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定了!冷空气再次来袭,11月的冷空气真的是太多了,真的捅了“冷空气窝”?
的确比较多,但是从季节性变化上来讲,这完全是正常的现象,这是不少地区入冬之后,就是需要这样的天气模式。
所以,在11月之中,大家看到冷空气不要惊讶,而且在12月之中,这样的变化也会更加明了。
下面就新冷空气的情况,西伯利亚的冷气团也是再次出击了。
在新一轮冷空气到来前,大家也感受了寒潮的影响,而寒潮技术之后,出现了部分地区的气温回升,在西北地区东北部、内蒙古、华北、黄淮等地气温明显回升,局地升温幅度达8~12℃,但这只是降温的前兆,新一轮冷空气的突袭,将会再次引发冷空气的下滑。、
在11.26时段的时候,新一轮冷空气将会从内蒙古,东北等方向进入,是非常明了的。
在11.28时段,表现更强,其中黄河流域都出现了明显的冷空气,而且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出现内陆气旋之后,也会让冷气团南下的实力强不少。
当然,如果段度从实力上来讲,其实这一波冷空气还是弱了一点,而过后,又有一波冷空气的压入,才会看起来更加强烈一点。
算是“具有连续性冷空气”的趋势。所以,我国气候中心将其分为了两波冷空气的活动,第一波是11.26-28时段,第二波冷空气是在11.30前后。
第一波——较强冷空气将会自北向南影响长江以北大部地区,大范围地区的降温都是在4度到6度左右,北方部分地区降温可达8度到12度,而对于雨雪来说,还是在东北为主,其中内蒙古东南部、吉林中东部、黑龙江东部等地部分地区有中到大雪,其他地带没有什么雨雪发展。
第二波——依然是一波自北向南影响中东部地区——我国大范围地区的降温冷气,而气温一般下降4~6℃。
可能很多人可能看到第二波较弱,如果与上一波冷空气形成了相互连接的模式,那必然也是会提升“冷空气”的叠加影响。
所以,不要看冷空气不是很强,最重要的是连锁效应,会让气温保持更强的低温,这就是大概的情况。
只是冷空气活动比较频繁,路径偏东,所以,可能中部,西部地区的朋友可能感觉不那么明显,包括南方也是如此,更多的是需要内陆气旋发展才行,而华北,东北倒是普遍性保持较低的模式。
当然,这也得冷空气发展,也并不是说今年冬季肯定就是冷冬了,这两个没有什么绝对性的关系,冷冬,暖冬是看整个冬季的平均数据,在冬季结束才知道。
同时,今年依照厄尔尼诺的发展趋势来看,基本上就是暖冬概率较高,但依然可能出现阶段性的寒冷,所以,还是需要警惕天气的变化过程。
然后就是新台风胚胎99W的问题了,99W还会影响我国吗?
这个台风胚胎变化的情况不大,依然保持稳定的发展之中,并且还在继续偏西移动。从发展趋势来看,GFS依然是认为偏西移动。并且在孟加拉湾快速地发展起来。
预计在12月前,发展成为孟加拉湾气旋,过后将会不断增强,可能在12.3左右,登陆孟加拉湾。
从水汽的发展路线来看,的确对我国的影响还是存在的,主要就是水汽输送。而EC的路径变化出现了转变。
EC认为在11.30时段左右,有可能增强出来,而它的路径是不断偏西走,甚至可能靠近印度。所以,这个路径是有调整的,与GFS完全不在一个问题上,所以,99W路径有调整。
这也说明了后面孟加拉湾气旋的发展路径存在争议性,如果依照EC的情况来看,输送水汽到我国的概率就可能降低很多,而且副高是在阻断之中。
所以,到底如何走动,这也是决定是否影响我国有多大的情况,反正大家记住就是——99W路径有调整,争议大,后续大家多多注意下,看看是否有更大的改变,这也99W是一个“跨洋”可能形成的风暴具体情况。
这个过去之后,编码有可能也会发生调整,相当是孟加拉湾“进口”的。
所以,这也说明了西北太平洋今年的17号台风杰拉华还要继续延迟。从热带扰动的活动趋势来看,的确是存在的,并且还是多个热带扰动活动。
但在偏西移动过程之中,又出现了被副高阻断的情况。那还会不会发展起来呢?继续观察吧。还是那句话,一年四季都可能发展台风,只是多少的问题,继续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