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桥硕士毕业、做全职主妇的第三年,她被骂惨了......

2022-04-07     薇安说

原标题:剑桥硕士毕业、做全职主妇的第三年,她被骂惨了......

最近,薇安姐在朋友圈官宣一件大事

所有人都欢呼说醍醐灌顶!

你想知道是什么让她们收获如此之大吗?

欢迎你添加我的私人微信号:viann1690

我每天只通过 20 个人

如果有缘,还会送一本《年入千万的财富手册》

是我从0到年入千万的思维财富精华

只送给有缘人,记得备注一个理由喔

文丨Estel,来源丨麦子熟了(maizi8090)

你好,我是薇安姐。

最近,一篇“ 全球前三院校毕业,立刻结婚生娃我有错吗?”的日记在网上引发广泛热议。

里面的博主如此描述自己的生活状态:

剑桥大学硕士毕业后,立刻结婚生子,成为一名“家庭主妇”,到现在已经三年了。

同龄好友们工作大都有所成就,甚至年薪百万,她却无业在家;

家里长辈批评她白读书浪费钱,连亲妈都说她是“寄生虫”……

剑桥大学硕士毕业后,立刻结婚生子,成为一名“家庭主妇”,到现在已经三年了。

同龄好友们工作大都有所成就,甚至年薪百万,她却无业在家;

家里长辈批评她白读书浪费钱,连亲妈都说她是“寄生虫”……

外界的目光,高学历的身份,家人的不理解,让博主觉得万分委屈,由此也引发了一场 “高学历女性该不该做全职主妇?”的讨论。

其实关于“全职太太的价值”在社会上已老生常谈,那究竟该怎样更好地衡量?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讨,希望能给大家带来一些新启发。

01

这位博主认为,自己并没有经济上的压力,即使出去干活,也只能cover家里司机的费用。此外,她也不认同只有在社会上工作才算实现“自我价值”。

上下滑动阅览

日记的最后,她说自己已经想通了:

千万不要因为做全职太太,为别人一时看起来比你强大而感到难受。

千万不要因为做全职太太,为别人一时看起来比你强大而感到难受。

博主的本意,应当是想收获网友们的安慰,不过下面近700条评论,大都不赞成她的选择。

最高赞的回答简洁明了: “是的,你的错”。

更有人质疑:“我觉得你的书白读了,通篇文章传递的都什么价值观……”

由于反响太过热烈,博主赶紧出来补充,称自己没有永远当家庭主妇的想法,写这篇文章也仅仅为了发泄情绪。但或许是争议太大,不久后这篇分享就被彻底删除了。

即便如此,对于高学历女性做全职主妇,舆论的争锋依然复杂。

几年前,在很多社交平台上,打造一个年轻貌美、高学历、家境优良又早早有娃的“辣妈”人设,引来的大都是网友歆羡的目光。

但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对“高学历全职妈妈”的价值产生了怀疑。

这些怀疑,大都聚集在一个焦点上: 高学历女性去做全职妈妈,是不是一种浪费。

恰好,前段时间《劳动报》针对这个问题做了一次街头采访,题目就是“高学历女性做全职太太,是浪费吗?”

街采中,出现了正反两方的观点。

一位上海爷叔认为,高学历全职妈妈是有社会价值的。

家庭教育是否成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母亲,而高学历母亲能够帮助社会培养更好的下一代。

一位年轻女性则认为,照顾家庭也是一种实现自我价值的方式,不应被评论为“浪费”;职业多种多样,没有高下之分。

且高学历女性有更强的自我管理和学习能力,在家庭事务上也能够做得更好。

相对而言,这两位受访者的观点都倾向于支持,并且肯定了全职妈妈存在的价值。

而当镜头转向两位“过来人”的阿姨身上,得到的则是旗帜鲜明的反对态度。

一位阿姨表示,女性做家庭主妇,大都是出于无奈,是小孩没人带情况下的一种牺牲。

“伸手问男的要钱不好,要看他脸色的”

另一位阿姨则直言浪费:“做家庭主妇,整天对着的不是小孩就是家务,不需要那么高的学历。”

她还举了身边人的例子:

