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各地市有哪些区县?经济表现如何?

2022-07-25   中工招商网

原标题:广东省各地市有哪些区县?经济表现如何?

截止2021年9月,广东省内各地级市(不含东莞、中山两市)辖区、县、县级市,共有122个区县(指代区、县、自治县、县级市,下同),其中包含65个市辖区、34个县、3个自治县、20个县级市。

近日,赛迪顾问发布了《2022广东省区县高质量发展百强研究》报告,具体榜单如下:

特点一:强市强区强势领跑,潜力区县蓄势待发。

深圳市、广州市、佛山市下辖城区包揽榜单前10席位。深圳市、广州市、佛山市作为我国城市GDP“万亿俱乐部”成员,城区综合实力在省内强势领先。2021年,10强“龙头”城区GDP合计占全省122个区县的43.5%,对全省经济发展具有显著的引领带动作用。此外,依托“双区”、两个合作区建设的重大历史机遇,广东省多个区县不断增强现代产业承载能力与创新成果转化能力,展现出深厚的发展潜力。在本次评估中,广州市南沙区、深圳市坪山区、佛山市三水区、江门市新会区、惠州市博罗县、湛江市遂溪县和汕尾市陆丰市等区县表现亮眼。

特点二:三大梯队”差异化发展特征显著

广东省区县综合发展可分为三大梯队,三大梯队在经济发展、科技创新、社会民生和生态环境四个维度差异化发展特点较为显著。

特点三:“一核一带一区”区域发展格局加快构建

当前广东中 “一核一带一区”区域发展格局建设成效显著。“核""带"“区”三 个功能区在各自赛道上各展所长、优势互补,差异化发展格局积厚成势。

01 珠三角核心区持续提升发展能级

珠三角核心区正着力发展电子信息、汽车、装备制造等先进制造业。 如广州、深圳、江门等地聚焦集成电路、智能终端、平板显示、高 端装备、汽车电子、LED以及整车制造和零配件等,产业中高端化 上瞰明显。

珠三角核心区7市拥有48个区县,主要集中在百强榜头部前30名, 其中深圳市南山区、福田区、宝安区,广州市天河区、黄埔区、越 秀区,佛山市顺德区、南海区,珠海市香洲区综合实力领先全省。

02 沿海经济带东西两翼产业支撑作用更加强劲

沿海经济带东西两翼目前主要以纺织服装、石油化工、食品加工等为主导产业。

沿海经济带东西两翼7市拥有37个区县,主要集中在百强榜中腰部第 40-80名,其中茂名市茂南区、电白区、高州市,揭阳市普宁市,湛 江市廉江市,汕头市金平区综合实力较强。

03 北部生态发展区着力激活绿色发展优势

现代农业、休闲旅游、绿色低碳产业等加快发展,对接大湾区的 "大农场""后花园""康养地"正在加快形成。

北部生态发展区5市拥有37个区县,整体来看,主要集中在百强榜 尾部81名以后,其中清远市清城区、英德市,韶光市武江区,河源 市源城区综合实力相对较强。

“一核一带一区”排名分布情况

特点四:区强县弱两极分化态势十分显著

因珠三角多数城市均历经“撤县设区“,顺德、南海等强县先后改区,所以广东省县(市) 主要分布在粤东西北地区,珠三角地区广州、深圳、佛山、珠海四市均无下辖县(市),仅 肇庆、江门、惠州三市共辖12个县(市)。

从评估结果来看,广东省区强县弱两极分化的特点十分显著。全省共有62个城区进入百强榜,占全部城区比重为95.4% ,仅3个城区未进入百强;38个县(市)入榜,占全部县市)比重为66.7% ,有19个县(市)未入百强。

从排名情况来看,榜单前30强中全部都为城区。榜单前50强中,共有37个城区入 榜,占比约为74% , 13个县(市)入榜,占比仅为26%。

城区包揽榜单30强,综合实力强劲

榜单前30名均为城区,分布在深圳、广州、佛山、 珠海、江门、惠州、茂名七市.除汕头市濠江区、 梅州市梅江区、云浮市云安区外,全省其他城区均进入综合百强榜。

单从GDP来看,全部上榜62个城区2021年GDP合计达90480亿元,占全省比重达 72.8% ,比上榜的38个县(市)GDP总额高77442 亿元.特别是排名第一的南山区,综合实力连续 四年位居中国百强区之首,2021年GDP总量达到 7630.59亿元,超第二名天河区(6012.2亿元) 1618.4亿元。

县域发展全面落后,整体水平有待提升

全省57个县(市)仅有38个进入百强榜,且多集 中在50-100名,县域整体发展水平与城区存在较 大差距。从GDP来看,上榜38个县(市)平均GDP 为343.1亿元,仅为上榜62个城区GDP平均值的 23.5%。

广东省百强区县分项评价

在经济发展方面,珠三角地区区县经济实力领跑全省。前50强中有39个区县位于珠三角地区,其平均GDP达2096.4亿元,体现出珠三角地区强劲的经济实力。非珠三角地区中,茂名市、汕头市、揭阳市等6市共有11个区县进入前50强,与珠三角地区差距较大。从城区与县域对比来看,广东城区经济实力远超县域,仅惠州市博罗县、惠东县,江门市台山市、鹤山市、开平市等11个县入围经济发展子榜单前50强,平均GDP为558.9亿元,与上榜的39个城区存在较大差距。

在科技创新方面,广深城区创新能力遥遥领先。从排名情况看,前5强分别被广州、深圳所包揽。而沿海经济带和北部生态发展区整体在科技创新榜单中排名比较落后,这两个区域的创新投入和创新环境与珠三角地区相比也较为薄弱。从城区与县域对比来看,广东县域创新实力与城区差距继续拉大,县域中仅惠州市博罗县,肇庆市四会市等6个县入围科技创新子榜单前50强,与其余上榜的44个城区存在较大悬殊。

在社会民生方面,珠三角地区社会民生保障坚实有力。在前50位排名中,有36席都是位于珠三角地区,深圳市、广州市、珠海市、佛山市全部区县皆榜上有名。沿海经济带和北部生态发展区依旧处于落后地位,分别仅占8位和6位。从城区与县域对比来看,广东县域社会民生与城区悬殊进一步加剧,只有阳春市、博罗县、惠东县、开平市和海丰市5个县入围。

在生态环境方面,北部生态发展区生态环境建设成效卓著。共24个北部生态发展区区县位居前50强,数量占比近5成,凸显出北部生态发展区严格控制开发程度,强调生态安全保障和绿色发展能力的成效。珠三角地区由于工业经济较为发达,前期环境“欠账”较多,在前50强中仅占17席,稍落后于北部生态发展区;沿海经济带在生态环境中表现欠佳,在该指标前50强中仅占9位。从城区与县域对比来看,广东县域生态环境远优于城区,共计有37个县域入围该项子榜单的前50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