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分野》:九个编剧一部剧,《想见你》导演也救不活它

2023-05-27     尘飞扬说经典

原标题:《三分野》:九个编剧一部剧,《想见你》导演也救不活它

决定刷《三分野》,因为根据灯塔数据显示,这是收视率最高的新剧。

刷完前11集,我突然想起《花束般的恋爱》,工作后的小麦不再喜欢严肃阅读,而开始玩各种不费脑子的小游戏。

生活消耗了人大量的文化体力,于是各种不需要费脑子的小甜剧,就成为畅销品。

《三分野》就是这种不需要费脑子看的小甜剧。它用的是职场背景,然而,写的却是比校园爱情更顺滑的校园爱情。

剧情背景是2018年,而徐燕时已经是26周岁的成年人了。

他在职场上的表现,更像一个不通人情世故依旧被人喜欢的校园学霸,而不是一个人情练达的职场中人。

他和向园的爱情,也是校园高冷男神和白富美小迷妹的碰撞。成年人会觉得整部剧都充斥着不接地气的甜腻,少男少女会觉得刚刚好。

说它不接地气,就是它忽略了金钱对婚恋关系的影响,推动剧情的力量是,因为爱情,一切困难都能克服。

然后,我们能看到向园都负债了,缺少经济来源,她依旧会为了向园的朋友找人花钱,买机票不眨眼。大多数成年人面临的经济困境,在向园这里似乎是不存在的。

她能调动一切社会资源帮徐燕时,就是因为爱情。

这是少年眼中的理想状态,现实很少有这么顺滑的人生。

这是一部典型的小甜剧,因为整部剧的情感逻辑都建立在爱情可以战胜一切的设定上,少男少女相信纯洁的爱情,只要心里有个人,其他人都是过客。

比如说,向园来到西安的住处,就有中年人和她搭讪,她对土豪非常冷淡。在第6集就有明显对比,选不差钱的土豪邻居,还是选债务缠身的初恋男神,向园很坚定地选择后者。

这就是少年心态,坚定不移的爱情至上主义。

然而,第一集中,向园和爷爷就在讨论婚恋观念,爷爷代表的是成年人的婚恋观念,推崇“不以结婚为目的的恋爱都是耍流氓”,而向园保持的是少年心态,崇尚爱情价值,因此她会说,“只以结婚为目的的恋爱才是耍流氓。

如果这部剧能吸引到成年人,说明这些成年人依旧有少男少女心态吧。

但一个理智的成年人都知道,这只是一部小甜剧,一个现实中不存在,用来弥补现实缺憾的白日美梦,仅此而已。

在看完第一集,我差点弃剧。向园从上海赶到西安,冤家路窄,和暗恋过的男神徐燕时坐同一辆车。

在车上,她非常担心被对方认出来。此时,她是正常状态的粉唇。下车后,向园却涂了鲜艳的口红。到家后,她的红唇又消失了。

在车上那种封闭性空间内,向园本来就很尴尬了,她怎么会有心情涂口红?我们完全无法用现实逻辑来解释这段剧情。

然而,用小甜剧的逻辑看,这个红唇是可以被理解的。

因为小甜剧的首要任务就是不放过任何机会来撒糖,而嘴唇是人体最明显的性器官之一。

女性习惯买口红,底层逻辑是红唇代表健康,年轻人的心血管系统强健,因此唇红齿白。而上了年龄的女子,没有激素和营养的滋养,心血管也比不上少年时代,于是嘴唇弹性降低,嘴唇变薄,红唇逐渐变紫(老男人也是如此)。红唇性感的本质是男人更喜欢年轻的女人。

了解这一点,我们就能明白消费社会为何鼓吹女性一定要有一只口红,因为借助口红来拥有红唇,就是利用化妆手段增强自己的性魅力。

那么,向园突然变成了烈焰红唇,意思就是说她依旧深爱着徐燕时,她希望能够吸引徐燕时。

总体来说,这部剧的信息密度相对低,为了证明男女主角的爱情多么光辉亮眼,要么削弱了配角的力量——比如男主可以轻松公主抱,同事就不行,要么降低配角的道德光环——比如老同学中的钟灵,用的是绿茶的配置。

这种简单粗暴的剧情处理,和《三分野》的编剧团队有关。我在豆瓣上看到,这部剧竟然有9位编剧。

编剧太多,导致这部剧的质量良莠不齐,是好是坏,开头还算吸引人,但中间总有没啥叙事意义的注水戏。

这种感觉就像你以为吃到一碗好米饭,放心大嚼,却不料里面有咯牙的石子。

大家千万不要带着《我想你》导演新作的滤镜去期待《三分野》,电视剧格外依赖剧本,剧本不行,导演能力再强,也救不活。

第一集,向园进入公司的那个长镜头,我们能明显感受到导演的基本功,然而,这些公司员工的形象,真是没意思。

如果大家用来轻松,可以看看,当作好的点子榨菜,我只能羡慕你青春无敌或者心态很年轻,能欣赏这种披着职场外衣的校园爱情。

最后说分享一个细节吧。

第四集,维林的小员工嘲笑李永标的运动装,简直是乡村四件套,这说明她们真没见识。

大多数人有个误解,认为西装革履才是霸道总裁,其实运动装才是最强的霸道总裁装。

为何这样说?因为运动装释放的信号是“我很闲”。在这个时间换钱的工业时代,一个能穿运动装的大老板,已经证明他和用生命换钱拿工资的工薪族不是一个阶层了。他既能赚到钱,也有时间去搞搞运动。

我读服装流行史,发现一个精彩的观点,今天一切男装都可以纳入昔日运动装的范畴。比如说,18世纪时,燕尾服本是有钱人专用的打猎装,后来大家都想要证明自己是个爱打猎的有钱人,在19世纪中叶,燕尾服逐渐成为普罗大众的日常服装。后来,西服开始成为有钱人的新宠,然而,你知道的,现在的西服已经成了打工人的标志,真的有钱人不屑于在日常穿戴。

莫里斯在《人类动物园》中就有精辟分析,“高筒帽和燕尾服成为日常装束后,大胆者就要用新东西取而代之,他们想炫耀自己的超常休闲信号。其他可以追求的高级休闲运动有射击、钓鱼和高尔夫球,于是圆顶礼帽取代了圆顶高帽,花呢猎装取代了普通西服,软运动帽取代了软毡帽。”

服装的价格有高有低,但它是明显的阶层信号。维林的小员工只懂服装价格,却不懂服装背后的真正逻辑。

《三分野》中确实传达这样的信息,李永标的办公室有高尔夫球装备,可以看出他有高奢运动的爱好,也有这样的时间。

只有钱没有时间休闲,这是打工人,有钱也有闲才是有钱人。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69dae9b32f5285b28929271b9d357912.html