一个高学历的朋友,在家做了三年家庭主妇,每天灰头土脸,看上去根本没有高知女性的样子。

等到孩子上了幼儿园,她重回职场,整个精神面貌都焕然一新。

一个高学历的朋友,在家做了三年家庭主妇,每天灰头土脸,看上去根本没有高知女性的样子。

等到孩子上了幼儿园,她重回职场,整个精神面貌都焕然一新。

采访中,一个很有趣的现象是,赞同全职主妇选择的是爷叔和年轻小姐姐。一位只能担任父亲和丈夫的角色,缺乏切身体会;另一位还未真正进入家庭生活。

而持反对态度的,则是真正经历过主妇生涯的阿姨们。

也可以说,理论上,或许大家都认可高学历全职主妇的贡献和价值。然而对于亲历者而言, “不好意思伸手要钱”“灰头土脸地带娃”,才是生活更真实的那一面。

02

一度大热的日剧《逃避虽可耻但有用》中,曾经给家庭主妇算过一笔账:

按一般行情算,主妇的劳动换算成年收入,差不多有304.1万日元;折合成人民币,大约为16.9万元。

这个数字,已经达到了一线城市的平均薪资。可惜在现实生活中,真能得到相应回报的家庭主妇数量寥寥。

《逃避虽可耻但有用》

如果把全职主妇当做一份工作来看,要求颇高:保姆、司机、厨师、育儿嫂、家庭教师……

手手抓,手手都要硬,还是7x24小时的全年无休型。

要是在公司如此苦干,熬上两三年,至少也能收获升职加薪。

但在家庭中,全职主妇的付出难以被量化,更难得到切实的经济酬劳。

对于高学历的全职主妇而言,需要支付的机会成本往往更高。

如剑桥毕业的博主所言,与她同一起跑线的好友们已经开始在职业领域有所建树,“恨不得年薪百万”。

选择做全职妈妈的她却仍是一张白纸: 既没有经济上的收入,也没有工作经验的积累。

若干年后,如果她想要重回职场,需要面对的挑战显然会比同龄人更多。

可以说,全职主妇是这样一份工作:劳心劳力、老板(小孩)难搞、没有工资,还没有社保。

少的不仅是《劳动法》的保护,甚至连《婚姻法》给予的保障都极为有限。

前段时间,关于广州李女士与丈夫诉讼离婚的新闻曾经引发关注,做了4年全职主妇,只分得一万元。

微博

结婚四年,抚育了孩子,照顾了家庭,最后得到的“工资”折合为每天7元。

难怪有网友说,李女士不如去小区里每天捡点饮料瓶,赚得还更多一点。

话语戏谑,但全职主妇在“劳动所得”上的尴尬处境,可见一斑。

03

经济回报缺失,那么社会价值的认可上呢?

街采中,上海爷叔说了这么一番话:

妈妈十月怀胎,辛苦生下孩子,再把孩子培养出来,这个功劳是很大的。

我们怎么尊重女性都不为过。

妈妈十月怀胎,辛苦生下孩子,再把孩子培养出来,这个功劳是很大的。

我们怎么尊重女性都不为过。

确实如此。可惜现实中,真正被认可付出的全职主妇仍是少数。

儒家文化圈里,长期以来有着一种约定俗成:照顾家庭,抚养子嗣,是女性的天职。

爸爸带娃,属于客串,如果表现得靠谱,还能得到交口称赞。

而妈妈带娃,就属于义务,万一孩子有个磕磕碰碰,即使是路人都会说一句:整天待在家,怎么连个孩子都管不好?

《坡道上的家》

去年,综艺《披荆斩棘的哥哥》热播,李承铉曾因帅裂舞台的表现,及“全职奶爸”的反差感上过多次热搜。

关于他当全职爸爸曾经抑郁一年多的故事,更是收割了大批同情与好感。

微博

网友的评论里,大都是对李承铉“男德”的赞扬——

一个男性,愿意全职在家照顾孩子,放弃事业,就会被褒奖为“遇上他此生无憾”,是值得挂在热搜上的好老公、好爸爸。

而现实中,更多的全职妈妈们,则是被忽视、被“失声”的一群人。

为了家庭放弃事业、为了带娃濒临抑郁……这些牺牲放在女性身上,成为了理所当然。

做得好,是正常的;做得不好,迎来的就是苛责:“都不用你挣钱,怎么连个家都管不好?”

网上就有全职妈妈吐露自己的心酸:

我老公觉得我每天无所事事,我公婆觉得我带娃很轻松。

我每天要喂奶、洗衣、做饭,有时做一家人的饭,打扫家务,一手抱娃一手提菜,每天都是凌晨一点左右睡觉,半夜还要起来三四次。

三个月不到,瘦了25斤,公婆还认为我故意减肥,指责我让孩子没有母乳吃……

我老公觉得我每天无所事事,我公婆觉得我带娃很轻松。

我每天要喂奶、洗衣、做饭,有时做一家人的饭,打扫家务,一手抱娃一手提菜,每天都是凌晨一点左右睡觉,半夜还要起来三四次。

三个月不到,瘦了25斤,公婆还认为我故意减肥,指责我让孩子没有母乳吃……

小红书

那些不被理解的苦,很多时候,只有自己知道。

04

生活中,时常会听到类似观点:

