”的简称,“散”就是“散户”、“大户”、“中小投资者”的简称。在股市中,任何一个散户不可能主动的拉升和打压某只股票,只能被动地跟随和适应市场的某个价位,而价位的制造者首先是欲望的制造者,他们在制造“投机欲望”的同时,也制造者“投机数量”。正是从这种意义上讲,量柱是庄家的标志。任何一根量柱上都镌刻着庄家的实力、庄家的性格、庄家的意图、庄家的谋略……关键在于我们如何去把握、去分析、去适应这个庄家。

量柱的“三先规律”重在这个“先”字,“先”者,“预”也。根据“量柱”的“三先规律”,我们可以做出“三级预报”:

第一级是“阻力预报”;第二级是“撑力预报”;第三极是“涨停预报”。

“量柱”的品质

没有比较就没有鉴别,没有鉴别就没有优劣。判断某根量柱的品质,绝不能只看它的大小,而应该从相邻量柱的“力量”对比中去判断其“力道”倾向。 “力量”是研判买卖双方的力度,“力道”是研判多空双方的走向。

“高量柱”和“低量柱”

“高量柱”和“低量柱”是某一阶段的对比。只要是某一阶段的最高量柱,就是“高量柱”;只要是某一阶段的最低量柱,就是“低量柱”。请看下图:

很明显,图中左边箭头所指是低量柱,右边是高量柱,二者有如下三个“对立”的品质:

高量柱是在某一价位成交火热的标志;而低量柱则是在某一价位成交清淡的标志。

高量柱是在某一价位双方认同的标志;而低量柱则是在某一价位双方分歧的标志。

高量柱后的走势多数向下,少数向上;而低量柱后的走势多数向上,少数向下。

这三个品质中,前两个特点一般人都能看到或猜到,第个品质往往被人忽视,而这个被人忽视的“少数”特点,却蕴藏着极大的机会,请看上图的H柱之后,股价6天之内暴涨40%,那么,与H柱近似的L柱之后是不是也能暴涨40%呢?我看它应该还有不错的涨幅。今天(09.4.19周日)我们把它发到“股海明灯”网站上供大家验证。

思考:同样是“高量柱”,为什么只有H柱之后能够大涨,其它5个高量柱之后却反而大跌呢?看来“高量柱”并非全是有价值的。

提示:高量柱+缩量柱=黄金柱,这样的高量柱才是有价值的。

“倍量柱”和“平量柱”:

“倍量柱”和“平量柱”是与昨天量柱的对比。只要相对昨日量柱增量一倍或一倍以上,就是“倍量柱”;只要相对昨日量柱持平或基本持平,就是“平量柱”。当然,其增量或持平的误差不宜超过10%。

请看下图:

见上图:左侧箭头指的是“倍量柱”,右侧是“平量柱”。用字母标注的ABCDEG都是倍量柱,CDFH都是平量柱。这两种柱形都是“与昨日量柱”相比而确立的。值得注意的是D柱,它既是“倍量柱”又是“平量柱”,一柱“身兼两职”,在今后的分析中,您将会发现“身兼数职”的量柱。

“倍量柱”和“平量柱”的品质:

倍量柱比它昨日的量柱增量一倍或一倍以上,明显是昨日量柱对应的价位满足不了一方胃口,一方要大量吃进,预示着股价看涨;平量柱与它昨日的量柱基本持平,说明昨日量柱对应的价位基本合乎双方胃口,暗示双方正在你争我夺,争夺的结果要在次日分晓。

倍量柱体现了主导方的主动行为,毫不犹豫,力拨万钧,意犹未尽;平量柱却显得双方有些被动,讨价还价,犹豫不决,原势趋缓,行将衰竭。

倍量柱体现了有预谋有计划的行动,攻击性多于试探性;平量柱则体现了试一试看一看的味道,观望性多于徘徊性。

这三个品质中,前两个品质一般人都能看到或悟到,第个品质一般人很难想明白,而这第个品质中蕴藏的能量往往能爆发出一轮意想不到的行情。

思考:请看上图的G点倍量柱之后,为什么行情急骤飚升,而其它几个倍量柱后面的行情却不如G点呢?