做全职妈妈,一样可以过得很幸福。只要家里人认可,自己也享受家庭生活,多点时间陪伴孩子成长没什么不好。

做全职妈妈,一样可以过得很幸福。只要家里人认可,自己也享受家庭生活,多点时间陪伴孩子成长没什么不好。

确实如此。

在丈夫支持、家人认可、经济条件也允许的情况下,全职妈妈可以过得很潇洒。

但前提是,这一切都不会改变。

成为全职妈妈,意味着坐上一张赌桌。赌的,还是最难以琢磨的人性。

丈夫是否会长期、坚定地支持这个选择?他能否一直不变心?们的婚姻,是否会因为二人生活环境的差异产生变化?

一切都是未知数。这世上当然有顺遂的幸运儿,但谁也不能保证,你就会是其中之一。

《逃避虽可耻但有用》

剑桥毕业的博主,因为母亲对她当全职太太的不认同,甚至称她为“靠老公的寄生虫”而感到委屈。

但这种“过来人”的危机意识是必要的: 真正经历过婚姻这场漫长漂流的人,才知道其中隐藏着多少礁石和险滩。

对于没有经济收入、完全依赖另一半生活的全职太太而言,任一环节出现问题,都会彻底地一无所有。

即使没有走到婚姻破裂的极端情况,被“供养”的不平等感,也会带来许多隐痛。比如即使老公和婆婆体贴,但自己不上班总觉得底气不足。

这也更能明白街采中,阿姨作为过来人的忠告:“自己钱没有,伸手问男的要不好,要看他脸色的,烦也烦死了。”

还是那句老话,经济不独立,人格很难独立。

手心朝上的日子,绝没有想象中那么好过。

05

选择当一个全职太太,有错吗?

没有。

人生,并没有浪费这个概念;做全职太太,同样可以是一种自我价值的实现。

这个世界上有喜欢叱咤职场的女性,自然也会有乐意照顾家庭的女性。选择本身,并没有高下之分。

关键在于,是否拥有相匹配的、承担风险的能力。

该如何看待高学历女性当全职妈妈?

问题的关键,也不在于网友的看法。而是家庭中的其他人怎么看,国家的法律法规怎么看,企业的制度怎么看……

在美国, “全职主妇”是一份正式的工作。即使从来没有上过班、缴过社保,当家庭主妇到达退休年龄时,依然可以获得配偶退休金的一半,由国家直接发放。

在日本, 有“配偶减税”政策,如果一方选择成为全职主妇,那么整个家庭需要缴纳的税额就会减少。

此外,如果主妇提出离婚,也可以和丈夫均分养老金。婚姻年限越长,分到的养老金越多。

缺乏制度上对于全职妈妈的保障和尊重,很多付出,大概率只能沦为自我感动。

今天并不是想否定“全职太太”这项选择,而是希望所有女性在走上这条道路前,意识到其中可能存在的风险。

至少,别像波伏娃描述的那样:

人们将女人关闭在厨房里或者闺房内,却惊奇于她的视野有限。

人们折断了她的翅膀,却哀叹她不会飞翔。

人们将女人关闭在厨房里或者闺房内,却惊奇于她的视野有限。

人们折断了她的翅膀,却哀叹她不会飞翔。

点一个“在看”,希望所有的女性都能得到保障,活出自己的独立。

今日文末评论区话题

你如何看待全职太太的价值?

说说你的感受和理解。

你的每一条留言,薇安姐都会认真看!

本文作者:Estel,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麦子熟了”(ID:maizi8090):聚焦国内新中产、新青年、新女性,坚持优质内容创新,分享传递美好生活。

【免责声明】:本公众号对转载、分享的内容、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善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仅供读者参考,并请承担全部责任!

【版权声明】:图文转载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之用,禁止用于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联系本公众号删除。

闭关半个月,我最深的几点感悟是......

如果你不想工作了,看看海底捞“最牛服务员”女孩的故事...

薇安Viann,全球新女性IP创业导师,10亿级商业模式营销专家,G20二十国集团青年企业家联盟中国理事会理事,全球学员粉丝百万自媒体大V。著有 畅销书《迭代》、《线上赚钱》,当当网最具影响力作家。

公众号/同名视频号: 薇安说。今天关注,终身成长。

私人微信: viann1690 。欢迎你来围观我的朋友圈。

想看更多接地气的成长干货

【薇安说】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69ecbc8fc2f72be58a87fa1bb5af6ea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