提示:倍量柱+梯量柱=黄金柱,低量柱+梯量柱=黄金柱。

“缩量柱”和“梯量柱”

“缩量柱”和“梯量柱”对连续三天量柱的对比。只要连续三天缩量,就是“缩量柱”;只要连续三天增量成“阶梯状”,就是“梯量柱”。请看下图:

见上图:箭头所指步步高的为“梯量柱”,右侧步步低的为“缩量柱”。观察上面这些量柱对应的价位变化,才能看懂其品质。

“缩量柱”和“梯量柱”的品质:

“缩量柱”的形态明显逐步走低;“梯量柱”的形态明显逐步走高。

“缩量柱”的成交量是逐步缩小;“梯量柱”的成交量是逐步放大。

“缩量柱”和“梯量柱”都有“量价同步”和“量价背离”两种状况。

“缩量柱”的量价同步(上图A柱D柱):说明供求双方信心不足,每况愈下,体现了“价跌量缩” 的市况,但是,下到极点必然向上。

“梯量柱”的量价同步(上图B柱C柱):说明供求双方期望升值,每况愈上,体现了“价涨量增的市况”,但是,上到极点必然向下。

“缩量柱”若量价背离(见图中红箭头):其“量缩价涨”的态势,说明供不应求,有售必买,其庄家必然胸有成竹,志在必得,大有“力拨山兮气盖世”的得意;

“梯量柱”若量价背离(上图没有实例):其“量涨价跌”的态势,说明抛售踊跃,杀价而沽,其庄家必然力不从心,捉襟见肘,大有“心有余而力不足”的尴尬。

思考:“缩量柱”出现“量缩价涨”说明什么问题呢?它对我们的实际操作有什么预示吗?

提示:“量缩价涨”的“缩量柱”,体现了供不应求的局面,主力有“主动买入”的倾向。而“量涨价涨”的“梯量柱”体现了努力上攻的态势,主力有“被动买入”的倾向。


作为一名以技术分析为手段的交易者,我希望告诉大家交易的本质是什么?

市场随时都反应出交易员互动的行为,所以那些交易形态会重复发生。当日线图上出现一个疑似头肩顶的形态时,试想一下,所有在电脑前看图表的交易员会产生什么举动呢?对,集体放空。有的在颈线没破之前放空,目的是预期形态会成功,有的在颈线跌破后放空,准备接受下跌空间的利润。然而,有一个问题却是那些放空的交易员没有想到的:谁来做多?如果集体都选择放空,那么对手盘在哪里?因为这个问题的产生,所以最终市场出现了双杀的现象,假突破比比皆是。市场的奇妙就在这里。

市场的随机性和逆向性使得交易进入了矛盾的状态。这意味着,行情随后将如何发展,谁也不知道,事实就是这样,你我都不知道。但是,绝大多数在股市已经摸爬滚打了10年、20年的老交易员至今依然处于无法赚钱的阶段,原因只在于他们每天分析行情、研究图表,目的是为了——至少是沉迷于这种想法——让自己尽早知道未来行情会如何发展。

但是,只要心存“我知道行情会怎么发展”的想法时,整体心理架构将使交易者产生错误的观点和行为。

大多数人认为一个高手就必须知道或是肯定能知道行情会怎么走?明天是高开还是低开?收阳线还是收阴线?如果有人预测到了,则将被奉为至尊。其实,这一切都是假象。那些能预测行情的人不过是运气比较好罢了,因为市场其实是很简单的,不是高开就是低开,不是收阳线就是收阴线(平开和十字星子类的不属于普遍状况)。我虽然也经常预测到未来行情的走势,但我从不认为这是我比其他交易者高明的地方,这根本不是一项可以用来炫耀的技巧。真正的高手不是预测大师,他也同样不知道未来行情的发展会怎样,但他却知道后续市场发展概率的分布,而在此概率分布上,他能以自己的方法获得一致的结果。

一个新手想在股市上获得成功,首先应该学习,学习更多的知识和别人的经验,那些闷着头在家里闭门造车的交易者不是说不能最终得到成功,但他要走的路一定更长更艰难。

在生活中,你如果希望变得聪明,你就必须和聪明的人待在一起;如果你希望变得富有,你就应该经常和富人打交道;你如果想成为一个政治家,你就必须多和政治家交往;你如果想成为一个优秀的交易员,你就必须与优秀的交易员走得近。这其实是很简单的道理。95%以上的交易者之所以最终的结果都是失败,原因在于他们轻视了这个市场,他们认为股市是不需要任何准备和努力就可以赚到钱的地方。世界上真有这样的地方吗?

在我眼里,市场始终是穷凶极恶、不可思议且充满诱惑的。

所以,想要在市场中获得成功,首先需要做的是——学习。


做股票三年也没能盈利?越抄底亏的越多?买股不是问朋友就是看哪个顺眼买哪个?怎么办?其实你缺少的是一种兵器,一种在股市上驰骋疆场的兵器,而战法就是这种兵器!每一种战法适合的人群不同,而征战股市就是要找到最适合自己的战法!

为了回馈粉丝朋友,特将多年的实战经验总结成篇,其中比较适合大多数小散和适用近期行情的有龙头股战法和涨停复制法,更有特别定制的散户进阶十招!

有需要且想要系统学习的朋友可以关注本人微信公众号:股经汇坛(ID:lwbg005200)获取,探索操盘之心法,静析个股之灵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